对职中学校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和探索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的教学设计对提高课堂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职中美术教学设计,从直观、新角度、体验、成功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职中美术 教学设计 探索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材提供的内容,制订出切实、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并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根据中职学校艺术类学生学习情绪低落、自控力较弱、学习较为被动等特点,对课堂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直观的教学效果更有吸引力
  直观教学一直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深受广大教师欢迎。中职学生正处青春期,正是爱探索的时候,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抓住他们的好奇心,那么学习就易持久。基于此,我运用直观法,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收到较好效果。
  比如在讲授“构成—点线面”的课程中,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各种构成规律的表现,要求画面工整、创意丰富、工具材料准备充分。以往的构成课堂上少数认真的同学作业效果较好,而大多数同学没有耐心描绘这些规整的线条和沉闷的色彩,对于绘画基础较差的同学更加是雪上加霜了。而填涂的步骤也浪费了大部分时间,所以作业创意简单,往往草草应付便是。这一课教学设计我借用纸剪贴的方式,省去了填涂的工作,学生可以直接剪下各种图形,粘在另一张白纸上,这样效果明显,直观快速,修改方便。课堂上学生的奇思妙想也就越来越丰富了,而且兴趣盎然。
  二、从新角度开拓更多创作空间
  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课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寻找适当的形态组合画面,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多种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的尝试,在尝试中使所做的方案得以升华。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艺术思维,即使是同一个课题,也能产生许多不同的想法。正处于学习阶段的中职学生,虽然有许多想法还不成熟,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启发。课堂要有一个新颖的教学设计,并且好的引导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要保持学生的學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作品设计,就要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充分的素材创作。
  在创作上要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例如,在“装饰画———静物的造型设计”一课中,要求每个人画得有所不同。用什么素材来设计图案,如果没有提示,学生思路很窄,大多想到一般的陶罐、水果等,都是素描色彩画过的静物,其他则想不到。如果教师直接给予很多素材,学生思维产生惰性,容易照搬,画出来作品缺失设计感。笔者给出静物,让大家从新角度观察,仰视、俯视,遮挡的角度不一样,形象感受也不一样。这样拓展了他们的联想、想象空间,于是马上打开了同学的思路,他们联想到各种不同角度的特点,并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创意十分丰富。
  三、设计带有体验感的课堂
  现代的教育观越来越重视体验教学。体验教学的效果也越来越被更多的教师所重视。体验式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教学设计包括小组研讨、深度会谈、情景活动、角色扮演、作业练习等。
  例如,“图形创意——手的形象”这一课,通过影片表现手的情节及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各种名画中描绘的手,让学生讨论手的形象美和怎样反映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分析了手的结构和绘画过程后,让他们自发组织到讲台前进行哑剧表演,来表现各种场合中体现集体感情的手(如呼喊“加油”时的手),体现各种情绪的手(如愤怒时的手、高兴时的手、痛苦时的手)。根据教师提示,各种情景的手在学生们的脑海里逐渐变得清晰。经过师生讨论后,让学生分组集体创作,去表现集体感情的手。作业讲评,由每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把画带到讲台前做介绍,接着教师点评小结。这样,学生在欣赏、体验、理解、想象、创造、认识等活动中完成了本节课内容,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四、给学生一个个成功的机会
  成功的感觉对人的积极进取起很大的精神力量。成功的体验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是学生成长的动力,创作的源泉。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校学生意志较弱,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技巧的介绍上要切合实际,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强。给学生设计一个成功的台阶,让学生在积极的尝试中积累经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在一次色彩讲评课的听课活动中,我给每个同学都发一张小纸条,纸条上是有关色彩画的几个评价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学生可以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这张小纸条就像一个小台阶,它提醒学生站起来后从哪里开始讲。借助这个平台,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教学设计是一个值得所有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教育教学课题,只要我们所有的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教育教学满腔热忱,加上科学的探索和创新,我们的教学课堂一定会有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关注中小学素质教育,特别是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探讨涉及了各个方面,比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體现较多。新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使用已有数年,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没有改变,因此课堂“程式化”教学向“非程式化”转变是势在必行。  “程式化”来源于京剧的说法,意思是指音乐和表演具有某些固定的模式,如音乐方面各种“板式”,表演方面的举手投足一招一式代表确定意思的“表演”等。在这里我
摘要:小城镇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原因主要有:缺少阅读时间、缺少阅读书籍、缺乏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本文从保证阅读时间、挖掘阅读资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四方面提出指导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能改变学生的认知,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