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欣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198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学校更加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了重视学生的综合提升能力。在初中艺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非常重要,本文探讨了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实践;鉴赏能力;培养意义
  在初中的当代艺术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受传统整体教育观念的影响比较大,传统教育没有注重美术教学的艺术内涵,转而关注学生对具体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提升学生欣赏能力,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美术教育的意义,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
  一、 融合人文情怀
  初中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渐进的,促进学生的艺术的全方位感知,连接艺术包含人文情怀,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教师要用人文情感解读作品,学生与作品之间会产生莫名的联系。无论何时何地,这个连接都会让学生更容易在作品中找到真相与美丽,体会艺术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不仅如此,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后,对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认知会更加尖锐,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也能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和高尚的文化理念,逐渐的也可以使学生对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增添情感。教师要有意识地丰富审美对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必要适当扩大审美对象。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教材的表面,需要从生活中发现广泛的自然审美对象,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力的感知。换句话说,要根据课程的需要适当扩大学生的审美对象,让学生能够找到他们周围的美,激发学生对艺术和美的热爱。何时去欣赏周围的审美对象,要从多方面考虑,既要保证学生能够欣赏审美对象的自然美,又能实现自然、生活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大自然中,从课堂接触的底部开始,课程要求学生在自己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找到自然之美,雄伟的山川和大气,宁静的日出和日落,深深迷人的意境。也许山区和河流太远了,也许日出和日落太简单了,但美丽无处不在,它们都可以欣赏。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参观校园里的美景,包括花园里鲜艳的花朵,草丛里的草地,甚至是地上的蚂蚁、空中的飞鸟都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学生会更深入地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体会课程内容的含义,增加学生对周围美景的发现能力,为学习过程和提高美学素质提供帮助。
  二、 激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对欣赏美术非常重要。它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加强课程内容设计,在善于运用多种辅助手段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将欣赏作品的过程融入创作过程。通过这种创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作品,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
  此外,为了激发创造性思维,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很重要。初中生在艺术鉴赏方面仍处于一个比较小的年龄,在进行艺术鉴赏时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影响,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指导,并使其更容易在艺术之海中探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对于教师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师备课的必备条件。教师缺乏教材,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行走而没有光线,会使人看不到脚下的路,会觉得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这充满了恐惧和彷徨。因此,教材对于教师实施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教材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深入研究,就不能有效地促进艺术教学。初中教师对美术教材要深入学习,了解教材的基本目的、教材的基本内容和重点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供真实的高质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初中生真实的身心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更好地促进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效率和影响。
  三、 通过情境教学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习能力
  在初中美术课上,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情景教学营造特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氛围中感受一些情绪、情感体验和心灵的沖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初中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例如,在学习华丽的铜器艺术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情境,学生对铜牌可能会陌生,老师可以用大屏幕播放有关铜像的图片,或者是小视频,电影电视作品里面的青铜鉴赏。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提高艺术欣赏水平。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中离不开美术教育的贡献,美育对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艺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应用艺术通过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文化和行为的历史上一种重要的东西。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需要通过观察、判断和想象等自己的思维活动来理解和感知。
  四、 结论
  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初中艺术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欣赏水平。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学生的主体性和想象力是最重要的。教师应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赵静.初中美术欣赏课程初中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神州,2017(35):66.
  [2]舒李.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94):171.
  [3]林金燕.在“欣赏·评述”课中培养初中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5(18):131-132.
  作者简介:
  黄立毅,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教学要能够顺利开展,学生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不容忽视,但是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将物理教学仅仅看作一门教学技术的课堂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这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和实际效率的提升。因此本文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就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出几点对策,以期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策略  一、 前言
摘 要:初中化学的教学是整个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初中化学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才能让后续的教育顺利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新课程的提出也要求学生初步具有创新精神、科学素养以及实践能力。所以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是学生重要的起步点。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探析  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以老
摘 要:对于高考复习而言,第一轮复习是非常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被认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轮过程。因此,如何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查缺补漏、巩固提高以及活学活用环节,引导他们建立更加牢固的知识体系与结构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部分。本文论述的正是如何在高中化学的第一轮复习阶段,利用各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完成该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一轮复习;教学策略  一、 落实基础,狠抓化学知识原理 
摘 要:针对一元弱酸解离平衡中关于解离度和氢离子浓度近似计算的依据问题,通过求出解离度和氢离子浓度的精确解和近似解,计算出在符合C0/Kaθ≥500的判据前提下,该一元弱酸的解离度α小于4.4%,氢离子浓度相对误差δ小于2.3%,基本符合《无机化学》教材里给出的解释。该结论同样适合于一元弱碱、一元强酸弱碱盐、一元强碱弱酸盐等体系的近似计算。  关键词:稀释定律;解离常数;解离度;近似计算  一、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相对较为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学生对于高中物理中诸多抽象复杂的知识极易产生混淆。加强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构建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并辨析各知识点的异同,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物理教学内容。本文简述了比较法的概念,浅析了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比较法;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涉及诸多复杂抽象的知
摘 要: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习惯,会对日后的语文学习与成长,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朗读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通过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深入文章了解思想感情,有助于增强自我认知。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当加强重视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通过朗读教学,促进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全方位发展,提高综合能力。在日常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课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在当前的课堂讲解中,课堂往往是缺少互动和学生自己的艺术体验的,更多是像数理化那样老师给学生们讲解知识,没有足够的鉴赏实践。本文对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作出分析,并且寻找美术鉴赏课程的真正方式。  关键词:艺术鉴赏;审美情趣;艺术感受  一、 精讲解,多体验  美术鉴赏课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因为是学生在进行美术欣赏
摘 要:在过去,幼师物理教学一直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这样对于教导学生相应的物理专业知识是非常有害的,难以使学生良好地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进而使学生不能尽到幼师教育的职责。基于这些情况,在对幼师进行教育时,一定要进行创新与优化,进行生态化教学实践,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地提高相关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幼师;物理教学;生态化;教学实践  一、 生态化教学及其应
摘 要:美术课作为初中的一门基础文化课,越来越受到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因为美术课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美学素养,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上好美术课呢?在这方面,笔者摸索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供同仁们参考和进一步借鉴。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