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中俄关系史人名译名的统一问题

来源 :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ong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中俄关系史的译作和著作中,常常出现同一历史人物而译名各异的现象。例如,俄国御前大臣、尼布楚条约谈判时俄方首席代表ФёдорАлексеевичГоловин在《中俄尼布楚条约》拉丁文汉译本中译作“费岳多·阿列克歇耶维赤·柯罗文”;在《八旗通志初集·郎谈传》中译为“费咬多罗”;《俄罗斯行程录》译作“蜚托啰”;《有清一代之中俄关系》及《俄国人在黑龙江》等书沿用“费要多罗”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