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萌萌:“暖暖,今年过年打算去哪儿玩啊?”
暖暖:“唉,萌萌姐,说实话,我现在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哪儿也不想去,去年过年就觉得很无聊。”
萌萌:“说实话,我也觉得年味儿有点儿淡,是因为我们长大了,不像小时候那样对过年充满期待了吗?”
凡凡:“其实过年也有好玩的地方,比如故宫。我听说春节期间,故宫将恢复多种昔日皇宫过年的装饰、活动,为观众呈现一个充满年味儿的紫禁城。”
吴鹿:“哇,这个听起来很有意思,我其实一直很好奇,以前皇宫里都是怎么过年的。”
本期萌课堂,让我们带着一颗好奇心,想象自己穿越到了古代,一起去看看皇宫里是怎么过年的吧。
萌萌:“咦,乾清宫那儿有人在贴春联,可是,他们贴的春联和我们的不太一样。我们的春联是红底的,但皇宫里的春联却是白底的!”
凡凡:“不用太惊讶啦,我来给你解释解释。”
皇宫里的春联都用墨笔写在白绢上,再制作好边框,悬挂于宫殿朱红的柱子上。皇宫里的春联为何用白底呢?因为皇宫大多都是红墙、红柱子,在整体红色的背景下,如果也用红绢或红纸写春联,就缺少了色彩对比,既不协调,也不美观,甚至都看不清楚。
暖暖:“那里聚集着一群人,他们在干吗呢?”
吴鹿:“我看到了‘福’字,应该是皇上在‘赐福’。”
清朝皇宫过年有个习俗,每当新春之际,皇帝都要在内廷亲笔书写一些“福”字。第一个“福”字,一般悬挂于乾清宫正殿,还有一些张贴于各处宫殿,更多的则是赏给文武宠臣,用来联络君臣感情。清朝皇帝过年写“福”字, 是从康熙帝开始的。皇上书写“福”字用的纸,大多是丝绢制作,以丹砂为底色,上面还绘有金云龙纹。
萌萌:“我闻到饭菜的香味从那边传来,哇,皇家的除夕家宴要开始了吗?”
凡凡:“皇家的除夕家宴讲究排场,走,一起去开开眼。”
清朝皇帝平时都是单独进膳,除夕这天,会与皇后等后宫佳丽们一起吃顿团圆饭。宴席上,先摆设冷膳,太监再传话上热膳,总共40道菜左右。皇帝在喜乐中进入乾清宫,后妃们行礼。入座后开始表演助兴的承应宴戏。皇帝和后妃们边看戲边进餐,先喝汤,再喝奶茶,接着是酒宴。皇帝进酒时,后妃们都要行跪拜礼。进酒之后,再喝果茶。承应宴戏结束后,后妃们向皇帝跪拜,然后各自回自己所住的宫殿。
暖暖:“你听,有唱戏的声音……”
吴鹿:“吃完年夜饭,我们一般会看春节联欢晚会,皇宫里的人会怎么玩呢?”
年夜饭结束后,皇上会和亲近的大臣、亲王、郡王们,一起观看“庆隆舞”。“庆隆舞”是满族最具特色的舞蹈。除了舞蹈,他们还喜欢听戏。清朝皇帝大多都是戏曲的爱好者。从腊月十一起,重华宫的连台戏便开始了,宫里每天锣鼓声声,时时萦绕着丝竹管乐、弋调昆腔,热闹非凡。
萌萌:“我都困得不行了,可是今晚得守岁,凡凡,现在几点啦?”
凡凡:“快到子时了,过了子时,皇宫就要举行开笔仪式啦。”
中国古代从汉朝开始,把正月初一叫元旦(和现行的阳历1月1日不一样),作为一岁之始。雍正朝之后的清朝皇宫,每年除夕子正时分,也就是年三十的午夜,刚刚进入年初一的时刻,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洗漱好,穿上冠服,到养心殿的东暖阁举行元旦开笔仪式。所谓元旦开笔,就是皇帝亲自书写一些吉祥话,内容都是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江山永固一类的话。皇帝的这些心愿与祈求,写完要密封起来,任何人不能拆阅。
暖暖:“我们家过了24点,进入初一要包水饺吃,皇宫里的人也吃水饺吗?”
吴鹿:“当然吃,不过,他们吃的是素水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清朝皇宫,水饺叫作饽[bō]饽。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时,为了夺取统治权,连年浴血奋战,导致死伤无数,为了表示对无辜死者的忏悔,努尔哈赤对天发誓,每年除夕都要包素馅饺子以祭奠死者。从此,清朝宫廷就留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除夕夜要吃素馅饺子。素馅饺子的馅料以干菜为主,包括长寿菜(马齿苋)、金针菜、木耳、蘑菇、笋丝、面筋等。
萌萌:“游历了一趟故宫,真是涨知识了,原来皇宫里是这么过年的,不过我还是喜欢在家过年。你看,同样是团圆饭,但皇宫里规矩、礼节那么多,后妃们虽然和皇上一起吃团圆饭,但大家却不能开心畅聊,皇子们也不能参加。这样看来,少了好多平民百姓的天伦之乐啊。”
凡凡:“对啊,我们普通百姓家虽然不能享受皇宫的锦衣玉食,但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吃喝喝,已经很幸福啦。”
暖暖:“我好像想通了一件事,其实年味儿并没有变淡,因为团圆才是年,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年味儿。”
吴鹿:“想要了解更多皇宫过年的内幕和传统礼仪,有机会可以亲自去故宫看看哦,那里有很多展览,会让你大开眼界的。”
暖暖:“唉,萌萌姐,说实话,我现在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哪儿也不想去,去年过年就觉得很无聊。”
萌萌:“说实话,我也觉得年味儿有点儿淡,是因为我们长大了,不像小时候那样对过年充满期待了吗?”
凡凡:“其实过年也有好玩的地方,比如故宫。我听说春节期间,故宫将恢复多种昔日皇宫过年的装饰、活动,为观众呈现一个充满年味儿的紫禁城。”
吴鹿:“哇,这个听起来很有意思,我其实一直很好奇,以前皇宫里都是怎么过年的。”
本期萌课堂,让我们带着一颗好奇心,想象自己穿越到了古代,一起去看看皇宫里是怎么过年的吧。
萌萌:“咦,乾清宫那儿有人在贴春联,可是,他们贴的春联和我们的不太一样。我们的春联是红底的,但皇宫里的春联却是白底的!”
凡凡:“不用太惊讶啦,我来给你解释解释。”
皇宫里的春联都用墨笔写在白绢上,再制作好边框,悬挂于宫殿朱红的柱子上。皇宫里的春联为何用白底呢?因为皇宫大多都是红墙、红柱子,在整体红色的背景下,如果也用红绢或红纸写春联,就缺少了色彩对比,既不协调,也不美观,甚至都看不清楚。
暖暖:“那里聚集着一群人,他们在干吗呢?”
吴鹿:“我看到了‘福’字,应该是皇上在‘赐福’。”
清朝皇宫过年有个习俗,每当新春之际,皇帝都要在内廷亲笔书写一些“福”字。第一个“福”字,一般悬挂于乾清宫正殿,还有一些张贴于各处宫殿,更多的则是赏给文武宠臣,用来联络君臣感情。清朝皇帝过年写“福”字, 是从康熙帝开始的。皇上书写“福”字用的纸,大多是丝绢制作,以丹砂为底色,上面还绘有金云龙纹。
萌萌:“我闻到饭菜的香味从那边传来,哇,皇家的除夕家宴要开始了吗?”
凡凡:“皇家的除夕家宴讲究排场,走,一起去开开眼。”
清朝皇帝平时都是单独进膳,除夕这天,会与皇后等后宫佳丽们一起吃顿团圆饭。宴席上,先摆设冷膳,太监再传话上热膳,总共40道菜左右。皇帝在喜乐中进入乾清宫,后妃们行礼。入座后开始表演助兴的承应宴戏。皇帝和后妃们边看戲边进餐,先喝汤,再喝奶茶,接着是酒宴。皇帝进酒时,后妃们都要行跪拜礼。进酒之后,再喝果茶。承应宴戏结束后,后妃们向皇帝跪拜,然后各自回自己所住的宫殿。
暖暖:“你听,有唱戏的声音……”
吴鹿:“吃完年夜饭,我们一般会看春节联欢晚会,皇宫里的人会怎么玩呢?”
年夜饭结束后,皇上会和亲近的大臣、亲王、郡王们,一起观看“庆隆舞”。“庆隆舞”是满族最具特色的舞蹈。除了舞蹈,他们还喜欢听戏。清朝皇帝大多都是戏曲的爱好者。从腊月十一起,重华宫的连台戏便开始了,宫里每天锣鼓声声,时时萦绕着丝竹管乐、弋调昆腔,热闹非凡。
萌萌:“我都困得不行了,可是今晚得守岁,凡凡,现在几点啦?”
凡凡:“快到子时了,过了子时,皇宫就要举行开笔仪式啦。”
中国古代从汉朝开始,把正月初一叫元旦(和现行的阳历1月1日不一样),作为一岁之始。雍正朝之后的清朝皇宫,每年除夕子正时分,也就是年三十的午夜,刚刚进入年初一的时刻,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洗漱好,穿上冠服,到养心殿的东暖阁举行元旦开笔仪式。所谓元旦开笔,就是皇帝亲自书写一些吉祥话,内容都是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江山永固一类的话。皇帝的这些心愿与祈求,写完要密封起来,任何人不能拆阅。
暖暖:“我们家过了24点,进入初一要包水饺吃,皇宫里的人也吃水饺吗?”
吴鹿:“当然吃,不过,他们吃的是素水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清朝皇宫,水饺叫作饽[bō]饽。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反明时,为了夺取统治权,连年浴血奋战,导致死伤无数,为了表示对无辜死者的忏悔,努尔哈赤对天发誓,每年除夕都要包素馅饺子以祭奠死者。从此,清朝宫廷就留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除夕夜要吃素馅饺子。素馅饺子的馅料以干菜为主,包括长寿菜(马齿苋)、金针菜、木耳、蘑菇、笋丝、面筋等。
萌萌:“游历了一趟故宫,真是涨知识了,原来皇宫里是这么过年的,不过我还是喜欢在家过年。你看,同样是团圆饭,但皇宫里规矩、礼节那么多,后妃们虽然和皇上一起吃团圆饭,但大家却不能开心畅聊,皇子们也不能参加。这样看来,少了好多平民百姓的天伦之乐啊。”
凡凡:“对啊,我们普通百姓家虽然不能享受皇宫的锦衣玉食,但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在一起吃吃喝喝,已经很幸福啦。”
暖暖:“我好像想通了一件事,其实年味儿并没有变淡,因为团圆才是年,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年味儿。”
吴鹿:“想要了解更多皇宫过年的内幕和传统礼仪,有机会可以亲自去故宫看看哦,那里有很多展览,会让你大开眼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