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练习,多应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谈到“高中数学应该怎么学”的问题时,我们听到最多的答案就是“做题”.这个回答方式虽然武断了一些,却体现出了当前师生们对于高中数学学习的一种普遍看法,也揭示出了数学学习之中的一个重要侧面——习题教学.对于高中数学来说,习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练习动作,而是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实际形式的练习来加以实现和深化,习题正是基于此而出现的.习题可以灵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角落,所能够发挥出的促进作用更是多种多样.对习题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普遍适用,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讲意义重大.
  一、把握习题质量,促进活学活用
  素质教育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当中已经深入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课后习题的数量也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之下,想要实现课后学习效果的提升,不应再从加重课业负担的角度来思考.然而,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巩固与深化离不开有效的练习与实践,这便需要教师们转换思路进行设计,既然不能“加量”,就要想办法“提质”,即提升课后习题的质量,让学生们在完成最少数量的练习中得到最高质量的知识训练.
  例如,在学习过反函数的内容后,我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若y=f(x)有反函数y=f-1(x),且y=f(x 2)与y=f-1(x-1)互为反函数,那么,f-1(1)-f-1(0)的值是多少?随后,我又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变式,将已知条件改为“y=f(x 1)的图像与y=-1(x 1)的图像关于y=x对称”,再对上述问题进行求解.简单的变化,却让学生们在温习反函数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将之同函数图像对称的内容结合了起来,实现了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这样看来,习题的质量明显提升了不少.
  对于习题质量进行把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入手.从形式上来讲,对于数量较多的知识要点,教师们可以通过巧妙的配合与串连,将练习思路捋顺,让学生们能够按照知识学习顺序,且没有重复地完成知识重现.从内容上来讲,对基本知识方法进行广泛拓展,让学生们在一道习题中能够收获多种思维方式,也是一个巧妙的习题优化方式.以练习设置的灵动性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是习题教学理论中一个不变的目标.
  二、理论联系实际,灵动知识学习
  怎样才能说是将数学知识理解到位,融会贯通了?笔者认为,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只有真正理解了理论知识当中的精髓,并从实际问题当中找到了同数学方法之间的连接点,才能准确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这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终极目标,自然也成为了习题教学的重点所在.在习题设置中,适当地加入实际生活元素至关重要.
  例如,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过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后,我请大家试着解答如下问题:A,B两城相隔20 km,现欲在两地之外以AB为直径的半圆弧上选一点C建一垃圾场.垃圾场对城市的影响与其同城市间的距离有关,对两地的总影响度即为其对两地影响度之和.若A,C间距离是xkm,垃圾场对两城的总影响度是y,且知其对城A,B的影响度与点C到点A,B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比例系数分别是4和k,当垃圾场建在弧中点时,对两城总影响度是0.065.那么,弧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总影响度最小?这个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找到y与x间的函数,并判断该函数的单调性,由之求得解.学生原以为单调性只在函数理论中有效,这才发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也很有效.
  随着高中阶段数学知识内容的不断增多,与实际生活的连接点也越来越多了.仔细对之进行分析便会发现,每一种思想方法都能够融会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当中.这也为实际化的习题教学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让原本仅仅局限于基本理论之中的数学练习灵动了许多.
  三、落实因材施教,体现习题价值
  习题教学的目的在于让每名学生们在知识学习中得到训练与提升,因此,教师在设计习题时,必须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练习感受和接受效果.这便引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它不仅存在于单纯的知识呈现之中,在习题设置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我为学生们准备了这样一道习题:如图所示,几何体ABCD被一平面所截,截面EFGH是平行四边形,AD=BC=a,AD与BC成60°角.(1)求证:BC与面EFGH平行;(2)点E位于AB上何处时,截面EFGH的面积能够达到最大?这两个问题从难度上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我并没有要求每名学生将两个问题全部解答出来,而是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自由选择.既不会对能力较弱的学生造成压力,也不会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训练不足.
  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能力现状设计不同内容层级的习题,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尤为关键.“适度”的习题安排,既能够让学生易于接受,更可以让每名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在习题教学中,教师们应始终牢记,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理论虽然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是知识内容的全部.实践对于高中数学来讲,既是知识学习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知识理解效果的有效检验.因此,让数学学习走出理论的禁锢,走向练习,走向应用,才是科学完整的学习过程.与此同时,多次教学实践也表明,将实际练习与应用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明显丰富数学教学方式,为学生们带来更为灵动、充实的学习体验.高涨的学习热情与开阔的知识视野,都是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所必需的.
其他文献
曾经在一次高三模考中,出现了这样一道向量题:已知点O是△ABC内部的一点,且3OA 5OB 2OC=0,求△AOB与△ABC的面积之比。当时这题的正确率很低,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做。作为年轻教师的笔者也没意识到这题的价值,课上只是让那位会的学生进行了板演,老师稍做点评就结束了。估计学生也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后来无意中听到一位老教师说关于这题有个结论。笔者当时想数学不是靠背公式,于是也没去请教。  近日
【摘要】 做笔记就是将所学信息进行适当的记录和整理以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我说:二者都有道理,但两方学生都有自己的弱点. 文科学生上课只顾记笔记,结果做了一节课的抄写工,课后还得花大把时间研究,重新学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失去意义,数学它毕竟不是文科,课堂抓不住,数学怎么学好?理科学生,不记笔记,上课全部理解,但解题时却漏洞百出. 为什么要记笔记?怎样才能达到和谐统一呢?数学笔记到底该怎样记?  
【摘要】近年来,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课件、微课等辅助课堂教学,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教研教学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话题.几何画板动态地演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能更好地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能比较容易地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能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为探究性学习提供有利的情境与平台.只要能适度使用几何画板,配合使
【摘要】追求高中数学课堂高效率是每位教师当下最重要的课题,但无可避免地在课堂上仍有学生会出现“一听就懂,一做犯难”的现象,如何从学生表面的“懂”,去透析教师深层次的“教”?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全面探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误区;矛盾;方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之所以高中生会出现“一听就懂,一做犯难”的现象,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上.在新课改推行的背后,是教师不断地推陈出新,大胆尝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道期末调研试题的研究,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番探究之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探究;小组互动;创新思维  一、引 言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到探究性教学是数学教学方式改变的重要标注,离开探究性教学就没有思维的广阔空间,就没有鲜活的思维火花,就不可能有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探究性教学是指教师针对教学的某个内容,精心设计能引发学生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总体目标分学段进行了具体阐释.可以说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特点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数学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且所提解决问题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思维能力;现状;实践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或降低,不能将终身学习的观念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而且
【摘要】 平行线在转化“比值”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功能,某些图形添加“平行线”后,会给命题注入无限生机,让孤立的条件和结论活力四射,利用“桥梁”顺利牵手.  【关键词】 辅助线;平行线;比值;桥梁  沪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70页有个很重要的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同学们在学习后,一定会对平行线的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对它在比例式中的桥
【摘要】 数学的学习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改进自己所用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 思维训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效果在于教师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教学中,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讲解灌输知识内容,也只是迫使学
【摘 要】 对于现代媒体的用,应该有选择,要灵活,要用好,而不是为媒体而媒体,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有效探究,更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新课标;新课堂;电子白板;现代媒体;有效探究  【课题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探究活动的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BY2015_590)成果”.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山东大学温儒敏教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