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而且也滞后于全国水平,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必然要求。通过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资源的分析和现实发展水平的全面考察,指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是解决西部走出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产业集群、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综观改革开放30年、西部大开发10年之内,我国西部各省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东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仍较其他省区有着巨大的差距。
1 西部地区与国内东、中、东北三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比较
(1)综合经济实力比较。
一个城市群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就必须有相当的综合经济实力。2000年以后,由于受到中央政府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和投資倾斜,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西部地区与我国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相比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我们从反映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四项主要指标来看,东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分别为152346.36亿元、13263.73亿元和10085.1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1.05%、56.27%和82.82%;中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分别为52040.92亿元、4379.54亿元和1026.1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86%、18.58%和8.43%;东北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分别为23373.18亿元、1447.47亿元和514.38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37%、6.14%和4.22%;而西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分别为47864.14亿元、4084.89亿元和470.34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9.18%、17.33%和3.86%。可见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与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人民生活水平比较。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85.8元,东部地区作为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已经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2007年东部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74.22元,是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3倍;中部地区为11634.37元;东北地区为11463.31元;西部地区为11309.45元,为全国四个区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最低值,较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差距。
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收入与支出水平较其他地区尚有差距,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公共设施福利上,西部比照其他地区也是有较大差距的,各项指标比较详见表1:
2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是带领西部经济更好更快增长的捷径
如何改善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落后状态,实现区域平衡性发展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西部地区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矿产资源、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地缘优势都为其提供了优越的特色产业发展条件。特色产业就是指一个地区具有较强资源禀赋优势和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产业集群是具有纵向和横向联系的竞争性与合作性企业在一个区域的聚集,实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的集中体现,在技术、信息与基础设施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综合优势。因此,西部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在产业结构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合理化布局,形成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带动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在我国西部地区可以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有以下几种:
(1)特色优质高效农业产业集群。
特色农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西部各省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的自然资源,具有深厚和独特的发展特色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和林区。长期以来,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仅获得农产品价值链上较小的一部分收益。因此,要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找准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资源,鼓励、支持、引导重点地区建设优质畜牧、棉花、蔬菜、花卉、水果、中草药和烟叶等特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一大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产业。如云南、贵州、广西可以突出发展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和烟叶等生产。
(2)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业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是“绿色产业”和就业吸纳率较高的产业;旅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于改善人类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促进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在社会经济中的这些作用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我国西部覆盖了西北和西南广阔的疆域,汇集了高原、草原、平原和盆地的各色风光,集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又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瑰宝。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西部地区更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使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浑然一体,这就构成了西部旅游的核心价值。人文与自然资源有机和谐统一是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诸如云南、贵州两省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人文历史旅游,与云贵高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秀美的自然山水等融为一体。尤其是许多自然旅游资源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都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如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云南丽江、九寨沟、黄果树瀑布等;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峨眉山、乐山大佛、秦始皇陵等十多处。这些世界上十分珍稀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西部地区在发展中应着力打造、培养的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物质基础。
(3)现代物流业产业集群。
现代物流业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我国,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其意义已远远超越物流业发展本身,而成为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规划下,西部应充分发挥其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以此提高其他产业的运行效率。
在我国西部地区有现代物流业发展优势的地区包括以下省市区:
重庆——综合交通运输网+油气通道。重庆具有4654米长的码头、85个泊位,其中用于生产用的码头长4131米,泊位数达69个。重庆作为内陆唯一拥有黄金水道和深水港优势的城市,以及2020年前成为全国京广线以西唯一的铁路枢纽中心,重庆在区域中的综合交通网络优势明显,为石油化工产品提供了物流方面强有力的支撑。重庆将沿江兴建油品集散中心,成为未来“西油东送,北油南运”的主要集散地。根据规划,重庆将和兰州、武汉、郑州一起成为我国四大油气战略的四大交汇点,使重庆成为连接西北、西南以及中东部地区的重要油气通道。
云南——航空运输网。云南已经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连接60多个大中城市和东南亚国家的航空运输网络,昆明国际机场吞吐量连续数年名列全国机场前茅,加之云南通航机场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现已形成我国六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为凸显与部分东盟国家山水相邻的区位优势,云南省决定在未来15年更加努力建设公路网络。以起到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大通道作用,发展高效的现代物流业带动城市群国际贸易的突破。
广西——北部湾海口群,东南亚市场出海通道。2006年11月25日,随着一批临海工业、沿海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在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竣工投产,广西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3个环北部湾港口吞吐能力达到近4000万吨,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8个,基础设施、物流、铁路、临海加工园区等港口配套设施基本具备,广西环北部湾港口群基本形成。广西北部湾港口将成为大西南货物进入东南亚市场的主要出海通道。
3 结论
实践证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是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快速提高的驱动器。因此,在解决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问题中,我们一定要围绕着西部地区独特的优势资源,努力创造优良的产业配套环境,全力支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使之发展成为一批功能完善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西部地区城市群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力量。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西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切实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夏维利,李博.群效应—从产业集群到城市群[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朱坚真.中国西部开发论[M].华文出版社,2001.
[3]茶洪旺.区域经济理论新探与中国西部大开发[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汪受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反思[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
[5]戈银庆.中国西部区域经济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 产业集群、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综观改革开放30年、西部大开发10年之内,我国西部各省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东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仍较其他省区有着巨大的差距。
1 西部地区与国内东、中、东北三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比较
(1)综合经济实力比较。
一个城市群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就必须有相当的综合经济实力。2000年以后,由于受到中央政府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扶持和投資倾斜,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西部地区与我国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相比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我们从反映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四项主要指标来看,东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分别为152346.36亿元、13263.73亿元和10085.1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1.05%、56.27%和82.82%;中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分别为52040.92亿元、4379.54亿元和1026.1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86%、18.58%和8.43%;东北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分别为23373.18亿元、1447.47亿元和514.38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37%、6.14%和4.22%;而西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分别为47864.14亿元、4084.89亿元和470.34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9.18%、17.33%和3.86%。可见西部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与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人民生活水平比较。
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85.8元,东部地区作为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已经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2007年东部地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74.22元,是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3倍;中部地区为11634.37元;东北地区为11463.31元;西部地区为11309.45元,为全国四个区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最低值,较全国的平均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差距。
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收入与支出水平较其他地区尚有差距,在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公共设施福利上,西部比照其他地区也是有较大差距的,各项指标比较详见表1:
2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是带领西部经济更好更快增长的捷径
如何改善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落后状态,实现区域平衡性发展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国西部地区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矿产资源、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地缘优势都为其提供了优越的特色产业发展条件。特色产业就是指一个地区具有较强资源禀赋优势和一定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产业集群是具有纵向和横向联系的竞争性与合作性企业在一个区域的聚集,实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的集中体现,在技术、信息与基础设施等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综合优势。因此,西部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在产业结构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合理化布局,形成多层次网络型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体系,带动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在我国西部地区可以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有以下几种:
(1)特色优质高效农业产业集群。
特色农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西部各省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的自然资源,具有深厚和独特的发展特色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牧区和林区。长期以来,以出售初级农产品为主,仅获得农产品价值链上较小的一部分收益。因此,要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找准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资源,鼓励、支持、引导重点地区建设优质畜牧、棉花、蔬菜、花卉、水果、中草药和烟叶等特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及一大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产业。如云南、贵州、广西可以突出发展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和烟叶等生产。
(2)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业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是“绿色产业”和就业吸纳率较高的产业;旅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它对于改善人类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促进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在社会经济中的这些作用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我国西部覆盖了西北和西南广阔的疆域,汇集了高原、草原、平原和盆地的各色风光,集居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又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瑰宝。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西部地区更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使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浑然一体,这就构成了西部旅游的核心价值。人文与自然资源有机和谐统一是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诸如云南、贵州两省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生活习俗等人文历史旅游,与云贵高原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秀美的自然山水等融为一体。尤其是许多自然旅游资源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都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如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云南丽江、九寨沟、黄果树瀑布等;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峨眉山、乐山大佛、秦始皇陵等十多处。这些世界上十分珍稀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西部地区在发展中应着力打造、培养的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物质基础。
(3)现代物流业产业集群。
现代物流业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我国,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其意义已远远超越物流业发展本身,而成为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好坏,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规划下,西部应充分发挥其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以此提高其他产业的运行效率。
在我国西部地区有现代物流业发展优势的地区包括以下省市区:
重庆——综合交通运输网+油气通道。重庆具有4654米长的码头、85个泊位,其中用于生产用的码头长4131米,泊位数达69个。重庆作为内陆唯一拥有黄金水道和深水港优势的城市,以及2020年前成为全国京广线以西唯一的铁路枢纽中心,重庆在区域中的综合交通网络优势明显,为石油化工产品提供了物流方面强有力的支撑。重庆将沿江兴建油品集散中心,成为未来“西油东送,北油南运”的主要集散地。根据规划,重庆将和兰州、武汉、郑州一起成为我国四大油气战略的四大交汇点,使重庆成为连接西北、西南以及中东部地区的重要油气通道。
云南——航空运输网。云南已经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连接60多个大中城市和东南亚国家的航空运输网络,昆明国际机场吞吐量连续数年名列全国机场前茅,加之云南通航机场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现已形成我国六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为凸显与部分东盟国家山水相邻的区位优势,云南省决定在未来15年更加努力建设公路网络。以起到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大通道作用,发展高效的现代物流业带动城市群国际贸易的突破。
广西——北部湾海口群,东南亚市场出海通道。2006年11月25日,随着一批临海工业、沿海基础设施建设二期项目在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竣工投产,广西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3个环北部湾港口吞吐能力达到近4000万吨,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28个,基础设施、物流、铁路、临海加工园区等港口配套设施基本具备,广西环北部湾港口群基本形成。广西北部湾港口将成为大西南货物进入东南亚市场的主要出海通道。
3 结论
实践证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是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快速提高的驱动器。因此,在解决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问题中,我们一定要围绕着西部地区独特的优势资源,努力创造优良的产业配套环境,全力支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使之发展成为一批功能完善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西部地区城市群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力量。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西部与东部的发展差距,切实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夏维利,李博.群效应—从产业集群到城市群[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2]朱坚真.中国西部开发论[M].华文出版社,2001.
[3]茶洪旺.区域经济理论新探与中国西部大开发[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汪受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反思[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
[5]戈银庆.中国西部区域经济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