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化视阈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法

来源 :成功密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zh210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困扰很多学生的疑难学科,尤其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存在教学有效性不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教师采用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融合的方式。究竟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呢?本文阐述了信息化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梳理了过去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信息化发展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为高中数学教学优化提供了借鉴。
  一、信息化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自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推广以来,其对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就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越来越多高中课堂出现信息技术的踪影,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新模式下收获更好的学习成效。同样,高中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基于信息化视域下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信息化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解决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问题;其次,信息化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能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将探索数学领域、挖掘数学规律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为学生以后自主学习数学发挥重要作用。
  二、信息化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不足
  时至今日,基于信息化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其中存在的不足也暴露出来。
  首先,教师信息化技术与数学教材融合不到位。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大多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教师融通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的效果,影响了学生的课堂体验。
  其次,课堂教学目标过于功利。在高考这一关键目标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仍会将“如何提高学生分数”作为课堂设计的唯一准绳,这一思路直接影响了教师信息化视域下数学教学的效果,也为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领域知识造成困境。
  三、信息化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1.转变信息化下高中數学教育思路
  在信息化视域下,教师应尝试将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一方面,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确保能够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到高中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并研究“信息技术+高中数学”的教学案例,提高课堂设计的精准度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对信息化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改良的目标予以明确,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教育的辅助作用,保障各项融通了信息技术优化和现代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举措都能被有效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实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为例,在设计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将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技术融入课程中。譬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白板、划分不同集合的方式了解这一章节内容的特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辅助高中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集合”这一章节中相关问题的定义,从中收获更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2.创新信息化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从高中生的兴趣出发,应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设计适合高中数学教学的生活情景,以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知识探究的沉浸感,收获更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成效,凸显信息化视域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2《统计》中“从普查到抽样”课程为例,在基于信息化视域革新这一课程教学思路时,一方面,教师可以将“问题导学”的方法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生活化“统计”情景,帮助学生掌握统计这一数学知识点,也借此实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将微信、钉钉等公众平台运用到信息化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借助这些平台随时随地与同学和教师沟通数学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凸显信息化视域下高中数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实现提升高中数学教育有效性的目标。
  综上,信息化视域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既对原有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也推进了高中数学教育体系的完善,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今后基于信息化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阶段,居家爬行运动对异常行为的影响,为有效缓解幼儿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8例幼儿,分为对照组(63例)与试验组(65例)。实施10周的运动干预,对照组完成韵律操练习,试验组完成爬行运动。利用儿童行为表现量表(CBCL),在干预前后对幼儿异常行为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幼儿内向行为得分、外向行为得分及异常行为总分较干预前变化如下:(1)对照组,中班较干预前分别下降0.9、0.19、1.09分,大班较干预前分别下降1.41、0.97、2.38分,变化呈显著性(P<
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写作,不是阅读与写作真正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的结合是指在教学时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两个版块之间并不是各学各的,而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将写作拎出来作为单独的教学内容,没有做到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各种写作技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运用,就容易造成学生灵感和知识的流失。只有读与写齐头并进,才能全面整体地完成语文教学环节。  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
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CNNP)是指排除因创伤、肿瘤、感染等原因或身体其他部位导致的颈肩部疼痛[1],在影像学上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和(或)颈椎小关节的增生等退行性改变,常表现为脊柱背侧区域(T1棘突假想线与上项线之间)颈肩部的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僵硬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常见于中老年人、女性、伏案工作者。
世界如此有趣,你如此好奇!好奇鬼们,相信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各种奇怪的现象,那么大胆地问出脑海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吧!  不怕你问,就怕你不问,将问题抛向小博士,小博士将一一解答,满足你们所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期的好奇鬼是谁呢?他是来自广州的李克斯。我们来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难题吧。  “好奇鬼”李克斯:  前几天,妈妈买了一些河虾,我发现河虾活着的时候是青色的,煮熟后卷起来,且全身变成了红色,这是怎
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们对物理的探究意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用情景创设,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物理在情景创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物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教师只从教材内容出发,进行简单的知识讲授,没有将知识融入
炎炎夏日,暑气难消。西瓜清凉解暑,这时吃西瓜最合适啦!  小华和小智踢完球后,便在球场边吃起了西瓜。小华见小智吃了许多块西瓜,都没有吐西瓜籽,担忧地说道:“西瓜籽有毒,吞了对身体不好。”小智鼓着脸颊说:“啊,西瓜籽怎么会有毒呢?幸好我没有吞西瓜籽,只是把它们存在嘴里,想像豌豆射手一样把它们‘喷射’出来。”  西瓜籽真如小华说的那样有毒吗?  真相  大人们常常对孩子们说,把西瓜籽吞下去,肚子里会长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在不断发展,现在教育改革继续深化,对初中语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现实的制约因素,需要教师引起高度重视,并且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改进。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围绕教学改革,真正让学生
自然拼读,亦可理解为字母拼读,是指通过找寻字母与字母之间的读音关系、规则来读并记忆单词的一种方法。简单来说,在该方法下,教师可以将26个英文字母以独立或者组合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感受、学习不同形式下的发音。如此,使小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字母或组合的发音规则,使他们能够在看到单词的同时形成联想,进一步掌握单词的发音规律。这种全新的词汇教学方法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对此应该引起重视。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