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模式对中国极端气温指数模拟的评估

来源 :地理学报 | 被引量 : 47次 | 上传用户:Virgi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IPCC所提供的7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输出信息(年霜冻日数、生物生长季、温度年较差、暖夜指数、热浪指数),利用同期(1961-2000年)中国地区极端气温观测资料检测并评价模式的预估效能。结果表明,这些模式对中国地区的极端气温都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同时各个模式的模拟场都有各自的系统误差;综合评价,在7个模式中GFDL-CM2.0和MIROC3.2(hires)两个模式对中国区域极端气温的模拟效果均为最佳。模拟所得的最优指数为霜冻日数,其后依次为:暖夜指数、热浪指数、气温年较差和生物生长季;而就空间
其他文献
100年以来,我国地理学走过了艰难曲折和辉煌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至90年代后期和跨入新世纪以来四个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又明显分成前40年和后60年两个大的历史时期。100年来,中国地理学家都热爱祖国、热爱自然,同时又都具有强烈愿望将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奉献给国家和社会。但是,地理学研究内容、方式等又有近现代之分,发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