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施行根治手术、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检取淋巴结总数在15枚以上的29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站、号淋巴结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4.7%,其中黏膜内癌为6.4%,黏膜下癌为22.4%.多因素分析表明:浸润深度、淋巴管癌栓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各站、号淋巴结转移率为:第Ⅰ站12.7%,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第6、3、4、1、5号淋巴结;第Ⅱ站7.2%,频率依次为第7、8a号淋巴结;第Ⅲ站0.34%.癌灶最大长径≤2.0 cm伴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均为凹陷型;伴淋巴结转移的隆起型早期胃癌最大长径均≥3.0 cm.结论 癌灶最大长径≤2.0 cm、隆起型、黏膜内癌应行缩小手术;癌灶最大长径≤3.0 cm的凹陷型或>3.0 cm的隆起型应行D1+第7、8a号淋巴结清除术;对于>3.0 cm的凹陷型癌应选择标准根治术(D2)为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胰腺原发性类癌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类癌的CT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肿块最大径2.0~11.0 cm,平均6.4 cm.CT平扫肿瘤实质较胰腺稍低,密度均匀者2例,不均匀者3例,肿块钙化者1例.动脉期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者3例,轻度强化者2例,肿瘤实质密度均低于胰腺,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其中1例中央坏死明显,无强化,整个肿块呈囊状;静脉期肿块强化程度明显,与胰腺相似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