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网文《寒门状元之死》因违规被删

来源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月29日,出自“才华有限青年”公号的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简称《寒门状元之死》)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迅速成为阅读量突破10万 的爆款。但因文章出现时间错乱、违背常识等问题,被网友质疑“造假杜撰”,不久后被平台删除。1月30日下午,“才华有限青年”回应称,此文的故事背景、核心事件“是绝对真实的”,并非虚构。
  随后,腾讯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删原因系“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才华有限青年”是粉丝过千万的“咪蒙”微信公众号团队的一员,此前,作为“网红”作家,咪蒙的“三观”曾多次被批判。2月1日,咪蒙就《寒门状元之死》造假一事进行道歉,宣布停更公众号两个月。不过,她的道歉并没有被接受。2月21日,“咪蒙”微信公众号显示已注销。
  据悉,《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描述的是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本科选择了会计专业,毕业后不断打工赚钱补贴家里,最终染病去世的故事。
  贩卖焦虑的“毒鸡汤”本质上就是“毒”
  这年头,各色新媒体培训班总结出了各种“标题党”技巧、金句制作指南和通往爆款之路。但最关键的技巧,无非是贩卖焦虑。
  焦虑情绪现在已成了大众快消品,现实中,我们可能都是被“焦虑之鞭”抽打的陀螺,想不团团转都难:没找到工作的人为已经失业焦虑,有工作的人为可能失败焦虑,“单身汪”为被催婚焦虑,有娃的为育儿焦虑……我们的焦虑对自己是实感,对有些人来说则是生意。
  他们不是把商业模式建立在抚慰人们焦虑情绪的基础上,而是极力夸大焦虑,无论是在几线城市的生活图鉴,无论生活处在怎样的状态,都能被他们用“焦虑连着焦虑”给概括。对那些困在现世生活的人们来说,对此大多没什么免疫力,基本上都是“一打一个准”。
  这篇文章也是这样:渲染阶层差距,感慨都市青年“行尸走肉”般的生活,营造“正直常失意、逆袭也无用”的悲情,这些主题哪个拎出来都是严肃的社会议题。可将其杂糅到一碗“毒鸡汤”里,却并不容易自洽。
  这类“毒鸡汤”,本质上就是给人“喂毒”。看起来是说出了社會痛点,问题是,这些“毒鸡汤党”并不会给出“解毒”秘方,他们不只会让人缴纳智商税,更会在人心里定制出无数个“罪恶模型”:那些衣冠楚楚的投资人是“罪恶”的,那种按部就班的生活是空虚无聊的……最终,大家都需要“杀死”现在的自己,来一场精神苦旅。
  自媒体应当坚守写作的底线
  咪蒙旗下的公号炮制出一篇刷屏热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文章从“寒门难出贵子”这一时代焦虑点出发,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故事。不幸的是,文章从刷屏到被揭穿造假只经历了很短的时间。
  其实,编故事早已是自媒体界的通行打法,这个公号不是唯一。通常来说,大家的区别只在于编得像与不像,流量的高与低。
  新闻报道需要为真实性负责,小说需要为艺术性负责,但这些为流量而编的故事赚的是差价。它们用大量细节营造出一种真实的体验,使读者轻松代入,然后用新闻报道不允许的抒情文字对读者进行情感“攻击”。读者一感动,“10万 ”便应运而生。然而,抛却流量以及随流量而来的利益,这些文章的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几乎为零。
  最可怕的是,这些文章的作者利用一些公共议题收割流量(比如这次被消费的教育议题),结果让公共议题沦为一地鸡毛。嘴上说着“社会太浮躁”的人,谋的却是如何利用这浮躁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多么具有讽刺意味。
  就这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来说,文章杜撰了一个优秀学子死亡的极端案例,吃相就更加难看了。事实上,一个良知未泯的人如果身边真的出现这种事情,你是不忍心把它添油加醋做成一道流量大餐的。这是写作的底线,也是做人的底线。
  希望这件事能让所有的自媒体明白一个道理:写作这件事除了流量,还应该有标准和底线。
其他文献
农业类高校和农业公益性科研机构是我国科研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多年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科研评价是整个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科研
随着我国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节能型建筑材料将成为今后新型建材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发泡水泥材料的研究成果:发泡聚苯乙烯填充水泥材料的新
前言:2018年7月,我远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由国际AFS组织的、有26名国际生参加的、为期一个月的文化交流项目。这篇小文主要记录期间的一些日常琐事,以及我的所思所感。  乡野漫漫,小镇蒙蒙。这里,没有华灯初上,没有喧嚣与聒噪。这里被法式的浪漫渲染,被内心的宁静充斥。  清早起床,拉开窗帘,让阳光透进屋子。披上一件薄毛衣,换好休闲鞋,去屋外走上一走。空气中混合着树叶与露水的清香,松鼠在街边乱窜,寻
天蓦地沉了下来。我略显懒散地伏在窗边,双眉紧锁。极目远眺,天边早已没了黄昏的热烈,红白交杂,气势恢弘的落日已没有容身之地,云像一层层浓浆般叠在一起,没有分明的界限,灰
期刊
“你好,刚刚看你拿着手机边看边过斑马线,根据《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行人横穿道路时低头看手机要处以10元的处罚。”2019年1月15日上午9点24分,在温州市市区学院路口,交警对盯着手机慢吞吞过斑马线的“低头族”胡女士现场开具了处罚罚单。这也是《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今年元旦开始实施后,首张行人在斑马线上看手机被处罚的罚单。  据了解,从今年1月1日起,温州市开始实施《温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说起月亮,许多人自然会想到美丽的神话传说,可我更喜欢在诗词文学中捕捉月亮的踪迹。  畅游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海洋里,总是被一些精美的咏月诗词所吸引。“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与明月做伴的美好愿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這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形象写照;“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这是范仲淹对心上人的思念……  皓月当空,一泻千里,总是给人以广袤深邃的意境。于是乎,月便成
古语有云:"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其意即真正优秀的文艺工作者,需有剖析生活本质的能力,并能回归至大道的本源,不以工笔雕饰,不以朱墨点缀,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感。然而,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