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例原发性冷凝集素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转归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7例原发性冷凝集素病(CAD)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17例原发性CAD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和转归,并检测了其中4例患者MYD88L265P突变情况。

结果

17例患者中,男女比为1.1∶1,中位年龄67 (51~86)岁。7例伴有惰性淋巴瘤,包括3例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M/LPL),2例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LL/CLL)和2例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患者中位HGB为67(35~127)g/L,15例存在贫血。11例患者的冷凝集素(CA)滴度≥1∶64,中位CA滴度为1∶1 024。4例行MYD88L265P突变检测的患者中1例MYD88L265P阳性。12例患者接受了药物治疗:7例使用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化疗,1例有效;5例使用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化疗的治疗,3例有效。1例患者失访,其余16例患者中位随访14(0.5~96)个月,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尚未达到。

结论

CAD的临床表现多样,CA检测是诊断CAD的关键。CAD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推荐利妥昔单抗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颞叶神经节胶质细胞瘤(GG)患者的脑电图特点,探讨脑电图监测在颞叶GG诊疗中的作用。方法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24例颞叶GG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过,重点研究患者的脑电图资料。结果发作间期脑电图显示:在病灶以外脑区及对侧脑区异常放电者17例(70.8%)。发作期脑电图显示:能够明确一侧颞蝶骨起源的10例(41.6%)。术中脑电图显示
目的探讨过表达微小RNA(miR)-101对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常规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分为miR-101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前2组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miR-101模拟物和无义序列,空白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BS。转染后48 h采用qRT-PCR检测3组细胞miR-101的表达;转染后12、24、36、48、60、72 h采用CCK
原始卵泡是女性的基本生殖单位,也是卵母细胞储备的唯一形式。如果原始卵泡产生的数量不足,被过度、过早激活或发生闭锁,都可能导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导致POI的病因多且复杂,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对POI等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响作用,受到研究者关注。双酚A为重要的EED之一,具有弱雌激素活性。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双酚A对原始卵泡池的动态变化有一定影响。因此,笔者拟就双酚A对原始卵泡池动态变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出生缺陷,其发病率与病死率位居婴幼儿非感染性疾病的首位。CHD可分为非综合征性CHD和综合征性CHD。目前认为,CHD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多基因遗传相关,但CHD的发病机制复杂,并且仍未完全阐明。笔者拟就CHD发病机制中遗传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CHD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目的探讨增加维持治疗强度对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 LB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BFM-NHL-90/-95方案治疗且未做纵隔和中枢预防性放疗的Ⅲ期和Ⅳ期儿童青少年LBL患者的治疗结果。研究分组:1998年至2005年收治的患者于维持治疗阶段,在口服巯基嘌呤和甲氨蝶呤的基础上,定期采用"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和大剂量甲氨蝶呤交
期刊
目的明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化疗后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5月接受CHOP或CHOP样方案化疗的162例初治PT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和NCCN-IPI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结果①162例患者预期5年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33%和20%,中位OS和PFS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