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每天既要完成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还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文化学习任务。在文化课教学中,历史一直是学生觉得比较头疼的一门学科。我们要从体校学生的基础入手,从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把握学生的心理心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增强信心,愉快地进行历史学习。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历史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每天既要完成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又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文化学习任务。由于上午的训练活动量大,下午在课堂上打瞌睡、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体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又常有比赛任务,这就给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在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课教学中,主要原因是学生感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文化学习并不重要;加上历史科目的考试形式是开卷考,学生简单地认为开卷考无非就是考试时翻书找答案罢了,平时无需过于认真。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部分同学放弃了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积极性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的状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历史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应如何调动体校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找出适合现代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起长时间作用的因素。“学习时,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时若无具体明确的目标,其结果与跳高无横杆高度是一样的。”[1]
大部分体校生都认为,自己到体校是为了体育训练,学文化课没有用。他们对训练热情极大,对文化学习却兴趣淡漠。针对这种情况,在新学期上第一堂历史课时,笔者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把他们带到多媒体教室,让他们观看他们熟悉的一些奥运冠军如邓亚萍、李小鹏、郭晶晶等在业余时间或退役之后仍不断坚持充电和学习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积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没有文化的体育人才,就不能成为一流的体育人才。明确了学习目的之后,学生才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更自觉、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 注重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和形象性
体校学生胆大外向、好奇心强,但由于训练量大,常常会觉得疲惫,沉闷的环境容易让他们昏昏欲睡,这就需要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减轻他们的疲倦。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通过生动风趣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如笔者在讲授“三国鼎立”这一课时,让几位同学上台表演曹操与华佗间的一段搞笑版对白。当台上的同学在煞有其事地卖力表演时,台下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对该节课的历史人物有了些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课堂上笔者还注意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丰富教材的内容。如讲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笔者补充了“哥伦布与鸡蛋”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做得到与想得到不是一回事”的道理;在讲述“南北战争”时,补充了“林肯断案”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林肯的聪明与睿智;在补充“拿破仑死因之谜”与“金字塔之谜”这些故事时,通过适当的引导,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感与求知欲,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丰富有趣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愿意学习”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习[2]。体校的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提起体育比赛,他们都神采飞扬,全神贯注。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设计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体现自己的知识积累,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我们每年都进行的“历史成语故事比赛”、“唐诗诵读比赛”、“历史知识竞赛”等都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为了拿到好的名次,同学们在赛前都认真看书,做了精心的准备。即使是平时上课无精打采的同学,为了不拖本组的后腿,也都纷纷拿起了课本。这样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同时在历史教学中还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熟悉感。如在讲述“三国鼎立”时,播放《赤壁》片段;在讲述二战时,让学生欣赏《珍珠港》片段;在讲述“一国两制”时,让学生看《百年中国》的纪实片段,等等。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历史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四、关爱学生,一视同仁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一个真正的教师、称职的教师,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体校学生既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训练,精疲力竭之后又要跑到教室读书学习,往往是文化学习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障。所以,其文化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就需要教师多一份爱心与责任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对他们多表扬和鼓励,少批评和指责,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形成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体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笔者在每堂课上留出10至15分钟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为了鼓励学生,减少缺交作业的现象,笔者承诺给予一学期内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加操行分的奖励。在这样的良性刺激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分析力得到了增强。
[参考文献]
[1]肖峰.学习要有目的性.中国青年报,1997-9-12.
[2]如何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山东临沂二小,2006-2-21.
[作者简介]陈琰,广西体育运动学校。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历史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每天既要完成大运动量的运动训练,又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文化学习任务。由于上午的训练活动量大,下午在课堂上打瞌睡、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体校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又常有比赛任务,这就给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在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课教学中,主要原因是学生感觉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文化学习并不重要;加上历史科目的考试形式是开卷考,学生简单地认为开卷考无非就是考试时翻书找答案罢了,平时无需过于认真。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部分同学放弃了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看,“学习积极性通常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的状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历史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应如何调动体校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找出适合现代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起长时间作用的因素。“学习时,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时若无具体明确的目标,其结果与跳高无横杆高度是一样的。”[1]
大部分体校生都认为,自己到体校是为了体育训练,学文化课没有用。他们对训练热情极大,对文化学习却兴趣淡漠。针对这种情况,在新学期上第一堂历史课时,笔者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把他们带到多媒体教室,让他们观看他们熟悉的一些奥运冠军如邓亚萍、李小鹏、郭晶晶等在业余时间或退役之后仍不断坚持充电和学习的场景,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积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没有文化的体育人才,就不能成为一流的体育人才。明确了学习目的之后,学生才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更自觉、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 注重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和形象性
体校学生胆大外向、好奇心强,但由于训练量大,常常会觉得疲惫,沉闷的环境容易让他们昏昏欲睡,这就需要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减轻他们的疲倦。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通过生动风趣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如笔者在讲授“三国鼎立”这一课时,让几位同学上台表演曹操与华佗间的一段搞笑版对白。当台上的同学在煞有其事地卖力表演时,台下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对该节课的历史人物有了些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课堂上笔者还注意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丰富教材的内容。如讲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笔者补充了“哥伦布与鸡蛋”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做得到与想得到不是一回事”的道理;在讲述“南北战争”时,补充了“林肯断案”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林肯的聪明与睿智;在补充“拿破仑死因之谜”与“金字塔之谜”这些故事时,通过适当的引导,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感与求知欲,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丰富有趣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愿意学习”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习[2]。体校的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提起体育比赛,他们都神采飞扬,全神贯注。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在上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设计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体现自己的知识积累,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我们每年都进行的“历史成语故事比赛”、“唐诗诵读比赛”、“历史知识竞赛”等都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为了拿到好的名次,同学们在赛前都认真看书,做了精心的准备。即使是平时上课无精打采的同学,为了不拖本组的后腿,也都纷纷拿起了课本。这样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同时在历史教学中还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熟悉感。如在讲述“三国鼎立”时,播放《赤壁》片段;在讲述二战时,让学生欣赏《珍珠港》片段;在讲述“一国两制”时,让学生看《百年中国》的纪实片段,等等。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历史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
四、关爱学生,一视同仁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做一个真正的教师、称职的教师,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体校学生既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训练,精疲力竭之后又要跑到教室读书学习,往往是文化学习时间和精力得不到保障。所以,其文化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就需要教师多一份爱心与责任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对他们多表扬和鼓励,少批评和指责,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形成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体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笔者在每堂课上留出10至15分钟让学生做相应的练习,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为了鼓励学生,减少缺交作业的现象,笔者承诺给予一学期内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加操行分的奖励。在这样的良性刺激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分析力得到了增强。
[参考文献]
[1]肖峰.学习要有目的性.中国青年报,1997-9-12.
[2]如何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山东临沂二小,2006-2-21.
[作者简介]陈琰,广西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