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西安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283106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陕西西安临潼骊山北麓的华清池。富丽堂皇的楼宇映入眼帘,落满历史尘埃的雕花木门的对面,是一段在历史的车轮下被碾碎的爱情。顺着小径,走到了后院,那里栽种着两棵并肩生长的石榴树。它们的枝干相互缠绕,苍翠的绿叶互相掩映,那一朵朵娇艳欲滴、殷红如血的石榴花挂在枝头,似在吐露着那位羞花般俊俏的伊人,内心炽热的爱恋。环顾四周,这些曾经的金碧辉煌,都是唐玄宗一手为杨贵妃修筑的。那冬日里,凌于温泉水之上的氤氲,是他经久不息的爱。可是为什么,这份被世人所称道的两厢情愿,却化作了面前的三尺白绫?不知道身为贵妃的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驾鹤西去的?看着已经干涸的汤池与那尊栩栩如生的“贵妃入浴图”的塑像,不禁感到分外叹惋:这个女人,还是赢不过历史的滚滚红尘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骊山脚下是青白的石板路,四面都是满眼的苍翠欲滴的绿,交错重叠的枝干,似是在隐藏着什么。到了山顶,太阳光有些刺眼,让人不由得眯缝起眼。周围空旷了许多,向下俯瞰,那层层叠叠的楼宇向远处延伸,粉白的墙壁,金黄的琉璃瓦,屋檐的四角蹲踞着盘龙,恍惚间,仿佛就要顺着朱红的柱子扶摇而上。窗扉上细腻的雕花,池上的三四点碧苔,停驻在房梁上啾啾呜叫的鸟儿忽地飞入了高空,不见了踪影。在这奢靡的风景中,唯独不见那浩大雄伟的阿房宫。骊山,本就是一个庞大的载体,从上古的女娲,它就烙下了一个又一个国家兴盛亡衰的印迹。当年的秦始皇想必也曾站在这骊山之巅眺望着他的心血吧?只可惜统一中原的他却没能聚拢人心,一场大火,将这片繁华付之一炬。视线逐渐远移,在那江对面若隐若现的连绵群山之下,沉睡的便是当年雄姿英发的始皇。对面的贫瘠与这边的华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那片奇迹的兵马俑似在向世人证明,他在地下仍然做着英雄梦。那个帝王,终究也挽不住时间的洪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西安城里,仍矗立着钟楼和鼓楼,暮鼓晨钟的习俗也保留了下来。伴随着冗长的钟鼓声,踏上鼓楼的阶梯,顺势而上,一阵清风便迎面而来。如今的西安已不是昔日的长安城,高楼大厦鳞次节比,商业广告铺天盖地;楼下是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流与人流。抚摸着鼓楼凹凸不平的墙壁,感受着时间给它的烙印。我知道,历史在它的身上承载了太多,它背负着沉重的岁月,它是沉默的见证者。都市的快节奏从它身边经过,似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总会物是人非。可在古都的一草一叶、一砖一瓦中,我们仍看到了历史的影子。时间不会倒流,历史无法重来,过去已成往昔,我们谁都无能为力。无论是谁都无法留住时间,只能任凭它永不停歇地奔走。时间改变了太多,在这瞬息的变化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在这片激荡的水流中,投入一顆石子,使它泛起层层涟漪,留下独有的属于自己的痕迹。一如华清池,骊山,以及西安这个繁华古都……
其他文献
2014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加侧重应用性与实用性。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双证书制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项目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把项目引入课
内容摘要:《红楼梦》中的晴雯,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她虽身为奴婢,但天真美丽、洒脱泼辣、刚直不阿、不拘泥虚伪,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而这种叛逆的性格,又使她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不相协调,结果冒犯了很多人,最终陪葬在她的鸣声中。  关键词:晴雯 娇纵 性格 悲剧  在《红楼梦》里,晴雯被列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首页。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又很显要的位置,正像正册的首页一定非钗黛莫属一样。我们都知道
内容摘要:晓苏的短篇小说重在以反哺乡村为出发点,始终关注乡村的时代脉动,并给予乡村以文化的关怀与抚慰,从而也昭示了他作为当代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与文化担当精神。他最近的短篇小说集《松毛床》着力表现了当下中国乡村的现代性困境与文化焦虑,尝试了重建乡村文化的可能与前景,并给广大读者带来了许多新的阅读启示。  关键词:现代性焦虑 乡村文化重建 《松毛床》  新世纪以来,以短篇小说创作见长的作家晓蘇已经取得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通过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让学生在流畅的程序中自主发展,以此培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主发展 教学模式  “阅”的字典意义是“看(书、报刊等),并领会其内容”,“读”的字典意义是“依照文字念”。由此看,“阅读”就是又看又念,在这个过程中获取文本信息,从中认识事物,获得某些审美体验。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内容摘要:诗歌以意象寄托情感,朦胧的意境描绘了诗意的美妙给人以精神上审美享受。中学的诗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当前考试中现代诗歌所占的比例少,诗歌教学“套路化”,学生只要熟记各类意象和作者的情感,就算完成了学习。诗歌真正的魅力和价值都被抹去了,本文通过两次《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对于诗歌教学的感悟。 关键词:诗歌 教学 备课法 第一次《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简述 (一)导入:引用诗人徐
内容摘要: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为社会及各高校广为关注,本文以调查问卷结果为基础,对其他管理模式与以导师研究生群为单元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学院及导师工作认可程度、心理状态及学习态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从管理模式方面关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日常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及知识经济的到来,研究生
内容摘要:本文从文本细读法和案例研究法着手,以约翰·洛克《教育漫话》中的思想为例,结合当今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案例进行分析。从中分析出教育的方法和学习原则,以更好地阐明合川区小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漫话 合川区小学 教育现状  《教育漫话》是1693年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出版的一本教育著作,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英国最重要的一本教育哲学著作。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立“德、智、体”三育体系的构
内容摘要:六安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一个分支,由于方言县区间的内部差异比较明显,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它在普通话当中的一些十分少见的语法现象。仅仅一个“在”字,在六安方言中就存在极具代表性的方言特点。对于六安方言中的“在”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上独特的语法作用的研究与描写,能够映射出独属于六安方言的魅力。  关键词:六安方言 词汇 “在”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常会产生一些新的词语,这些新兴词汇的传承也支撑着汉语言的发展。新词语的产生,对于汉语言的使用范围和语言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丰富作用。本文主要对新词语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汉语言丰富与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词语 汉语言 来源 丰富  在我们日常的交流过程中,都是将不同的词语汇成不同的语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新型事物不断出现,新的
内容摘要:独立学院秘书课程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由于秘书学课程不仅具有加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需要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任务驱动 独立院校 秘书学 改革  基于我国应用型高校转型的不断深入,独立院校要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