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两种免疫诱导方案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s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受者中分别应用IL-2受体拮抗剂(IL-2Ra)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DCD肾移植中如何选择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完成的110例DCD供肾肾移植受者资料。其中应用IL-2Ra进行免疫诱导82例(IL-2Ra组),应用ATG进行免疫诱导28例(ATG组),所有受者均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糖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两组受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血清肌酐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受者术后DGF、肺部感染、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情况以及移植肾/受者存活情况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IL-2Ra组和ATG组受者DGF发生率分别20.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5),两组受者肺部感染、AR发生情况以及移植肾/受者存活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2Ra组和ATG组肾移植受者术前及术后第90天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2、4、7、14、21、30、60天血清肌酐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IL-2Ra和ATG都能有效预防肾移植受者术后AR的发生,需综合考虑供、受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免疫诱导药物。

其他文献
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以自省自查、批判发展的视角,为传统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作为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分支,具有道德教化、司法借鉴及文艺复兴
基因治疗是将目的基因通过载体导入体内,使目的基因在体内表达而治疗疾病,包括纠正机体自身基因结构或功能上的错乱,阻止病变的进展,杀灭病变细胞。或抑制病原体遗传物质的复制等
目的探讨目前国内口腔固定修复中的医技交流质量。方法向国内四所规模较大的制作室发放了400张凋查问卷.对金属烤瓷全冠及烤瓷熔附金属烤瓷桥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医师填写的加工
采用准静态近似理论方法分析简支圆板在平头弹丸正撞下的变形和穿透.首先基于虚功原理得到了静态荷载位移关系,并将其用于预测低速冲击下圆板的能量吸收能力.当考虑了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