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案导学”授课方法,是新课标教学的代表,它具有启发性、系统性以及目标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着重对“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探究,以达到发挥新教学方法优势,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英语;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姚条菊(1968.07-),女,汉族,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中教一级,专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引言


  英语学科,是初中阶段性语言学习的主要分支,它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拓展学生学习视角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研究表明: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合理进行学习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将为学科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一、导学设计目标明确


  “学案导学”方法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课堂高品质授课。而教学设计环节,作为教师课堂授课的主要参照资料之一,在结合“学案导学”方法进行设计时,自然也要明晰设计目标,尽量完善设计体系。
  举例而言,某初中教师进行《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节教学前,就将学案导学方法的设计环节要点归纳如下:1.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征,按照简单、适中、难度三个层次进行教材内容组织;2.课堂教学设计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思四个大方面,同时每一方面中又包含着多个小部分;3.结合本节课英语知识授课内容,初步评估了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点(“do-did”所代表的一般过去时与一般现代时的转换),并對应给予了导学引导思路,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开展语言训练;4.课堂延展与课后复习部分,是通过多样性英语练习习题,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本小结所叙述的,初中英语老师学案导学方法设计思路,一方面是从学生学习水平层面寻求课程设计的切入点,另一方面是从课程结构、难易程度层面进行学案导学方法的分析。因此,该种学案导学方法应用设计思路,将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果。

二、导学案编写原则把握


  导学学案教学法引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其目的是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其中起到了引导和串联的作用,为此,教师准确的把握学科导学案实践原则,才可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以具体案例对该点进行分析,某初中英语教师利用学案导学法进行教学时,为确保教学过程达到预期效果,就主要从导学学案的编写原则层面加以分析,该教师本次课程学案导学编写要点可概括为:1.把握学生主体性原则。即该教师本次的英语教学导学方法,完全是在适应学生英语学习阶段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的,英语导学内容与《Where is your penpal from?》相互结合,让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主动的进行文本探究;2.英语导学学习中要点突出,重点单词(Where、 penpal),重点句式(Where is……)以及关键语法(疑问句提问与回答),教师导学学案中均详细编写与分析的内容,学生能够借助导学关键词进行深入性学习;3.教师经常针对学科中具体内容,开展单词拼写,核心句式应用等方面的训练,通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方式,给予学生导学启发;4.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中,均包括简单、适中以及难度三个层次的导学内容,并依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

三、针对性导学点拨


  “学案导学”方法主要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的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实际应用期间,教师需准确把握学案导学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引导,方可将“学案导学”的方法优势彰显出来。
  举例而言,某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This is my sister》一节教学期间,为了将“学案导学”方法的应用作用发挥出来,就在课堂教学时针对学生课程学习中的难点进行了点拨教学。其一,教师将“This is……”译为“这是(这位)……”并指导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注意翻译措辞指导;其二,家庭成员介绍时,通常运用“my……”包括my sister、my father、my mother等;其三,口语表达中发音、连音等内容。本部分以初中英语教师的授课过程为例,从课堂中学案导学方法的应用要点上总结了针对性点拨方法,课堂授课效率得以提升。

四、学科知识导学拓展


  教师课堂授课期间,注重导学内容的延伸,也是该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书本学科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实行章节英语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补充训练;另一方面,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语言学习心理引导,帮助初中生克服第二语言习得心理障碍。
  举例来说,某初中英语教师进行《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一节教学期间,教师一方面结合书本课程教学目标,对“My favorite”核心授课内容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班级中组织了英语作文写作课程,让学生从英语写作层面进行拓展训练,教师则在结合英语语言表达规律,拓宽学生视野。此后,教师还让学生小组内进行互动阅读,培养学生的语言口语表达能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浅谈“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阶段性教育方法创新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导学设计目标明确、导学案编写原则把握、针对性导学点拨、学科知识导学拓展四方面,明晰方法运用要点。因此,文章研究结果,将为国内义务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毛飞芬.学案导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05):157-158.
  [2]陈庚.导学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9(07):55-56.
其他文献
【摘要】各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通知,提出“停课不停学”和“停课不停教”的规定。作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因时制宜,根据当下的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因其技术成熟、资源丰富、使用便捷等优势而逐步进入教师的视野。通过网络教学,采取一定的方法,转变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值得一试的手段。不但锻炼教师各项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巩固了
【摘要】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英语教育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英语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而将影视资源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引入到课堂中,更有其特殊的优势。适当地利用原声影视资源,除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外,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境,展示生活场景,对培养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有着切实有用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影视资源;小学英语;
【摘要】科技翻译课程作为翻译专业高年级职业必修课程,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时期,科技翻译教学不仅着眼于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在词语层面的术语翻译能力、文体层面的文体翻译能力和文化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翻译人才。  【关键词】科技翻译; 教学; 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梅曦天(199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
【摘要】本文以海南省两所有代表性的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等方式对高校教师英语阅读文本解读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文本解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英语文本;解读能力  【作者简介】刘忠喜(1979-),男,汉族,吉林松原人,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  【基金项目】
【摘要】经过小学和初中的英语学习,到了高中,学生之间英语水平会产生较大差异,在班级学生间英语水平不均衡的影响下,若无差异化地开展英语教学,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群体之间英语水平的两极分化现象。与此同时,随着高中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基于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分层教学策略,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基础上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整体提高学生参与
【摘要】当今世界,移动互联技术发展迅速,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们获取文化知识的成本降低,这对英语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师要转变自身身份,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医学院校的学生能够在繁重的专业课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有效性;新媒体  【作者简介】周伟之(1989-),男,壮族,广西百色人,右江民族医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
【摘要】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跨语言的交流沟通能力,但目前的大学英语只是单一地为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缺失了本土元素,对学生跨文化交流产生了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的现状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呼吁高校重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宣传与推广民族文化,使学生能够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英语的重点教学环节,英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以及语言应用能力。广泛性的阅读,不仅可以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得到有效提高,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实现高质量阅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高中英语教育整体水平的关键。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水平,本文简要分析
【摘要】在翻译实践中,由于原作者、译者与读者的目的、文化背景和自身经历与感受等方面的差别,译文与原文之间很难完全实现功能对等,因而,译文出现不同层面的损失也难以避免。本文笔者从翻译补偿的视角出发,结合笔者真实的翻译实践案例,探讨针对译文中审美层面的损失可采取的有效的补偿手段。  【关键词】翻译补偿;审美补偿;《翻译补偿研究》  【作者简介】翟名楠(1996.03-),女,汉族,山西运城人,河北工业
【摘要】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外語教学中,课程思政是时代要求,在新文科背景下怎样在外语课堂实施课程思政呢?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对外语课程思政进行有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新文科;外语;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华立群(1976-),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二语习得。  引言  新文科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目的是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