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CG图形对视觉传达的影响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101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文字产生以来,从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到电脑技术的普及,再到网络的迅速发展,人类一直都在探求用最恰当的视觉符号正确、快捷、有效表达思想感情、存储知识和记忆的方法。时至今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交流与传输进入到以电子、摄影、摄像等为手段,以3D虚拟影像、动画、虚拟图形为主体的CG时代。高效的生活方式使得当前 的大众更需要以最为直接的方式来传达信息,而图形正是这个时代的需要。图形已成为当今这个时代人们易于接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设计语言,它有着无可比拟的视觉心理传达优势。
  关键词:CG图形;视觉传达;影响分析
  一、图形的视知觉心理传达过程优势
  图形的视觉传达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生理和心理过程。视觉——通过眼睛看出的感觉和知觉,实际是一个建构过程。眼睛类似一个照相机,但又不仅仅是一个照相机。婴儿的眼睛是视而不见的,他刚生下来时只通过眼睛是根本无法分辨手和奶头的,只有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经验后,才有了视觉,认识了自我和外界,爸爸和妈妈。
  当前最新的拓扑知觉理论认为,知觉过程是由大范 围性质到局部性质的过程。具体到视形状知觉也有一个从大范围性质到局部性质的功能层次,拓扑性质的知觉先于其他局部几何性质的知觉,拓扑性质是视知觉的基本单元。… "一伽拓扑性质在数学上是橡皮变换下的不变量,例如,三角形 和圆在拓扑上是 同构的,字母Y和T在拓扑上也是 同构的。
  格式塔美学理论家阿恩海姆从心理学上也得出类似的研究结果,视知觉首先能够把握的是事物的粗略结构特征。视知觉倾向于把看到的图形转化为经验中的完形。一个幼儿在他能够把这只狗同另一只狗区别开之前,就已经能够把握狗的完形特征了。
  根据拓扑理论、格式塔理论,视形状知觉是从大范 围性质 到局部性质的过程 ,大范围性质最简单,是视知觉的基本单元。人类的视觉最先认识大范围性质,然后才认识细节。l2也即,就大范围性质来说,图形具有更大的传达优势。根据这个原理可以推断,人们在看一本书时,首先关注的焦点是文字排列的整 体形状,然后才是文字符号的信息,也就是说 ,图形的性质早在分辨出文字语义信息前就已经先被视知 觉所认 识。那么 ,在书籍设计中,
  改变文字排列的方式(大范围性质),要比改变其中的某个文字(局部性 质 )更能引起人的注 意。也因此,很多的书籍设计者总是要打破传统的横排或竖排方式 ,以 自由的板式设计使文字形成特殊的形状(如菱形、方形等)来激发读者的兴趣,唤起其注意力。
  二、图形的信息传达数量优势
  信息论创始人、美国数学家仙农1948年的《通讯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指出,信息就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不确定性就是原来的情况不清楚,人们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了消息和情况,减少或消除了不确定性,也就得到信息。
  文字包含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而图形包含的信息量是无穷的 ,也就是说,以图形为视觉符号能够比文字符号传达更多的信息量。图形在视觉传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一个简单的LOGO图形就可以蕴含丰富而深刻的理念和文化,表达出多样的含义。
  三、图形的视觉语言传播优势
  图形是一种比文字更加国际化的视觉语言。视知觉的理论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根本不认识文字及其所含的确切含义,我们的眼睛也早在文字的语义传递到“大脑 ”之前,就对文字的“形 ”发生了反应。这是人类一种无需思考、一瞬间就能做出的最直接的反应,它也说明了图形语言要比文字注解更为快捷、直接和有效。
  文字因其品种多样,使用习惯、文化背景不同,很容易引起不同民族、国别交流的障碍,在表达和理解上容易出错或失真。而图形则是一种最直接、易懂的视觉语言,它可以不通过声音、文字等来注解,跨越不同民族、国别间的语言、文字障碍,超越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差异,通过人的直觉感受 ,与心灵直接相通。l2在人类表达情感的最初阶段,在没有发明文字之前,人们就是通过简单的图形来进行交流的。美国设计师底莱福斯曾预言:起源于人类文化初期的基本视觉符号,将成为全世界通用的传播工具。图形语言远比文字语言有着更广泛的国际性。
  此外,对于某些信息而言,图形更容易将抽象的“义”通过可视的“形”表达出来,使抽象的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接受、识别与记忆。图形视觉化的优势、丰富的信息量、新奇化的表现使它成为了最易识别和记忆的信息传播形式。正因为图形语言所具有的这一功能,当代许多企业运用VI系统(视觉形象识别系统 )来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和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率 ,使品牌深人人心,赢得市场。
  四、图形的视觉张力优势
  “现代设计的理论首先是着眼于视觉”,作为视觉组构形式的图形之所以有这样直接、强烈的效果,源于它的视知觉原理。
  格式塔美学理论家阿恩海姆认为,视觉是有选择性的。形状通过展示自身的本质,能够唤起人类自身心灵感应的“力”,如平行线显示出一股静止的力,斜线给人以不稳定的力,楷书给人以端正的力,草书给人以流动的力,张力是一种在画面中“隐藏”着 的能够唤起力的感受 的“内在结构 ”。凡是人类眼睛能够感知到的具有张力的形状 ,都容易带给人某种程度的感觉,或紧张、或激动、或平静、或悲伤、或痛苦、或高兴,这种感觉来自形“力 ”的作用,刺激人的知觉。如诗人看到落叶想起秋天,心中便有悲凉、肃穆之感,这种感觉与落叶的形状在“力”的构成上达到了一致。它不是理智判断出来的,而是眼睛知觉到的。这种“力”也不是物理上定义的力,而是视觉心理的。获得视觉心理各种感受的原因就是“视觉张力”。
  无论简单形还是复杂形,抽象形还是具象形,具有视觉张力的图形更容易激起审美经验,也更吸引人的注意,进而促使人们更深地理解和感受图形所要传达的信息,使人们在接受信息 的过程 中得到审美快感和愉悦。从这一层面上说,图形能够超越文字传递信息的方式,成为一种更为积极的表现和创造形式,使原本单一、机械的文字信息变为充满趣味且使人感到愉悦的图形视觉符号。
  总之,图形语言所具有的表现特性和传播优势,构成了它在大众传播中的独特价值和地位。随着CG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迅猛发展,现代电子、摄影、摄像、电脑后期处理等手段日益普及,图形的表现方法与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充分发挥并利用图形语言的这些优势,对于开拓人类新的视觉空间与审美领域,激发人类丰富的知觉样式和多样性的情感,以及现代商业与文化信息加工、传播、接受,具有现实和历史的双重意义。
其他文献
2009年,远在英国读书的周仰和家里人视频,当问起外婆的近况时,被告知出现了“老年痴呆”的症状:外婆有时会记不清东西,不认得亲人……回国后,周仰开始用镜头记录外婆生活的点
期刊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繁发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背景。统治者救灾措施多样,效果因时因地而不同。维护统治,剥削劳动者是统治者最终目的。 During the We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方式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择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一年来到妇科诊断及治疗的450例患者,其中异位妊娠患者合计共115例、子宫肌瘤
摘要:隐喻包括本体、喻体和喻词。喻体的来源十分丰富,在隐喻的使用过程中,对喻体的加工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拟根据例句中的喻体的使用特征,将喻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关键词:隐喻 喻体 喻体分类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229-01    隐喻即用一事物来指代另一事物。隐喻包括本体、喻体和喻词。如在下面两种隐喻句式“A is B”和“A is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急诊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本院在2018年7月到2018年12月接诊的118例急诊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细节护理)与对照组59例(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有效救治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有效救治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抢救成功率指标上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78%)在并发症发生
摘 要: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当中,教师要利用游戏教育的方式,来启发幼儿进行拓展和创新,使幼儿能够在音乐学习当中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音乐素养。在传统的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利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幼儿由于年龄较小,逻辑思维意识不够成熟,不能够很好地进行音乐的观赏和学习,所以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弊端,在教学当中利用音乐游戏整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时,幼儿园音乐
摘 要: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感到疲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能使音乐教学发挥真正的作用,在提升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有限。但是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小学音乐课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不仅仅停留在陶冶学生情操的水平上,对于学生各种音乐要素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妇产科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就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妇产科案例的选择,设计问题,组织实施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显示在妇产科教学中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