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地理课堂导入创新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utur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节成功的地理教学课堂必然需要有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为此,教师需要在新时期的高中地理课堂当中,注重采用科学的课堂导入策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导入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52-01
  在高中地理教学开展中,课堂导入属于十分核心的环节,这一环节的开展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而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过程,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还能够使得学生对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形成较为直接的理解,进而有目的地完成整个课堂学习,更加深层次地掌握地理知识。如果课堂导入环节十分乏味,学生很容易保持模糊的状况,盲目地进行被动学习环节,而对于各种内容的学习也变得十分陌生,分不清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很难做到聚精会神地学习。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积极探索全新的课堂导入思路,并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加以科学应用,以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
  一、提问导入
  在众多高中地理教学导入方法当中,提问导入属于最为基础,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其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开展当中,根据当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地设置一部分导入问题,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诱导,进而迅速切入主要的课题,明确当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取得良好的教学导入效果。
  比如,在学习气候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河南处于黄河的哪个部位吗?学生较为整齐地回答:黄河中下游部位。接着教师可以询问:那么黄河中下游是什么气候类型呢?学生也会接着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引出本章节的主题:那么大陆性气候又是怎么形成的?它主要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在这个时候,学生会感到十分盲目,但是对于当前的问题也会保持一定的兴趣,教师可以较为自然地进入讲学环节:大陆性气候的形成,与下垫面因素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什么是下垫面因素呢?让我们来学习当前的内容,从太阳辐射、下垫面以及大气环流这三方面的内容对当前的气候形成进行实际的探讨。这样的课堂导入环节本身能够直入主题,并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1]。
  二、图表导入
  图表导入也是现阶段新课程开展经常应用的导入方式之一,其主要是利用当前课本上的插图以及表格,进行简单的讲解,通常还会应用到多媒体设备,简单地呈现一部分图表,便于学生形成最为明确的学习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需要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取得较为良好的导入效果。图表导入之所以能够取得鲜明的导入效果,原因是由于它能够强化当前教学的直观性,并帮助学生对一些较为模糊的内容形成最为直接的了解和认识,进而使得他们能够对地理知识形成深层次地理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当前的教学难度。
  比如,在学习“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简单地展示一部分图片,进而帮助学生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并在这个过程中直观地感触地理知识。这本身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教师并不需要过多地进行讲解,仅仅需要简单地导出图片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而这一过程的教学远远比教师的直接教学更加科学有效。
  三、运用现代化电子设备进行导入
  通过现代化电子设备进行课程导入,本身是一种全新的课堂实践方式,而且有助于科学地提高教学质量。现阶段的现代化电子教学设备相当多,所衍生出来的电子设备教学手段也较为复杂,不仅包括基础的投影和幻灯片,而且出现了全新的网络平台设计,便于学生随时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重点观看和突破。教师通过电子设备的综合应用,可以使得整个导入过程变得十分科学,并且能够使得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较为立体形象,学习起来也较为容易,有助于深层次地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地球公转运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将地球仪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然后演示地球公转运动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直接地观察。其次,为了确保学生得到深层次的认知,教师可以直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轨迹以及一年四季的各种变化,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2]。
  四、理论联系实际导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当中,有相当多的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都是学生亲身体验过的,而将这些事物引入到实际的课程当中,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可以使得学生建立一定的现实认知。
  比如,在学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本地的天气特征以及变化作为基础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课堂导入,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整个学习的科学合理性,提高实际的学习效果。在理论联系实际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到,所选择的实际内容需要与地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很难进行相应地理解。同时,地理理论知识需要为现实生活所服务,而这里的现实生活需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当中寻找最为真实的事物,而不能选择一些学生接触不多的现实事物,容易使得整个教学引导变得十分抽象,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学习。
  五、活动导入
  在现代化的教育当中,活动导入是最为科学有效的一种,而且具有相当高的适用性,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基础的活动导入内容,积极采用一些创新的手段完成整个活动导入。在活动的形式上,可以选择解题、实验以及游戏等内容,引导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使得学生能够在整个科学的实验操作当中形成正确的思想,便于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在学习“降水的空间分布”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对当前的降水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因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内容进行课堂导入,如课堂抢答环节,提出一些简单的降水问题,让学生进行迅速地回答。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整体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对于实际的课堂导入有着相当良好的推动作用。
  综上几点,文章对如何做好课堂导入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对高中地理课教学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小罗.地理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说”起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11):6.
  [2]时安平.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方法及应用举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4(16):15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2  对作业的琢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孩子們整日被“作业”所裹挟,老师们整日饱尝着“作业批复”的艰辛。师生周而复始的累激发了我对作业革新的念头。  我尝试过作业形式、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变革。如:减少批量作业,运转分层作业,发现自己依然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尝试过“不布置作业”的高
天然彩棉纤维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绿色纤维,其织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为提高其成纱品质,从介绍天然彩棉纤维原棉的特点及品质指标入手,重点论述了天然彩棉纤维在FA201梳棉机上
【摘要】新课改形式下,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课堂要以生为本。微视频以其短小精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特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可以说,微视频其在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笔者结合生情与实践,从当前微视频运用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出发,探究其在《品德与社会》课前的运用准备、课中的运用发现及课后的运用思考,充分揭示其实践方式及意义。进一步总结其对学生学习主动性
直接以乳酸、丙氨酸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法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丙氨酸)[P(LA-co-Ala)],并用特性粘数、IR、^1H-NMR等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聚合
从内存管理、进程调度、消息传递以及与内存管理有关的编程等方面详细介绍SymbianOS,说明它是最适合无线信息设备的操作系统.
简要介绍健盘的工作原理,分析键盘的信息泄漏问题;提出预防信息泄漏健盘的设计;重点介绍我们研制的红黑分离式防信息泄漏键盘的设计与实现。
近年来,嵌入式实时系统已经在工业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本文介绍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特点,关键技术,优势,以及嵌入式实时系统在高档卷接设备和包装设备中的应用情况;展望嵌入
在采用区域选择性硝化方法合成β-硝基-5,10,15,20-四芳基卟啉铜、镍配合物的过程中,发现并通过核磁等方法分析了5,10,15,20-四(2-甲氧基苯基)卟啉及其相应β-硝基取代物的阻旋异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