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绘画活动的适宜性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nb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吹画是作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画面效果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小班幼儿喜爱玩色,充满了想象力。在小班尝试吹画活动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小班幼儿在各面的能力都还不是很强,对于前期的经验、情境的创设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活动前思虑得更周全一些。因此,在活动前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了多次调整,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关键词:吹画;吸管;颜料
  一、活动开展的背景
  有一次,我和孩子们一起玩了拓印畫,孩子们拿小叉子、小铲子拓印的时候,恬恬不小心将一滴颜料滴到了画纸上,好奇的恬恬就用嘴巴朝着颜料滴吹了一下,小小的颜料滴就被吹出了一根“刺”,恬恬觉得非常有趣,就接着吹。很快颜料滴就变成了一个小“刺猬”,恬恬高兴地拍起了小手,其他孩子也都好奇地围了过来,大家把脑袋挤在一起都想要吹一吹。看到孩子们这么感兴趣,我心里就萌生了组织一次吹画活动的想法。
  二、对活动的构思
  1.对活动目标的把握
  刚开始,我设想把目标定为“吹动颜料”。我先自己体验了一把吹画,我发现成人吹的时候都会有目的地朝着某个方向吹,使得纸上的画面能够成为自己设想的那样。但是幼儿,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在吹的时候,心中一般是没有预设的,怎样才能让幼儿感受到吹画的趣味和美感呢?我想,能够朝着不同的方向吹是今后有目的吹画的前提。于是,经过反复思考后,我把幼儿第一次的吹画目标定位为: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吹画。
  2.对情境的创设
  彼时恰逢5月,百花盛开,于是我就想到,可以利用前阵子我们参观植物园的契机,创设一个“颜料宝宝闻小花”的情境。我用压花机压了许多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小花朵贴在幼儿操作的纸上,引导幼儿朝着不同方向进行吹画。
  3.对重难点的把握
  在活动预设的过程中,为了了解孩子们吹画方面的基础,我邀请了几个孩子来体验一下吹画的感觉。在试一试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在几个地方会遇到困难,比如小班孩子的力气比较小,很难吹动大的颜料滴,而有的孩子因为头抬得比较高也很难吹动颜料,更别提将颜料吹出各种方向了。
  于是,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在网上查阅资料,发现原来吹画不仅仅可以用嘴吹,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例如吸管等。于是,我给孩子们准备了每人一根吸管,但是发现买来的吸管还是太长,孩子们用的时候还是不方便,头离画纸太远,一口气经过长长的吸管,等到了颜料上的时候就没剩多少了,于是我根据孩子们头部高度,将吸管都进行了修剪,改到了适合的长度。
  还有些孩子,吹的时候会把吸管插到颜料里面,这样一来,吹的时候就变成“吹泡泡”了,还会有“吸入”的危险,因此把“吸管上端放入嘴巴里吹,下端不能碰到颜料”就变成了我重点强调的地方。
  三、对活动的调整
  1.颜料的适宜性
  一开始,对于颜料的颜色我还是很纠结的,选同一个颜色的话,孩子们滴了多次后覆盖的效果不明显,呈现不出颜色叠加的美丽效果。选择不同颜色的水粉颜料,缺点也是一样,不能表现颜色的重叠。最后我决定还是选择红、黄、蓝三原色的水彩颜料,让幼儿在滴颜料、吹画的过程中感受三种颜色重叠在一起后形成的美丽颜色。
  2.颜料的取放
  我刚开始提供了一个小碗,请小朋友分别装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水彩颜料。刚开始用小勺子舀一勺放在纸的中间,但实际发现对孩子而言又要控制颜料的量,又要小心颜料不洒出来,有一些难度,对吹画会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如何能让孩子方便选颜色、滴颜料呢?我就把小碗和勺子换成了小滴瓶,到网上购买了许多,给每人准备了三原色的颜料瓶,让小朋友用挤一滴的方法来滴颜料。在装颜料的过程中发现,装太少不够用,装得太多则很容易一下子出来很多颜料,只能装到大概一半的位置,这样才合适。
  四、整个活动的思考和收获
  从活动后幼儿的作品中发现,孩子们基本上都能够朝着各个方向进行吹画,也能够积极地尝试各种颜色,孩子们的作品呈现出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效果。
  但有的幼儿滴了满满的一张纸上都是颜料,主要是我在说吹的方法的时候强调的是使用吸管的方法,而在滴颜料方面我并没用说明,而且颜料瓶中灌的颜料比较多,远远超出幼儿能够使用的量,于是导致了幼儿使劲挤颜料瓶,滴的满满一张纸。其次,我的颜料瓶、吸管、画纸都是全部小朋友的集中在一起的,一样材料分完再分另一样材料,时间耗得比较长一些,应该分成几个小篮子,让幼儿自己选取。另外,由于紧张,我下意识地批评了一位小朋友的作品,后来反思认为非常不好,会使得幼儿产生消极心理的。
  并且我可以请个别幼儿进行示范,让孩子来做一做得出结论,或者可以拍摄大班姐姐示范的视频,可能比单纯老师讲好些。颜料瓶内的颜料要再减少,对于颜料瓶的使用方法也要提一下。因为幼儿对不同的方位分得不是很清楚,所以应把小花的颜色区分开。在说的时候可以说:“亲亲小红花,亲亲小黄花”,这样可以更有指向性地引导幼儿。
  参考文献:
  卢智婴.立足“五化”,培养小班幼儿对绘画的兴趣[J].小学时代:教师,2010(10).
  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摘 要:主要阐述了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包括把握好教育幼儿的时间、灵活运用语言教育、把握好课堂节奏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通过以上观点,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寓教于乐;教育观念;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是指3~6岁儿童的学前教育,这一时期的幼儿正处于思想活跃、乐于接受外界知识的时期,因此,教育人员要注重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教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将海洋知识教授给幼儿,能
摘 要: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先学后教合作互助教学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化学习的兴趣及情感意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发展其自主学习、合作互助能力,提升整体教学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先学后教;合作互助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全球范围内运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略,是建构在小组团队学习基础上,通过团队积极功能,将学生带入课堂讨论学习中,激发其学习创造性及主动性,提升个体学习能力。小学阶段是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中心幼儿园)  摘 要:著名教育学陶行知指出:“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孩子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可以说孩子的学习是随时随地发生着的,所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皆是课程。  关键词:价值;升华;教育资源;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也就是说,除
摘 要:离开学校学生带走了什么——核心素养,因此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核心素养,给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知识网络图;前测补缺;综合运用  我认为,核心素养相当于一个人的素质,做事的方式方法,所拥有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复习课难教学,难在于它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简单地再练习,否则就
摘 要: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便是想象,他们的世界如同白皙的宣纸,在上面勾勒何种作品,就能迸发出何种艺术力量。童诗是以儿童的角度去思索世界面貌的产物,主要探讨童诗的鉴赏方式,从措词表达、立意思维、实质含义三个方面去把握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走向,对于中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学生创造力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童诗;想象;思维表达;素质教育  童诗是儿童诗歌的简称,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儿童吟诵阅
摘 要: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区域游戏的需求更上升了一个层次,他们渴望更新奇、好玩的游戏,能让他们得到提高。大班区域游戏的创设与指导尤为重要,教师科学合理地创设适合幼儿的游戏内容,科学地指导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行为和表现,能有效促使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更多。  关键词:区域游戏;大班;创设;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
摘 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深度阅读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
胡玲玲
期刊
摘 要:找准自己的第二课堂特色之路,让学校第二课堂融入更多诸如民族文化元素的新鲜血液,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学校的特色教育也能焕发勃勃生机。  关键词:民间手工艺;地方特色;课程  中国民间手工艺,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民间手工艺类型非常繁多,如中国结、十字绣、手工刺绣、蓝印花布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
摘 要:识字教学的起点在哪里?识字仅仅就是识字吗?它的价值是什么?一定要先学习汉语拼音再识字吗?识字的资源有哪些,仅仅局限于教材吗?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这些疑惑,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识字教学起点;识字价值;识字工具;识字资源  “人生聪明识字始。”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也特别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孩子入学时识字量不再是零起点。那么我们的识字教学起点在哪里?一年级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