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0多年的汽车工业领导经验,让即将卸任的通用二把手鲍勃·鲁茨(BobLutz)得到了“产品大帝”(Product Czar)的美名。但这并没有使年迈的他对追求止步,聪明如他,在引退之前,就为自己找好了可以纵情驰骋的下一方江湖。
  
属于通用汽车副董事长鲍勃·鲁茨的时代过去了,他那个时代是通用汽车最黄金的时候,是底特律的黄金年代,也是整个美国汽车业的黄金年代。在北美三大汽车巨头都工作过的鲁茨,有着长达46年汽车工业的丰富从业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与亨利·福特二世、本田宗一郎、李·艾科卡、埃伯哈德·冯·金海姆和费迪南德·皮耶希一起,被称为“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而今随着鲁茨退场,汽车业黄金六人组已悉数成为历史。
  
产品大帝
  
鲍勃·鲁茨出生于瑞士苏黎世,196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产品科学,次年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此后便投身汽车业。从30岁入行到76岁退休,鲁茨先后服务过通用汽车、宝马、福特、克莱斯勒四家公司。
在慕尼黑宝马汽车公司,他在一张餐巾纸上,勾勒出一款双门跑车的草图,这就是后来公司最具传奇色彩的轿车——6系双门跑车,后来又经保罗·布拉克(Paul Bracq)的设计,发展了完整版。
作为福特汽车公司主管卡车业务的行政副总裁,鲁茨主持推出了著名的Explorer(探险家)系列SUV,这便是福特领先北美轻卡市场的主力产品。
在克莱斯勒,鲁茨把原本计划装在货车上的V10引擎装载在了一款两座跑车上,这款车就是一经面世便轰动整个汽车界的蝰蛇(Viper)。鲁茨这样形容蝰蛇:“道奇蝰蛇带来了克莱斯勒的第二次东山再起。它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扭转局面的推动力。”
退休后重新来到通用汽车的鲁茨,鲁茨进一步确定了通用汽车产品的开发战略,提出了“建构战略”(Architecture Strategy)。吸收了不同品牌、不同车型共用平台和零部件,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成本的优点,同时又消除了产品过于相似,缺乏自身品牌特色的缺点。“建构战略”的主要特点是围绕着共同的车体平台,设计出几种不同的车身前部和尾部构件以及车侧面的底边。依靠它们不同组合来构筑不同的车身。“建构战略”至今一直影响着通用汽车的产品策略。
  
罗伯特·A·鲁茨(Robert A Lutz,现在人们通常亲切的称他为Bob Lutz鲍伯·鲁茨)1932年2月12日生于瑞士苏黎世,曾在宝马、福特、克莱斯勒担任要职,通用汽车现任副董事长,被称为汽车工业的“产品大帝”。
  
思维迥异的老人
  
鲁茨从克莱斯勒退休后,将自己在克莱斯勒12年的工作经验写成一本《新7律:变革时代的领导力》,这本书中记录了鲁茨关于产品的想法。“顾客并不总是对的”,“商业初衷不是为了赚钱、不要做其他人都在做的事情”,“过分追求质量会毁了你”。从此,管理学界有了著名的“鲁茨法则”。“零缺陷但不令人欣喜”、“虽有吱吱声但令人欣喜”和“公众将永远选择后者”,这些都成为该法则的精髓。
“我觉得决定购买的因素,往往不是那些传统思维,比如说这个车烧多少油,能装几个人,很多情况下消费者真正做出一个消费决定时往往很感性,可能也就是一刹那间,他就感觉喜欢上了这辆车。”进入汽车行业46年,鲁茨觉得选一部车和爱上一个人是一样的道理。
去年鲁茨来华时曾给一位记者递上了一张很酷的名片,他开玩笑道:“我的名片可不是轻易给记者的,你到底开不开通用的车?”作为一名前海军陆战队员,鲁茨的名片上印着一张照片,白发苍苍的他抱着头盔站在一架F4鬼怪式战斗机前,眼神炯炯。
  
新的追求 新的领地
  
鲍勃·鲁茨明年就正式退休了,但聪明如他,引退汽车界之前,他或许已经为自己找好了可以纵情驰骋的下一方江湖——娱乐圈。除了疯狂搜集稀有古董车、喜欢驾驶私人飞机上班这些古怪的嗜好以外,作为汽车界的传奇人物,年迈的鲁茨在他耀人的简历上又加上了浓重的一笔——戏剧男主角,且曾与戏剧托尼奖、电视艾美奖获得者们同台演出。
导演A.R.Gurney在热拍其剧目《祖先的声音》之前看中了鲁茨,该剧描述的是一个从1935年到1942年生活在纽约州西部布法罗的家族三代人的故事。这或是鲁茨传奇人生的又一次惊人转型。他曾有十年的海军陆战队服役生涯,昔日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今仍热衷自驾私人飞机飞来飞去。从草莽军官到大学求学,再到上世纪60年代进入汽车业再未离开,在四家汽车巨头担任过“永远的二把手”后,鲁茨最终跻身成为汽车业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这次出演与其说是为了通用的公众形象力挽狂澜,不如说是鲁茨已经找到了人生新的兴趣点,在已过7旬后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新的拐点。而他此举也并非为了大笔捞钱,而是将全部所得将用于慈善事业。
  
                            
                            
                            
                        
                            
                        属于通用汽车副董事长鲍勃·鲁茨的时代过去了,他那个时代是通用汽车最黄金的时候,是底特律的黄金年代,也是整个美国汽车业的黄金年代。在北美三大汽车巨头都工作过的鲁茨,有着长达46年汽车工业的丰富从业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与亨利·福特二世、本田宗一郎、李·艾科卡、埃伯哈德·冯·金海姆和费迪南德·皮耶希一起,被称为“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而今随着鲁茨退场,汽车业黄金六人组已悉数成为历史。
产品大帝
鲍勃·鲁茨出生于瑞士苏黎世,196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产品科学,次年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此后便投身汽车业。从30岁入行到76岁退休,鲁茨先后服务过通用汽车、宝马、福特、克莱斯勒四家公司。
在慕尼黑宝马汽车公司,他在一张餐巾纸上,勾勒出一款双门跑车的草图,这就是后来公司最具传奇色彩的轿车——6系双门跑车,后来又经保罗·布拉克(Paul Bracq)的设计,发展了完整版。
作为福特汽车公司主管卡车业务的行政副总裁,鲁茨主持推出了著名的Explorer(探险家)系列SUV,这便是福特领先北美轻卡市场的主力产品。
在克莱斯勒,鲁茨把原本计划装在货车上的V10引擎装载在了一款两座跑车上,这款车就是一经面世便轰动整个汽车界的蝰蛇(Viper)。鲁茨这样形容蝰蛇:“道奇蝰蛇带来了克莱斯勒的第二次东山再起。它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扭转局面的推动力。”
退休后重新来到通用汽车的鲁茨,鲁茨进一步确定了通用汽车产品的开发战略,提出了“建构战略”(Architecture Strategy)。吸收了不同品牌、不同车型共用平台和零部件,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成本的优点,同时又消除了产品过于相似,缺乏自身品牌特色的缺点。“建构战略”的主要特点是围绕着共同的车体平台,设计出几种不同的车身前部和尾部构件以及车侧面的底边。依靠它们不同组合来构筑不同的车身。“建构战略”至今一直影响着通用汽车的产品策略。
罗伯特·A·鲁茨(Robert A Lutz,现在人们通常亲切的称他为Bob Lutz鲍伯·鲁茨)1932年2月12日生于瑞士苏黎世,曾在宝马、福特、克莱斯勒担任要职,通用汽车现任副董事长,被称为汽车工业的“产品大帝”。
思维迥异的老人
鲁茨从克莱斯勒退休后,将自己在克莱斯勒12年的工作经验写成一本《新7律:变革时代的领导力》,这本书中记录了鲁茨关于产品的想法。“顾客并不总是对的”,“商业初衷不是为了赚钱、不要做其他人都在做的事情”,“过分追求质量会毁了你”。从此,管理学界有了著名的“鲁茨法则”。“零缺陷但不令人欣喜”、“虽有吱吱声但令人欣喜”和“公众将永远选择后者”,这些都成为该法则的精髓。
“我觉得决定购买的因素,往往不是那些传统思维,比如说这个车烧多少油,能装几个人,很多情况下消费者真正做出一个消费决定时往往很感性,可能也就是一刹那间,他就感觉喜欢上了这辆车。”进入汽车行业46年,鲁茨觉得选一部车和爱上一个人是一样的道理。
去年鲁茨来华时曾给一位记者递上了一张很酷的名片,他开玩笑道:“我的名片可不是轻易给记者的,你到底开不开通用的车?”作为一名前海军陆战队员,鲁茨的名片上印着一张照片,白发苍苍的他抱着头盔站在一架F4鬼怪式战斗机前,眼神炯炯。
新的追求 新的领地
鲍勃·鲁茨明年就正式退休了,但聪明如他,引退汽车界之前,他或许已经为自己找好了可以纵情驰骋的下一方江湖——娱乐圈。除了疯狂搜集稀有古董车、喜欢驾驶私人飞机上班这些古怪的嗜好以外,作为汽车界的传奇人物,年迈的鲁茨在他耀人的简历上又加上了浓重的一笔——戏剧男主角,且曾与戏剧托尼奖、电视艾美奖获得者们同台演出。
导演A.R.Gurney在热拍其剧目《祖先的声音》之前看中了鲁茨,该剧描述的是一个从1935年到1942年生活在纽约州西部布法罗的家族三代人的故事。这或是鲁茨传奇人生的又一次惊人转型。他曾有十年的海军陆战队服役生涯,昔日的战斗机飞行员如今仍热衷自驾私人飞机飞来飞去。从草莽军官到大学求学,再到上世纪60年代进入汽车业再未离开,在四家汽车巨头担任过“永远的二把手”后,鲁茨最终跻身成为汽车业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这次出演与其说是为了通用的公众形象力挽狂澜,不如说是鲁茨已经找到了人生新的兴趣点,在已过7旬后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新的拐点。而他此举也并非为了大笔捞钱,而是将全部所得将用于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