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与课程属性反思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uchen0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大学学科发展史上,从民国时期大学的“大一国文”到当代大学的“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是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虽然大学语文课程设立时间比较早,但与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语文学科性的不成熟、地位的不确定、属性的不清晰,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中都是极其少有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过度细分化和学科价值观的过度功利化。大学语文的审美性、知识性和实践性问题能否得到普遍共识,是其作为一个学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大学语文的地位确立不能只停留在理论讨论上,而必须有实践性甚至是制度性的支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了元胡愈伤组织的分化与形成生物碱的关系。元胡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物(悬浮培养)大多丧失了合成生物碱的能力,而分化出的再生小球茎,无论在固体或液体悬浮培养条件下
目的: 探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方法: 给予28例老年人心力衰竭患者口服比索洛尔8周以上, 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流动力
笔者采用四神丸加味灌肠治疗慢性腹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摘 要:对中职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本文浅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探讨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成因;教育对策    在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大纲中,已明确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德育课程,并规定该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
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