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动大,测测动态血糖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y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小王是一名24岁的糖尿病患者,患1型糖尿病3年余,平时注射胰岛素治疗,最近血糖控制不佳,自行将胰岛素剂量从每天30单位增加到每天42单位后,发现血糖波动很大,时高时低,高的时候可以在20.0 毫摩尔每升以上,但又常常有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来医院就诊,医生建议他测测动态血糖,随后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对他进行了72小时的血糖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小王有较多的低血糖发生,其中许多低血糖未被察觉,特别是夜间发生的低血糖,而在这些低血糖之后会产生一个高血糖的波动曲线。根据这一特点,医生对小王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使小王的血糖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医生的话:通过动态血糖监测所得到的血糖信息,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的规律和趋势,同时可以进一步分析患者饮食、运动及降糖治疗方案与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患者制定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什么样的动态血糖算正常?
  24 小时的动态血糖应小于6.6 毫摩尔每升,24 小时动态血糖≥ 7.8毫摩尔每升及≤ 3.9毫摩尔每升的时间应分别不超过4 小时(17%)及3 小时(13%)。
  
  动态血糖监测如何做?
  埋入一根电极:医生会在患者腹部的皮下组织中埋入一个小巧、柔软的铂电极,这就是血糖感应探头,埋入后不会产生不适的感觉。
  携带一个“盒子”:患者需随身携带一个小巧轻便的电子器件,这就是血糖记录器。它通过线缆连续、自动采集由探头发出的信号。
  记好生活笔记:在监测过程中要求患者详细记录进餐、吃药、活动等情况。
  做好血糖校正:监测过程中每天需用血糖仪测4次指端血糖,以便对动态血糖监测结果进行校正。
  转数据绘图谱:监测3天后,医生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这些信号就被转化成动态血糖值,通过分析软件自动统计数据并绘出每日血糖图和多日血糖图。
  
  患者佩戴动态血糖监测仪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动态血糖监测?
  除了1型糖尿病以及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例如:每日3次以上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外,血糖波动大,经常发生低血糖,特别是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患者尤其需要进行动态血糖监测。
  动态血糖监测的特点和优势:
  特点:⑴ 非实时显示血糖值;⑵ 连续自动监测皮下细胞间液葡萄糖浓度;⑶ 测定范围2.2~ 22.2 mmol/L;⑷ 24小时可获得288个血糖数据;⑸ 可获得72小时的血糖图谱。
  优势:⑴ 可以帮助我们找出与下列因素有关的血糖变化,如食物种类、运动类型、药物品种、生活方式等;⑵ 可以发现许多平时难以发现的血糖变化,如餐后高血糖,低血糖(尤其是夜间、无症状性)、黎明现象等;⑶ 协助、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⑷ 提高糖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⑸提供一种用于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⑹ 帮助确定糖尿患者怀孕期间的胰岛素剂量等。
  
  动态血糖监测期间的注意事项
  患者在动态血糖监测期间需注意:避免损坏或因意外拔出探头;保证电缆的连接完整并使血糖记录器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避免游泳和淋浴;最好不要进行医疗成像检查如X-射线、CT扫描或MRI等。
其他文献
瑜伽到底是什么  大众医学:人们听到众多关于瑜伽的观点,往往感觉雾里看花,容易产生误解,请问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瑜伽?  宋光明:瑜伽目的是维持内心宁静  瑜伽并不仅仅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它包括了从体位、清洁、呼吸、冥想到日常行为、思想等各个层面。简单来说,瑜伽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是通过身体和精神等方面的锻炼,控制情绪,保持心理平静。  陈世益:只要是科学的运动,就对身体有益  瑜伽起源于古代印度
学生考试漏题,上班族不用便利贴就记不住事儿,老年人出门了还要返回来看看门到底锁了没有……这就是所谓的“丢三落四”吧。是大脑瞬间“锈”住了?还是大脑未充分锻炼,功能不如人?或者是大脑神经在发生着悄悄的衰退,确实记不住事?这些都有可能。记忆障碍或记忆力受损与大脑神经系统受损有关。大脑神经受损阻碍了大脑一系列功能的正常发挥,如获取(学习)、储存(整合和记录稳定和不稳定记忆信息)以及回忆(读取神经系统中储
人到中年,健康倒退不容忽视    50岁,是古人口中知天命的年龄,对我们的身体来说更像是健康的分水岭。虽然生活蒸蒸日上,不断向前,但健康却开始快速倒退。    50岁以上的人,身体不再像过去那样健康结实,抵抗力开始快速地走下坡路,经常生病感冒;精力大不如从前,没爬几个台阶就开始气喘吁吁;衰老的速度加快,经常出现腰酸背疼。而且,高血压、骨质疏松、白内障等各种慢性疾病也纷纷找上门来, 身体的各项机能都
以往,人们认为老年斑充其量只是损害皮肤表面,影响容颜。现代研究发现,堆积在人体细胞与皮肤组织上的过氧化物,除形成看得见的老年斑外,还有看不见的沉积在心脏,大脑、肝脏、肾脏、血管壁等器官与组织中的“老年斑”,更会导致多种顽症痼疾。  老年斑是机体衰老的一种先兆  步入老年期或身体极度透支后,脸上、手背、上肢和躯干等部位会逐渐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片),是由脂褐质色素构成,医学上称为脂溢性角化
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举办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30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老专家获得了“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92岁的朱良春获此殊荣。  当代中医界很多人都知道“朱良春现象”,这是卫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史载祥教授提出来的。他曾经跟随朱良春先生工作多年,目睹朱老不凡的学术成就, 深有体会
今年的5月6日是农历中的立夏节气,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此时节,天气渐暖、温度升高、雨水增多,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按照中医的“五行”学说,夏季心阳最旺,需关注心脏保养。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情宜开怀,安闲自乐
鲜百合or百合干?大百合or小百合?百合鳞or百合籽?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合的肉质鳞叶,是传统的药食两用佳品,品种繁多、口味各异。全世界百合有百余种,中国有六十多品种,分别有一年生、两年生、多年生等不同生长期。我国优良品种有甘肃兰州百合、江苏宜兴百合、浙江杜百合、安徽的宣百合、湖南麝香百合,全国各地都有出产的百花百合和细叶百合(又称线叶百合)等。以个大、肉厚、质坚、色白、粉性足为佳。 
4类人组成糖尿病“后备军”  任何人都有可能患糖尿病,但有些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这些人一般具有以下4种导致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我们称之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有糖调节受损史者几乎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都会经历一个“准糖尿病”阶段,这个阶段医学上称为糖调节受损。他们的特点是血糖已经高出了正常范围,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糖调节受损者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1.5%~10%的空腹血糖升高者进
很多人都曾有这样的感受,随着春天气候渐暖,常会出现疲倦乏力、眼睛干涩、精神困倦、失眠多梦、易怒等症状,这些不适感觉被称为“春困”。事实上,春困是亚健康的一种信号。  中医讲求天人合一,四季和人体五脏相对应。四季之中,春天属木,阳气生发,而肝也属木性,也具有生发的特点。春气通肝,春季易使肝旺,所谓春季主肝,肝脏在春季承担了更多的调节机体平衡的工作,当它不能满足身体需要时,就会出现周身不适的症状,这些
作者简介  徐一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主题定为“精神卫生与老年人”。这是大有深意的。众所周知,全球目前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们国家也不例外。上海市去年的统计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者占到全市户籍人口的约1/4,老龄化问题突出。事实上,国内其他省市区也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