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无法为有法,以有限为无限”是李小龙—生所追求境界的总结,最近电视台热播的《李小龙传奇》和影院上映的《叶问》再掀功夫潮流,想追求银幕上那种肢体自由释放、激越碰撞、酣畅淋漓的感觉,而又不想先经过十几年的艰苦训练,那么极限运动比较适合你。
寻求刺激、发泄压力、吸引眼球、释放能量……还有什么是X-GAME(极限运动)做不到的?
就如学校的选修课里没有这个项目一样,《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查不到这个词条,WIKI百科上是这样解释极限运动的:泛指各种危险性较高的运动项目,以追求惊险刺激为乐趣。常见的极限运动包括滑板、BMX(极限单车)、水上摩托车、花式滑雪、滑翔、Parkour、风筝冲浪等。
若想运动无限,首先突破常规。
滑板、攀岩、BMX是极限运动中最容易上手也比较接近我们生活的选择,爱上它们,每一项都可以让你的生活有脱胎换骨的全新感觉,让你散漫的青春得以安放,将“无法”引入“有法”:当你融入其中,从青涩生手的战战兢兢到进阶者的步步为营,再到高手的游刃有余享受激情,思考止于技进于道的境界,将有限变成无限,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充满无限乐趣的世界,从身体到心理,由技术到精神,挑战的不只是你的四肢六感,还有接近于禅和道的圆满境界,脱离自然和人体的束缚,更高更强更自由。
这是刺激与挑战并存、光荣与梦想同在的运动,伤痕和手茧让你珍惜并感觉到肉体健康有多重要,激情与活力展现出精神上另外一个你的存在。这些运动,以它们的赏心悦目和惊险刺激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运动代表。爱上它们,你会觉得艰辛乃至痛苦,但更重要的却是快乐,痛苦之后的快乐,就如老当益壮的阿诺·施瓦辛格锻炼肌肉时候的名言:你爱上痛苦,才能得以超越!
摔倒了,爬起来!又摔倒了,又爬起来!这就是极限的精神。有时候连续锻炼十几个小时,中间就吃一顿饭,这就是极限的魔力。在几乎所有极限运动迷的心中,“下一个动作”永远是最大的诱惑!
滑板:瞬间的飞翔
大多数人对耍板的有一种误解。觉得那是不务正业的人干的,其实不然。黄可为和林立松就都拿过大学的奖学金,用他们老师的话来形容就是“调皮的好学生”。其实滑板,享受的就是那种在空中飞翔,脱离地心引力的瞬间感觉!
“真的是很喜欢那种在空中飞翔的感觉,酣畅淋漓!”谈起心爱的滑板,大一学生黄可为两眼闪烁光芒,表情兴奋无比。
还在高三时,黄可为就很向往滑板,但是因为学习原因,一直没机会接触。高考结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买了一块滑板,日日在家附近的广场练习。
很幸运,大一宿舍里那个来自成都的男生林立松,和他一样爱好滑板,于是俩男生终日黏在一起,要么上课要么练板。校园里爱好滑板的人本来就不多,高手更是相当地少,“二阶跳”(人带滑板离地起跳,飞跃两个台阶)总共就那么两个人会,两个男生不服气,暗暗在心里发誓要成为会“二阶跳”的另外两个人。
他俩约定没晚自习的下午就去练习,相互站在落地的地方起个保护作用。但始终还是胆怯,每次拿上滑板走上喷泉旁边那个台阶的时候都自信满满,这次一定行,但是一旦滑至台阶的临界点,却又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反反复复,终究没那个勇气,有好几次还因为犹豫而摔了个“狗吃屎”。某天晚饭时分,他俩拿着饭盒去食堂,经过那个台阶,林立松突然把饭盒往黄可为手上一塞,说了一句:“不行,我今天一定得跳过去!”回宿舍拿了滑板,做了热身,毫不犹豫地跳了过去,居然,成功了耶!黄可为信心大增,在林立松的指点下,特别是在那句“怕是心头怕,最多摔一下”的口号鼓舞下,第二天,也能够成功地“二阶跳”了。
虽然黄可为现在“二立”(一立就是一块板侧立起的高度,二立就是两块板不重合垒起的高度,每一立接近20cm,依此类推)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第一次“二阶跳”成功的感觉,仍然记忆犹新。因为滑板要求精力高度集中,腾空的那一瞬间,心率应该有120~180次/分钟吧!整个人除了感觉在空中飞翔以外,真的就再没别的任何念头,用一句很酸的话来形容就是“希望时间在这一刻定格”。直到落地,提起的心才放下来,终于脚踏实地了。
游戏:《劲爆滑板》
这是一款取材于街头滑板的3D休闲竞技类游戏,注重城市极限运动文化宣扬,展现不同时尚潮流生活方式。游戏中包含酷感十足的街头涂鸦、非常细致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的游戏道具。通过世界先进的游戏引擎和动作捕捉成像技术,从而在游戏中真实再现了世界顶级极限运动员的各种高超动作。融入了“个人”、“多人”、“组队”等模式,通过竞速、道具、技术比拼、突破障碍等方式进行比赛,配合独特的QTE(Quick Time Events)动作系统,玩家可以借助游戏场景中的任何设施、建筑做出酷炫的特技动作,在家里亦可安全地体验极限运动带来的乐趣。
攀岩:触摸石头的温度
刚入门的时候他有个误解,觉得攀岩靠的是手臂力量,所以拼命练习引体向上,由双手到单手,单手到三指,后来被师傅当头棒喝:“你练那么疯干嘛?想当长臂猿吗?长臂猿是住在树上的,不是在岩壁。”
“攀登线路难度从5.3到5.7,相当于从单车到摩托,没什么挑战性,但是从5.9到5.10的艰苦,就像从吉利到法拉利的差异那么大。”壁虎是个话不多的人,但是每一句都很有质感和分量,“《不可能的任务2》里片头汤姆·克鲁斯徒手攀岩的镜头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那是文艺作品,你可以把它当作梦境来看好了。”
作为一个已经小有名气的“抱石者”——攀岩爱好者的自称,壁虎的身体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肌肉虬扎,手臂粗比大腿,只是手掌和手指上布满一层薄茧,摸上去也不是十分厚实。我们问练成这样需要多少时间,他笑着说,也不长,就是一年而已,但是估计你不会愿意把春葱一样的手指变成这样的。
壁虎之所以叫壁虎,并不是希望自己的手脚能长出吸盘,而是因为在论坛里“蜘蛛”的ID被他的师傅用了,做徒弟的不敢僭越,只能退而求其次。其实他很景仰在纽约城里高楼大厦之间荡秋千的那个小伙子——尽管只是个送外卖的。
蜘蛛喜欢攀岩的原因是小时候爬树偷果,摔到地上,从此有了恐高心理。他老爸为了帮他祛除恐惧,中学的假期里几乎都带着他泡在抱石馆。每次都把他高高吊起或者在路线顶端处放一个他最喜欢吃的菠萝,爬上去就有得吃爬不上去就烂在那里了,仿佛是浣熊师父在训练功夫熊猫。渐渐地,蜘蛛也就对岩壁产生了感情,并且坚持每天做基本功训练,目前已经将方圆五百里内已知的难度最高的抱石馆线路成功攀顶。现在蜘蛛在抱石馆里找了个兼职工作。
“抱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克服心障,而且在关键时刻可以救你一命。其实很多运动都是这样的,平时多流汗,关键时候少流血。自助者天助,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怎么能期望老天来拯救你?” 壁虎和蜘蛛都是体育场抱石馆的助理教练,只在晚上和周末出现,因为白天要上课,他们的正式身份是大三学生。
跑酷:Parkour,直译为跑酷。该项运动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训练场,一切围墙、屋顶都成为可以攀爬、穿越的对象,特别是废弃的房屋。跑酷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Parkour”一词来自法文的“parcour”。有“超越障碍训练场”的意思。
抱石:Bouldering,直译为抱石,指攀登者在无绳索的状态下攀登不超过五米高的大圆石,不依赖任何外在的辅助力量,只靠攀登者的自身力量完成攀登过程。
难度:一种攀岩语言,难度级别是线路或抱石的一种表迭形式。难度的诞生是因为人们想用一种方式来表示他们攀登或走过的路有多难,于是决定用一个量化的指标来描述它。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SIERRA CLUB制定了一个难度系统。也就是现在的约塞米提难度系统。
BMX:车轮上的平衡
他很清楚再过几年,自己就不再适合这项运动了,就算今后不能再参加比赛,但是当作一个爱好,也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身体动不了的那一天。
严格说来,排骨已经算是BMX(BMX,一般叫极限单车,小轮车也可以,全称是BICYCLE MOTOCROSS(自行车越野),在英语中,x是CROSS的意思,所以简称为BICYCLE MOTO-X的老人了,22岁。但对于BMX,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火热的心。
“一定要做到游刃有余地控制身体在车上的平衡性”是排骨最初玩BMX的兴趣所在,“你想吧,一个自己根本立不稳的车,你还得不断换手换脚,在上面做出各种动作,没有点韧性和‘抗摔力’,真的不行!现在还好,在车上就像在平地一样!”
但是,别说极限单车,就是普通单车,都免不了失手,软组织受伤甚至骨折都是常事。玩BMX,必然会摔跤!而且玩得越好,伤得越重。排骨还算运气好,不像个别车友,摔得不管下半身还是下半生都要靠轮椅度过。他最严重的一次,手掌断了一根掌骨,脚也脱臼,腰和各关节不同程度地扭伤,直到现在,遇到变天,就会有风湿样的痛感。
单车是一项非常需要技巧和熟练度的运动项目,必须时时温习,除非是阴雨天或者是有特别重大的事,否则排骨肯定不可能不训练,稍有懈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自己的身体。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家庭原因,接连半个月没有训练,晚上做梦都在骑车,真正一跨上车,马上感觉整个人都僵硬了。
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训练没有白费,他第一次参加中国极限运动精英赛,就拿了全国第五,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参加了许多全国极限运动精英赛,比如“ESPN亚洲极限运动总决赛”、“全国安踏极限运动精英赛”、“全国极限运动精英赛”……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不过,他也有过失误。去年一次训练中,因为穿了一双新鞋,有点分心,结果在倒立的时候,一个不慎,一头撞上路边的电信端口箱子,当时就眼前一黑,恍惚了好一阵。这还算是轻微的,更严重的一次,至今没敢给家里人讲。练习的时候接电话,不小心摔倒在地,那个惯性极其强大,排骨马上就昏迷了,醒来后发现半边脸挫伤,一片段红,但就是想不起究竟为什么会摔倒,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可怕的短暂性失忆。
从第一次参加极限比赛起,排骨就再没用过家里的钱,靠比赛演出和一些赞助挣花销。那个时候,真的是把运动当做自己的最高精神理想,即使贴钱也愿意,每次出去参加比赛,至少得一星期,路费和吃住自理,奖金最高也就几千块。读书时没经济来源,觉得这样还挺好,现在有了自己的生意,一周不过问,就会亏损很多,权衡之下,确实参加比赛不划算。
已经过了有情喝水饱的年纪,越来越分得清精神和物质需求,在运动和生活之间,会做出一个新的平衡,理想也会为现实让步。“如果只是个人业余生活,那么单车肯定是第一,如果和身边最亲的人放在一起,那么只能排第二。”排骨说。
电影:《极限特工》
克桑德·凯奇(范·迪塞尔饰)曾经是一名顶级的极限运动专家,他精通于种种挑战人类体能极限的惊险项目,例如速降、高山滑雪、攀岩、摩托车越野、雪地滑板等等,多年的运动生涯也赋予了克桑德极其出色的体能、敏锐的反应和坚韧的意志力。因为公然反抗社会。大家都叫他“XXX”,并不得不被迫提早远离了极限运动。退役后,克桑德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秘密特工吉布森(萨缪尔·杰克逊饰)慧眼识珠,在其说服劝导下,一向喜欢接受挑战的克桑德加入了这个特工组织,经过各种严格的特殊训练,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秘密特工。在神秘而充满危机的间谍世界里,克桑德接触到了一个训练有素的犯罪集团,为首的是一个绰号叫YORGI(马顿·索卡斯饰)的神秘人物,毫无疑问,他意图操纵这个组织以达到统治世界的危险目的。为了对付他,克桑德必须用他全部的机智、勇敢和超人身手去对付这个隐藏在重重黑幕后的敌人。这场残酷无情的竞赛,比他以前参加过的任何极限运动都凶险百倍。
寻求刺激、发泄压力、吸引眼球、释放能量……还有什么是X-GAME(极限运动)做不到的?
就如学校的选修课里没有这个项目一样,《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查不到这个词条,WIKI百科上是这样解释极限运动的:泛指各种危险性较高的运动项目,以追求惊险刺激为乐趣。常见的极限运动包括滑板、BMX(极限单车)、水上摩托车、花式滑雪、滑翔、Parkour、风筝冲浪等。
若想运动无限,首先突破常规。
滑板、攀岩、BMX是极限运动中最容易上手也比较接近我们生活的选择,爱上它们,每一项都可以让你的生活有脱胎换骨的全新感觉,让你散漫的青春得以安放,将“无法”引入“有法”:当你融入其中,从青涩生手的战战兢兢到进阶者的步步为营,再到高手的游刃有余享受激情,思考止于技进于道的境界,将有限变成无限,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充满无限乐趣的世界,从身体到心理,由技术到精神,挑战的不只是你的四肢六感,还有接近于禅和道的圆满境界,脱离自然和人体的束缚,更高更强更自由。
这是刺激与挑战并存、光荣与梦想同在的运动,伤痕和手茧让你珍惜并感觉到肉体健康有多重要,激情与活力展现出精神上另外一个你的存在。这些运动,以它们的赏心悦目和惊险刺激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尚运动代表。爱上它们,你会觉得艰辛乃至痛苦,但更重要的却是快乐,痛苦之后的快乐,就如老当益壮的阿诺·施瓦辛格锻炼肌肉时候的名言:你爱上痛苦,才能得以超越!
摔倒了,爬起来!又摔倒了,又爬起来!这就是极限的精神。有时候连续锻炼十几个小时,中间就吃一顿饭,这就是极限的魔力。在几乎所有极限运动迷的心中,“下一个动作”永远是最大的诱惑!
滑板:瞬间的飞翔
大多数人对耍板的有一种误解。觉得那是不务正业的人干的,其实不然。黄可为和林立松就都拿过大学的奖学金,用他们老师的话来形容就是“调皮的好学生”。其实滑板,享受的就是那种在空中飞翔,脱离地心引力的瞬间感觉!
“真的是很喜欢那种在空中飞翔的感觉,酣畅淋漓!”谈起心爱的滑板,大一学生黄可为两眼闪烁光芒,表情兴奋无比。
还在高三时,黄可为就很向往滑板,但是因为学习原因,一直没机会接触。高考结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买了一块滑板,日日在家附近的广场练习。
很幸运,大一宿舍里那个来自成都的男生林立松,和他一样爱好滑板,于是俩男生终日黏在一起,要么上课要么练板。校园里爱好滑板的人本来就不多,高手更是相当地少,“二阶跳”(人带滑板离地起跳,飞跃两个台阶)总共就那么两个人会,两个男生不服气,暗暗在心里发誓要成为会“二阶跳”的另外两个人。
他俩约定没晚自习的下午就去练习,相互站在落地的地方起个保护作用。但始终还是胆怯,每次拿上滑板走上喷泉旁边那个台阶的时候都自信满满,这次一定行,但是一旦滑至台阶的临界点,却又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反反复复,终究没那个勇气,有好几次还因为犹豫而摔了个“狗吃屎”。某天晚饭时分,他俩拿着饭盒去食堂,经过那个台阶,林立松突然把饭盒往黄可为手上一塞,说了一句:“不行,我今天一定得跳过去!”回宿舍拿了滑板,做了热身,毫不犹豫地跳了过去,居然,成功了耶!黄可为信心大增,在林立松的指点下,特别是在那句“怕是心头怕,最多摔一下”的口号鼓舞下,第二天,也能够成功地“二阶跳”了。
虽然黄可为现在“二立”(一立就是一块板侧立起的高度,二立就是两块板不重合垒起的高度,每一立接近20cm,依此类推)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第一次“二阶跳”成功的感觉,仍然记忆犹新。因为滑板要求精力高度集中,腾空的那一瞬间,心率应该有120~180次/分钟吧!整个人除了感觉在空中飞翔以外,真的就再没别的任何念头,用一句很酸的话来形容就是“希望时间在这一刻定格”。直到落地,提起的心才放下来,终于脚踏实地了。
游戏:《劲爆滑板》
这是一款取材于街头滑板的3D休闲竞技类游戏,注重城市极限运动文化宣扬,展现不同时尚潮流生活方式。游戏中包含酷感十足的街头涂鸦、非常细致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的游戏道具。通过世界先进的游戏引擎和动作捕捉成像技术,从而在游戏中真实再现了世界顶级极限运动员的各种高超动作。融入了“个人”、“多人”、“组队”等模式,通过竞速、道具、技术比拼、突破障碍等方式进行比赛,配合独特的QTE(Quick Time Events)动作系统,玩家可以借助游戏场景中的任何设施、建筑做出酷炫的特技动作,在家里亦可安全地体验极限运动带来的乐趣。
攀岩:触摸石头的温度
刚入门的时候他有个误解,觉得攀岩靠的是手臂力量,所以拼命练习引体向上,由双手到单手,单手到三指,后来被师傅当头棒喝:“你练那么疯干嘛?想当长臂猿吗?长臂猿是住在树上的,不是在岩壁。”
“攀登线路难度从5.3到5.7,相当于从单车到摩托,没什么挑战性,但是从5.9到5.10的艰苦,就像从吉利到法拉利的差异那么大。”壁虎是个话不多的人,但是每一句都很有质感和分量,“《不可能的任务2》里片头汤姆·克鲁斯徒手攀岩的镜头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那是文艺作品,你可以把它当作梦境来看好了。”
作为一个已经小有名气的“抱石者”——攀岩爱好者的自称,壁虎的身体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肌肉虬扎,手臂粗比大腿,只是手掌和手指上布满一层薄茧,摸上去也不是十分厚实。我们问练成这样需要多少时间,他笑着说,也不长,就是一年而已,但是估计你不会愿意把春葱一样的手指变成这样的。
壁虎之所以叫壁虎,并不是希望自己的手脚能长出吸盘,而是因为在论坛里“蜘蛛”的ID被他的师傅用了,做徒弟的不敢僭越,只能退而求其次。其实他很景仰在纽约城里高楼大厦之间荡秋千的那个小伙子——尽管只是个送外卖的。
蜘蛛喜欢攀岩的原因是小时候爬树偷果,摔到地上,从此有了恐高心理。他老爸为了帮他祛除恐惧,中学的假期里几乎都带着他泡在抱石馆。每次都把他高高吊起或者在路线顶端处放一个他最喜欢吃的菠萝,爬上去就有得吃爬不上去就烂在那里了,仿佛是浣熊师父在训练功夫熊猫。渐渐地,蜘蛛也就对岩壁产生了感情,并且坚持每天做基本功训练,目前已经将方圆五百里内已知的难度最高的抱石馆线路成功攀顶。现在蜘蛛在抱石馆里找了个兼职工作。
“抱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克服心障,而且在关键时刻可以救你一命。其实很多运动都是这样的,平时多流汗,关键时候少流血。自助者天助,你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怎么能期望老天来拯救你?” 壁虎和蜘蛛都是体育场抱石馆的助理教练,只在晚上和周末出现,因为白天要上课,他们的正式身份是大三学生。
跑酷:Parkour,直译为跑酷。该项运动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大训练场,一切围墙、屋顶都成为可以攀爬、穿越的对象,特别是废弃的房屋。跑酷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法国,“Parkour”一词来自法文的“parcour”。有“超越障碍训练场”的意思。
抱石:Bouldering,直译为抱石,指攀登者在无绳索的状态下攀登不超过五米高的大圆石,不依赖任何外在的辅助力量,只靠攀登者的自身力量完成攀登过程。
难度:一种攀岩语言,难度级别是线路或抱石的一种表迭形式。难度的诞生是因为人们想用一种方式来表示他们攀登或走过的路有多难,于是决定用一个量化的指标来描述它。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SIERRA CLUB制定了一个难度系统。也就是现在的约塞米提难度系统。
BMX:车轮上的平衡
他很清楚再过几年,自己就不再适合这项运动了,就算今后不能再参加比赛,但是当作一个爱好,也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身体动不了的那一天。
严格说来,排骨已经算是BMX(BMX,一般叫极限单车,小轮车也可以,全称是BICYCLE MOTOCROSS(自行车越野),在英语中,x是CROSS的意思,所以简称为BICYCLE MOTO-X的老人了,22岁。但对于BMX,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火热的心。
“一定要做到游刃有余地控制身体在车上的平衡性”是排骨最初玩BMX的兴趣所在,“你想吧,一个自己根本立不稳的车,你还得不断换手换脚,在上面做出各种动作,没有点韧性和‘抗摔力’,真的不行!现在还好,在车上就像在平地一样!”
但是,别说极限单车,就是普通单车,都免不了失手,软组织受伤甚至骨折都是常事。玩BMX,必然会摔跤!而且玩得越好,伤得越重。排骨还算运气好,不像个别车友,摔得不管下半身还是下半生都要靠轮椅度过。他最严重的一次,手掌断了一根掌骨,脚也脱臼,腰和各关节不同程度地扭伤,直到现在,遇到变天,就会有风湿样的痛感。
单车是一项非常需要技巧和熟练度的运动项目,必须时时温习,除非是阴雨天或者是有特别重大的事,否则排骨肯定不可能不训练,稍有懈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自己的身体。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家庭原因,接连半个月没有训练,晚上做梦都在骑车,真正一跨上车,马上感觉整个人都僵硬了。
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训练没有白费,他第一次参加中国极限运动精英赛,就拿了全国第五,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参加了许多全国极限运动精英赛,比如“ESPN亚洲极限运动总决赛”、“全国安踏极限运动精英赛”、“全国极限运动精英赛”……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不过,他也有过失误。去年一次训练中,因为穿了一双新鞋,有点分心,结果在倒立的时候,一个不慎,一头撞上路边的电信端口箱子,当时就眼前一黑,恍惚了好一阵。这还算是轻微的,更严重的一次,至今没敢给家里人讲。练习的时候接电话,不小心摔倒在地,那个惯性极其强大,排骨马上就昏迷了,醒来后发现半边脸挫伤,一片段红,但就是想不起究竟为什么会摔倒,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可怕的短暂性失忆。
从第一次参加极限比赛起,排骨就再没用过家里的钱,靠比赛演出和一些赞助挣花销。那个时候,真的是把运动当做自己的最高精神理想,即使贴钱也愿意,每次出去参加比赛,至少得一星期,路费和吃住自理,奖金最高也就几千块。读书时没经济来源,觉得这样还挺好,现在有了自己的生意,一周不过问,就会亏损很多,权衡之下,确实参加比赛不划算。
已经过了有情喝水饱的年纪,越来越分得清精神和物质需求,在运动和生活之间,会做出一个新的平衡,理想也会为现实让步。“如果只是个人业余生活,那么单车肯定是第一,如果和身边最亲的人放在一起,那么只能排第二。”排骨说。
电影:《极限特工》
克桑德·凯奇(范·迪塞尔饰)曾经是一名顶级的极限运动专家,他精通于种种挑战人类体能极限的惊险项目,例如速降、高山滑雪、攀岩、摩托车越野、雪地滑板等等,多年的运动生涯也赋予了克桑德极其出色的体能、敏锐的反应和坚韧的意志力。因为公然反抗社会。大家都叫他“XXX”,并不得不被迫提早远离了极限运动。退役后,克桑德被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秘密特工吉布森(萨缪尔·杰克逊饰)慧眼识珠,在其说服劝导下,一向喜欢接受挑战的克桑德加入了这个特工组织,经过各种严格的特殊训练,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秘密特工。在神秘而充满危机的间谍世界里,克桑德接触到了一个训练有素的犯罪集团,为首的是一个绰号叫YORGI(马顿·索卡斯饰)的神秘人物,毫无疑问,他意图操纵这个组织以达到统治世界的危险目的。为了对付他,克桑德必须用他全部的机智、勇敢和超人身手去对付这个隐藏在重重黑幕后的敌人。这场残酷无情的竞赛,比他以前参加过的任何极限运动都凶险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