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次低能见度天气过程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yd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黑龙江空管分局)
  摘 要:本文利用机场自动观测资料,对2015年11月10日-12日的一次低能见度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此次过程受平流雾和辐射雾共同影响,风向和温度预报在此次过程中有很大借鉴意义,并探讨不同类型的雾在机场能见度预报的异同。
  关键词:低能见度;平流雾;辐射雾
  1 引言
  11月10日到12日,受前期降雪和弱高压共同影响,哈尔滨机场出现了2015年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低能见度天气过程。整个过程机场主导能见度低于800米的时间近37小时,低于100米的时间长达27小时,最低主导能见度低于50米。整个过程造成了机场共74架次航班返航或备降,366架次航班取消,对航班正常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2 天气过程分析
  2.1 天气形势分析
  11月10日,东北地区受高度脊控制,等高线和等温线十分稀疏,大气的中低层表现为增温,有弱的暖平流,这使中低层大气处于一种整体逆温状态。东北地区表现为宽阔的均压区,等压线十分稀疏,11日整体环流形势无较大改观。整体大气层结有利于产生雾霾天气。
  2.2 层结条件分析
  10日08时,哈尔滨站850hPa温度为-11℃。10日实际天空状况为无云,由于9日的降雪,10日地面积雪有消融迹像,10日白天地面最高温为-3℃,因此可以判断近地面层在10日始终存在融雪逆温层。
  2.3 要素对比分析
  这次大雾过程主导能见度有5次显著变化,由于实况主导能见度和MOR近似,为了满足逐分钟的时间特点,采用MOR代替主导能见度做分析。
  2.3.1 MOR第一次波动
  10日10:30-12:30,在这之前地面风以北风为主,仍然是弱冷空气起主导作用,但是温度日出后受太阳辐射影响有一个快速增温的现象。由于地面的积雪在增温后,有消融迹象,融雪遏制了快速增温现象,地面温度在快速升高后,开始震荡回落,融雪形成了一個冷的地表面。此时地面风向由北转南。融雪逆温和地面风向的转变,恰好满足平流雾的形成模式。在地面风向短暂维持南风后,再次转为北风控制,流场发生变化,平流雾的形成条件遭到破坏,平流雾快速消散。
  2.3.2 MOR第二次波动
  10日15:30左右,由于太阳辐射,温度再次升高。可以预见,日落后辐射降温和近地面融雪现象,将使得地面温度快速下降。地面风向趋于地形风,转为偏南风,风速较小。这正是典型的辐射雾生成特征。前期近地面水汽含量高,因此辐射雾的浓度会更强。
  15:25左右MOR值在两三分钟内由1500骤降为不足100米,同一时段内风向迅速地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气温也快速的下降。但这次波动时太阳还没有落山,而且MOR下降速度特别快,完全靠辐射雾的理论是说不通的。其关键点就在于风向迅速转为偏南风,再次产生平流雾。加之风向受日变化的影响不再有明显的转变,导致了平流雾的维持和辐射雾的生成。之后,由于风场和气压场无明显变化,大雾天气直到11日上午才转好。
  2.3.3 MOR第三次波动
  11日10:37。由于整体大气环流稳定,辐射雾形成后不易消散,10日夜间,一直处于低能见度状态。近地面温度的升降取决于日照辐射。由于11日日出后日照辐射增温效应,使得地面温度快速抬升,导致逆温层厚度减小,辐射雾快速消散。
  2.3.4 MOR第四次波动
  11日17:00-19:00。对比10日环流形势,整体无改变,辐射逆温条件非常利于生成大雾。17:00左右已经落日,按照10日的整体变化趋势,在此时的辐射逆温条件下已经足以生成大雾。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直到18:48之前MOR值一直处在快速波动的状态,整体都在1000米以上。对比第二次波动可以发现,此次波动中温度并非持续下降,而是存在剧烈波动;同时风向变化频率也非常快,而并非前一日能见度急剧下降时由偏北风直接转为偏南风。印证了温度和风向变化对主导能见度的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短暂的波动后,在18:48主导能见度迅速下降至300米,MOR也相应的下降至不足100米。此时温度波动几乎消失,同时风向也逐渐稳定在东北风。与第二次波动相似,平流雾也是此次主导能见度迅速下降的关键原因。加之温度持续下降,辐射逆温加剧,有利于大雾维持。
  2.3.5 MOR第五次波动
  12日02:40-08:00。这一次波动表现为震荡特征,MOR时有起伏,较不稳定。这主要是因为地面始终是偏北风,弱冷空入缓慢侵入,使得温度持续走低,最低温度约在-14℃,较前一日最低温度低2℃。虽然有弱冷空气的侵入,但是由于前期辐射雾浓度较大,不足以使能见度大幅度好转,因此在MOR上表现为震荡特征,待到日出后太阳辐射增温与气压场逐渐加强共同作用,辐射雾消散,能见度彻底好转。
  3 结论
  2015年11月10日-12日哈尔滨机场出现的低能见度天气主要受平流雾和辐射雾共同影響。总结以上整个过程分析和对气象要素的逐步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3.1 当天空状况为晴天时,地面温度变化对辐射雾和平流雾的生消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是预报的关键要素。
  3.2 在判断温度变化,即弱冷/暖空气的进退时,风向是一个很好的指标。一般来说,偏南风对应暖气团,而偏北风对应冷气团。
  3.3 对于雾,首先要判断雾的性。平流雾和辐射雾的形成条件不同,它们形成条件的建立与破坏是判断雾生效的根据。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7.
其他文献
(东宁市电业局)  摘 要:在10kV配电变压器实际运行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检修与维护工作,提升配电变压器的应用质量,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检修与维护目的。  关键词:10kV配电变压器;运行检修;维护措施  10kV变压器与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存在密切联系,为了保证电力企业的供电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变压器进行全面的检修与维护,发挥先进检修与维护技术的作
(黑龙江省第五地质勘察院)  摘 要:现代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测绘仪器以及测绘理论与技术也日趋发展完善,数字化测图逐渐取代传统的模拟测绘方法,尤其是GPS RTK技术的出现,在矿产实地测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促进GPS RTK技术在矿产实地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矿产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GPS RTK技术;矿产;实地测量;
(龙煤集团佳木斯瓦斯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 要:在煤矿进行开采的过程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瓦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开采人员往往会使用瓦斯抽采技术来消除瓦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在这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瓦斯抽采的重要性,并在掌握封孔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升瓦斯抽采效果。本文就煤层之中瓦斯抽采相應的封孔工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煤矿;安全;瓦斯;抽采  煤矿之中提供的
(杭州萧山万里汽车修理有限公司)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发展和社会日益稳定,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不断的加强,拥有自己汽车的人数也随之增多。汽车制动系统的质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思考,大家逐渐在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中发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液压制动系统技术含量不足、制动系统使用中突然失灵和制动跑偏与制动侧滑等,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将会帮助汽车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产生的质量缺陷预防管理的进一步提高,
(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数控机床曾开创出我国生产行业的全新时代,而数控技术则是一种应用于数控机床的全新自动化生产技术,这项技术同时兼具高精度及高密度等优点,该技术主要被应用于机械制造业中较复杂零件加工当中。我国应充分结合我国工业制造业的实际需求,利用数控技术的根本理念推动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加工技术全面革新。本文主要对机床技术的深入研究及其技术中存在的误差展开研究,对误差防止的有效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