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投资比得上向儿童提供牛奶更重要!”,日本因“一袋奶强大一个民族”成为牛奶应用的典范,牛奶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推崇。但近年来“牛奶危害论”不时出现,由喝牛奶引发的争议也此起彼伏,那中国人到底该不该喝牛奶呢?
牛奶营养丰富,营养结构接近母乳,其营养成分主要是乳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特别是钙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含量丰富,而中国人体内最缺的营养素恰好就是钙和维生素A、D、B2。牛奶中的乳糖还能促进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牛奶蛋白质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消化率高达98%~100%,能充分保证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牛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儿童骨骼生长,为他们的发育提供营养成分。对老人来说,牛奶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骨质疏松。总之,牛奶营养丰富,价廉物美,中国人应该“每天一袋牛奶”!
所谓的“喝牛奶会导致蛋白质过量”,这是在西方人的饮食调查基础上得出的。西方人的饮食结构是高蛋白、高脂肪,如果再加上牛奶,有可能蛋白质过量。但中国人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据最新一次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中国人平均日蛋白质摄入量为66.1克,比推荐量少了近10克,何来的过量?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为3%,远远低于其它肉类食品,甚至低于豆制品(水豆腐5%),比林博士最推崇的红薯也只高1%。通过饮用牛奶摄入蛋白质的比例其实是很少的,说喝牛奶造成蛋白质过量,有些言过其实!即便是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存在蛋白质过量问题,那也应该是控制其它高蛋白食物,而不是牛奶!
同样,把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归结到喝牛奶上,是一个严重而可笑的错误。牛奶中富含钙、镁、钾等金属元素,总体呈弱碱性——据权威部门测算,100克牛奶中含钾120毫克~130毫克,钙110毫克~140毫克。既然牛奶呈弱碱性,就不会分解骨骼中的钙质,导致骨质疏松。 一个中国人一天需要800毫克钙,而我们的饮食仅有500毫克钙,而一袋牛奶含有300毫克钙,正好补充人体需要的钙质。
林光常举例的时候反复引用到西方的例子,我要强调的是中西方的膳食结构不一样,那么牛奶对人体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不能简单地拿西方的结论往中国人头上套。对于糖尿病、皮肤过敏等问题,我们研究发现,6个月以前的婴儿如果接受了牛奶蛋白,成年后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4~6个月的孩子用牛奶喂养,有可能增加皮肤过敏的发病率。但我们提倡的是:在婴儿时期,喝母乳,少喝牛奶。但对于6个月以后的孩子,特别是成年人来说,饮用牛奶与糖尿病和过敏发病率没有什么关系。对于牛奶致癌问题,不是牛奶本身致癌,而是牛奶生产过程中受到了污染,由污染物引起的。这应该是加强食品安全的问题,而不能因噎废食。如果因为有人在水里放了毒而造成有人中毒,是不是我们连水都不能喝了呢?事实上,牛奶中含有大量类似亚油酸的物质,对很多癌症特别是结肠癌有抑制作用。我们推荐的是每天一袋牛奶(250毫升左右),与林先生所说的“大量”不知相差多少,同时西方人除喝牛奶外,还会摄入其他的奶制品,所以蛋白质过量和因其产生的很多疾病,绝不仅仅是“反奶”就能解决的,让牛奶背这个黑锅显然是不公正的!
据统计,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摄入牛奶约8.1千克,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12。欧美国家人均达300千克,日本也有62.1千克,我们的差距很明显。我们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牛奶喝多了会怎样,而是喝得不够的问题。总之,牛奶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我们推荐“每天一袋牛奶”,并且是从一岁开始,终生喝奶。
牛奶营养丰富,营养结构接近母乳,其营养成分主要是乳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特别是钙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含量丰富,而中国人体内最缺的营养素恰好就是钙和维生素A、D、B2。牛奶中的乳糖还能促进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牛奶蛋白质中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消化率高达98%~100%,能充分保证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牛奶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儿童骨骼生长,为他们的发育提供营养成分。对老人来说,牛奶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骨质疏松。总之,牛奶营养丰富,价廉物美,中国人应该“每天一袋牛奶”!
所谓的“喝牛奶会导致蛋白质过量”,这是在西方人的饮食调查基础上得出的。西方人的饮食结构是高蛋白、高脂肪,如果再加上牛奶,有可能蛋白质过量。但中国人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据最新一次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中国人平均日蛋白质摄入量为66.1克,比推荐量少了近10克,何来的过量?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为3%,远远低于其它肉类食品,甚至低于豆制品(水豆腐5%),比林博士最推崇的红薯也只高1%。通过饮用牛奶摄入蛋白质的比例其实是很少的,说喝牛奶造成蛋白质过量,有些言过其实!即便是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存在蛋白质过量问题,那也应该是控制其它高蛋白食物,而不是牛奶!
同样,把患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归结到喝牛奶上,是一个严重而可笑的错误。牛奶中富含钙、镁、钾等金属元素,总体呈弱碱性——据权威部门测算,100克牛奶中含钾120毫克~130毫克,钙110毫克~140毫克。既然牛奶呈弱碱性,就不会分解骨骼中的钙质,导致骨质疏松。 一个中国人一天需要800毫克钙,而我们的饮食仅有500毫克钙,而一袋牛奶含有300毫克钙,正好补充人体需要的钙质。
林光常举例的时候反复引用到西方的例子,我要强调的是中西方的膳食结构不一样,那么牛奶对人体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不能简单地拿西方的结论往中国人头上套。对于糖尿病、皮肤过敏等问题,我们研究发现,6个月以前的婴儿如果接受了牛奶蛋白,成年后患糖尿病的概率会增加;4~6个月的孩子用牛奶喂养,有可能增加皮肤过敏的发病率。但我们提倡的是:在婴儿时期,喝母乳,少喝牛奶。但对于6个月以后的孩子,特别是成年人来说,饮用牛奶与糖尿病和过敏发病率没有什么关系。对于牛奶致癌问题,不是牛奶本身致癌,而是牛奶生产过程中受到了污染,由污染物引起的。这应该是加强食品安全的问题,而不能因噎废食。如果因为有人在水里放了毒而造成有人中毒,是不是我们连水都不能喝了呢?事实上,牛奶中含有大量类似亚油酸的物质,对很多癌症特别是结肠癌有抑制作用。我们推荐的是每天一袋牛奶(250毫升左右),与林先生所说的“大量”不知相差多少,同时西方人除喝牛奶外,还会摄入其他的奶制品,所以蛋白质过量和因其产生的很多疾病,绝不仅仅是“反奶”就能解决的,让牛奶背这个黑锅显然是不公正的!
据统计,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摄入牛奶约8.1千克,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12。欧美国家人均达300千克,日本也有62.1千克,我们的差距很明显。我们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牛奶喝多了会怎样,而是喝得不够的问题。总之,牛奶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我们推荐“每天一袋牛奶”,并且是从一岁开始,终生喝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