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课堂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312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紧密联系经济生活,整合教材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领学生认知和认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生活;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31-0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体现时代特征,体现党的意志,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就《经济生活》而言,教师要紧密联系经济生活,整合教材内容,以提高学生认识和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题,引领学生认知和认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准则。
  一、建构主线,认知与认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
  价值承载着理想,理想内蕴着价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它全面概括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这要求教师整合教材,建构教学主线,引领学生认知和认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理解和拥护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中国梦”的理想。
  例如,“富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根据课程特点,在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教学中,可以“富强是什么、我们国家现在富强吗、我们要如何达到富强”为教学主线,整合教材内容,从而有效融入“富强”价值观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认同“富强”。
  在探讨“富强是什么?”时,笔者作了如下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讲的“富强”应该是国家要既“富”又“强”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人民既“富”又“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在经济生活中主要是指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国家发展状态,是中国人民的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中国梦”。而对于“我们国家现在富强吗?”笔者则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国100年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后,才能说我们达成了“富强”的目标。因此,教材指出我们国家已实现了基本小康的目标,现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离国家富强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富强”,但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梦”。
  基于此,为了实现“富强”的目标,笔者从不同经济主体的角度,整合教材的相关内容与之对接:作为国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作为个人要“做理智的消费者”,做“新时代的劳动者”;明确“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懂得“投资理财的选择”。
  整合教材内容之后的教学,线索明晰,既拓展了教学的思想厚度,顺利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又有机地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较好地实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目标,激发了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二、紧扣主题,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市场经济与市民社会的核心价值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在教材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限于原有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体例,其在教材中的体现并不系统,不利于师生深入理解和把握。为此,一方面必须结合教材内容明确其内涵,另一方面,可分别围绕四个主题整合、概括教材相关观点,形成对价值取向的系统认识。
  例如,“公正”是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正”的精神在教材中有比较充分的体现。在教学中,笔者以“公正”为主题,依照“公正是什么,如何追求公正”的线索,帮助学生理解公正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追求公正。首先,以“公正”不等于“公平”来明确“公正”的内涵。公正即公平正义,体现在教育、卫生、体育、政治、经济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领域。公正不只限于公平,即对人或对事要“一视同仁”,强调客观性,还包括“给每个人他(她)所应得”,强调价值取向的正当性。因此,有时公平的事情未必是公正的事情,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在经济生活中对“公正”的价值追求: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和“国家财政”中,国家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立一个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社会公平制度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两极分化。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致力于区域、城乡发展的公正。国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遵法守法用法”……
  三、升华情感,践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要是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它从个人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德性品格等方面,强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这一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在教材中有或明显或隐蕴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本质内涵,从而引导学生将其作为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绳和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标准,在参与经济生活时忠实践行,并内化为自觉行为。以下,笔者以“敬业”和“诚信”为例加以说明。   1.恪守“敬业”,乐于奉献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是“做光荣的劳动者”,因此,教师可在紧密结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点拨以升华学生的情感,从而加深对“敬业”的理解和认同。
  对于“敬业是什么?”教师进行了如下阐述:敬业是针对公民职业道德方面的核心要求。敬业,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敬重自己的职业,培育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要求我们每个人都爱岗、尽责、专注、钻研和奉献。基于这一理解,教师进而对接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敬业”体现于“做光荣的劳动者”,而这一目标对公民提出了如下要求:“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的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新时代的劳动者”要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和正确的就业观念;我们作为未来的公民要“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以具备实现职业理想的素质。因此,做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要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提高劳动素质,还在恪(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守职责的基础上乐于奉献,提升自己的劳动境界。借此升华学生情感,加深其对“敬业”的理解和认同。
  2.坚守“诚信”, 真诚守信
  “诚信”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是一个普遍话题,因此,在《经济生活》的融入教育中应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对高中生的诚信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本质内涵:“诚”是尊重事实、真诚待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是忠于良心、信守诺言。诚信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们要互相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能够互相尊重、互帮互助、融洽相处。
  在准确把握“诚信”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要整合教材相关内容,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的价值回归,因此,在《经济生活》现行教材中,“诚信”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如“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强调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市场秩序”先阐述了市场交易必须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而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措施、目标。由此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无论从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还是从顺应时代的要求来看,我们在生活中都要坚守“诚信”,真诚守信,才能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作为未来的公民,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不断提高公民素养,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
  《经济生活》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认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课程本身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单位:赣州市全南中学
  江西赣州 3418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29日,90岁的袁隆平院士获授“共和国勋章”。当记者请他谈一下获得勋章的感受时,袁隆平说:“这是我得过的奖章中最重的。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还要攀高峰。超级杂交稻现在已经实现了亩产1100公斤,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我们的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我现在是‘90’后,身体还算好,脑瓜子还不糊涂,争取在百岁之前,把每公顷产量20吨这个‘小目标’完成了。回去后
丰收  2012年9月20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科布山一座农庄市场,一个3岁大的孩子坐在收获的南瓜之间。  并肩  2012年9月11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模仿者路易斯·奥尔蒂斯(右)和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的模仿者迈克·科特合影。  一锤定音  2012年9月20日,在美国国会大厦前举行的2013年总统就职典礼礼台搭建仪式上,来自俄亥俄州的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博纳握着一把锤子,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2-000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由美国与日本的三位科学家理查德·海克(Richard F-Heck),根岸英一(Ei-iehi Negishi)及铃木章(Akira Suzuki)分享,获奖理由是“有机合成中钯催化交叉偶联”研究。  理查德·海克,美国公民。1931年出生于美国麻省斯普林菲尔德
从当前高职院校开设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状况来看,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脱节、课程革新与开发较为滞后等问题。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根据“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项工作步骤,结合当前课程标准重新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进分解与建构,重新对写作课设置教学情境,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从而适应当下高职教学与社会所需。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基本内涵与高职应用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工作过程
摘要:本文分析了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思路,该思路共分为六部分:明确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定位,按照行动计划的模式编制;分析发展环境,准确判断档案事业发展趋势;明确档案事业指导方针和目标,为档案事业发展铸魂;明确主要任务,以“五个重大”为抓手破解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指标驱动,推动事业转型升级;加强规划衔接、坚持开门问策,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档案事业 发展规划  以五
大麻这种有着精神影响特性的植物,很早 便以某种独特的符号化名义渗透到了流行文化中,当然,也包括在药用领域的独特效用。 为何大麻会被某些人当成药物,而另一些人吸食大麻后则会产生欢愉轻松的感觉?    1、草、叶子、玛丽珍、糖,这些都是大麻的化名,世界上大多数人称这种会让人感觉“高”的植物为大麻。20世纪早期之前美国人也是这么称呼它的。  2、大概100年前,“marijuana(大麻)”的称谓在美国
在电影《不见不散》的结尾,坐飞机回国的两个人,终于下定决心在一起,在颠簸的飞机上两个人拥吻,徐帆吐出了葛优的假牙,银幕之外笑声一片……当时也许没人注意,这部电影描述的也是移民的生活,因为是贺岁片,冯小刚极力地将影片的喜剧元素放大再放大,但在电影里,两个英文不过关又缺乏一技之长的中国人,漂在洛杉矶的艰难可想而知。  不确定的生活状态给外出的人夹杂了太多的焦虑、迷惘和失落,更何况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
银顶针的夏天
【摘要】当代儿童审美教育是“读图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读图时代”是对当代视觉文化環境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丰富的图像和影像制品,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视觉景观,传播了海量信息,也为儿童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视觉環境,拓展了儿童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对象,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儿童获得视觉经验的作用。形象、趣味与文化,是图像赋予儿童的主要审美教育价值。向图像学习,向流行的图像学习,是当代视觉文化環境给我们提供的
小说是一种典型的叙事文学。按照叙事学的观点,叙事行为中,最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叙述故事的语言,也就是叙事方式。而叙事方式的不同取决于各种叙事要素,主要有:讲什么故事(人物、情节、环境);谁在讲故事(叙事者);如何讲故事(叙事时间)。除了这些叙事要素之外,每个作家讲故事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在此简称为叙事风格。小说教学应从小说的文体特征出发,从这四个方面的叙述要素出发来进行话题设计。下面就以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