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改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那种教与学的割裂状态、静止状态转变为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运行体系,加强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笔者立足本校实际,在教学中把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重点,提出“实例感悟”式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实例感悟;创新能力
Study on Perception of Instance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Sentiment Course in Teaching Junior Middle School//Xu Xiaohui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s students to study initiatively. The situation of the fragmented and stable stat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hould be changed into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build the class operating systems full of vitality, strengthen and develop students’ abilities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basing o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my school, putt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moral teaching as the focus of the reform,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type of teaching mode concerned with perception of instanc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sentiment course; perception of instances; abilities of innovation
1 实例感悟教学模式产生的理论依据
1)美国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方法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用在教学过程中,就是不要让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后机械地去记取,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让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概括出应有的原则和规律,从而获取新知识,发挥聪明才智。
2)有关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合作应当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因此,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求。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认为,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更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想法都是在小组讨论中产生的。大部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例中,小组讨论是最基本的因素,创造性人才通过相互讨论而成为独立的人。大量的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以上理论启示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实例能力、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据此,笔者在着眼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大胆采用实例感悟这一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2 实例感悟模式的结构程序与操作要求
1)出示提纲,导学引路。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是文字材料、录像、小品、漫画、故事、名言警句、时政热点等)导入新课,向学生出示导学提纲,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为学生自学、自主实例创造条件。
导学提纲设计时应注意做到:①要有阶梯性、层次性,做到循序渐进,以激发全体学生自主实例时的兴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②要富有启发性提示;③要有适度的开放性。题目的设计一般不采用“是什么”,而是多采用“为什么”“怎么样”的形式,并且多采用一些变形题的形式。
2)自学实例,质疑问难。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导学提纲,进行自学实例,通过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疑惑,并把自己的疑难问题简要写出来。
3)展开“三论”,加强交流。在学生自主实例、质疑问难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和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展开“三论”(即讨论、争论、辩论)。“三论”的方式可灵活多样,同桌、前后桌或以小组为单位均可。然后确定发言人向全班汇报“三论”情况。“三论”时要让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从而拓宽思路,相互启发,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精讲释疑,提升层次。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到精讲点拨,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学习层次。教师在精讲点拨时要做到:①突出重点、难点,理清思路、方法;②讲清疑点和易混点,必要时可联系现实进行讲解,并分析个别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防止的办法等:③及时补讲学生在“三论”交流中存在的与教学重点、难点,有关的“遗漏点”“忽视点”,从而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运用知识;④强调德育的落脚点,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品德实际,进行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5)及时训练,辅导巩固。通过练习(书面、口头)、行为训练、小结等,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言行。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在课前精选训练题,充分注意题目的数量、难度和典型程度,题目设计要体现阶梯性、知识性与时代性的融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独到见解,应给予正确评价和充分肯定,并注意对学生分类指导,培优补差;做好必要的课堂总结,从而深化教学目标。
3 运用实例感悟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主实例、“三论”交流、训练的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特别在“三论”交流时,要真正让学生“论”起来、交流起来,让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和谐、自由的发展。
2)必须加强教师的导学作用和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实例、“三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思维,要巡回指导,避免部分学生走过场或脱离课题;对学生“三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争论的焦点,教师应善于灵活处理,做到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他人观点的采择能力,使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趋于合理。
3)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实例的欲望和兴趣,保证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优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增长见识,发展能力,升华情感。
4 实例感悟教学运用的成效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实例感悟式教学模式既便教又利学,取得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水平、授课艺术得到明显的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与合作的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创新与实践的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道德情感、理想信念有了提高和升华,自身素质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杭州路中学)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实例感悟;创新能力
Study on Perception of Instance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Sentiment Course in Teaching Junior Middle School//Xu Xiaohui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requires students to study initiatively. The situation of the fragmented and stable stat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hould be changed into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eachers should build the class operating systems full of vitality, strengthen and develop students’ abilities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basing o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my school, putt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 moral teaching as the focus of the reform,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type of teaching mode concerned with perception of instanc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sentiment course; perception of instances; abilities of innovation
1 实例感悟教学模式产生的理论依据
1)美国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方法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用在教学过程中,就是不要让学生在教师讲授之后机械地去记取,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让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概括出应有的原则和规律,从而获取新知识,发挥聪明才智。
2)有关研究表明,学生之间的合作应当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因此,合作学习是时代发展的需求。美国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认为,小组技术比个人技术更重要,因为许多独创性想法都是在小组讨论中产生的。大部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实例中,小组讨论是最基本的因素,创造性人才通过相互讨论而成为独立的人。大量的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以上理论启示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实例能力、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据此,笔者在着眼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大胆采用实例感悟这一具有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2 实例感悟模式的结构程序与操作要求
1)出示提纲,导学引路。即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可以是文字材料、录像、小品、漫画、故事、名言警句、时政热点等)导入新课,向学生出示导学提纲,并提出相应的要求,为学生自学、自主实例创造条件。
导学提纲设计时应注意做到:①要有阶梯性、层次性,做到循序渐进,以激发全体学生自主实例时的兴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②要富有启发性提示;③要有适度的开放性。题目的设计一般不采用“是什么”,而是多采用“为什么”“怎么样”的形式,并且多采用一些变形题的形式。
2)自学实例,质疑问难。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导学提纲,进行自学实例,通过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疑惑,并把自己的疑难问题简要写出来。
3)展开“三论”,加强交流。在学生自主实例、质疑问难的基础上,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和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展开“三论”(即讨论、争论、辩论)。“三论”的方式可灵活多样,同桌、前后桌或以小组为单位均可。然后确定发言人向全班汇报“三论”情况。“三论”时要让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从而拓宽思路,相互启发,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精讲释疑,提升层次。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做到精讲点拨,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升学习层次。教师在精讲点拨时要做到:①突出重点、难点,理清思路、方法;②讲清疑点和易混点,必要时可联系现实进行讲解,并分析个别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防止的办法等:③及时补讲学生在“三论”交流中存在的与教学重点、难点,有关的“遗漏点”“忽视点”,从而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运用知识;④强调德育的落脚点,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性质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品德实际,进行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5)及时训练,辅导巩固。通过练习(书面、口头)、行为训练、小结等,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言行。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在课前精选训练题,充分注意题目的数量、难度和典型程度,题目设计要体现阶梯性、知识性与时代性的融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和独到见解,应给予正确评价和充分肯定,并注意对学生分类指导,培优补差;做好必要的课堂总结,从而深化教学目标。
3 运用实例感悟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自主实例、“三论”交流、训练的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空间、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特别在“三论”交流时,要真正让学生“论”起来、交流起来,让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和谐、自由的发展。
2)必须加强教师的导学作用和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学生自主实例、“三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思维,要巡回指导,避免部分学生走过场或脱离课题;对学生“三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争论的焦点,教师应善于灵活处理,做到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他人观点的采择能力,使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趋于合理。
3)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实例的欲望和兴趣,保证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优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增长见识,发展能力,升华情感。
4 实例感悟教学运用的成效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实例感悟式教学模式既便教又利学,取得明显的教育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水平、授课艺术得到明显的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与合作的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创新与实践的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道德情感、理想信念有了提高和升华,自身素质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杭州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