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总相宜——将美术元素融于小学古诗教学之中

来源 :四川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统编教材特别注重古诗教学。针对古诗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通过分析融合美术元素的优势和价值,探究古诗教学的方法,创设诗情画意的艺术氛围,不断提高古诗教学效率,达成诗情画意总相宜之效。
其他文献
荔枝是我国南方名优果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绿化和观赏价值,但大树移植不易成活.现将我所多年移植荔枝大树成活率高(95%以上)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虎舌红作为一种新兴的珍稀名贵观叶植物,从原始森林中采集少量原种驯化栽培到现在成规模良性繁育,发展的历史不足 10年.了解虎舌红生长习性和其对光、热、水、土的需求,掌握
高考语文一向注重能力考查,早在上世纪90年代人们就提出了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D)、表达应用(E)五个能力层级。2006年制订的《2007年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又增添了“探究”(F)能力层级。这样,课标卷的能力考查就更加多样,更为全面。  根据《考试大纲》的解释:“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我是一名教师,带着初心,踏上三尺讲台,驻守乡村数十载;伴着蛙鸣,从学校到村庄,只为了留守的春燕,捺下的书包和含泪的双眼;和着晨钟,从集市到学校,只为了食堂的饭桌,热腾腾的饭菜和那张张
【正】美国《连线》杂志网站7月3日文章,原题:中国创新已超越其"快速跟进"名声中国如今正在打破任何视其为跟随者的观念。有关中国"追随领先者"的观念曾被不成比例地夸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