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对人的影响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b916720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具有感化、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高尚情操的功能,这是众所周知的,同时,音乐还能促进人们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进而净化人们的心灵,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在物质文明繁荣的今天,精神文明亦不可或缺,音乐在人们生活中也越来越重要了,它可以让人的心情愉悦,也可以使人感到悲伤,可以让人有重生的感觉,也可以使人大彻大悟,除此之外,它还对心理疾病具有辅助治疗的效果。可见,音乐对人的影响极大。
  关键词:音乐;记忆力;辨别力;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50-1
  一、音乐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
  中国古代就把音乐列入六门的第二门,从古至今各名人学者均论述过音乐的重要性,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对人的影响其实从童年就已经开始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童年时哼唱的一首动听的歌曲,而当他听到一首熟悉的歌曲时,就会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这显然是音乐促进人们得记忆力,加深了人们回忆的印象。
  音乐可以提高右脑创造能力和加强直觉思维,改善注意力和记忆力。据香港中文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学生比未曾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学生能够多记忆17%的文字资料,这是由于接受音乐训练的学生能够平衡与协调具有逻辑思维功能的右脑和具有形象思维的左脑,从而提升了语言记忆能力,可见音乐可以促使人的左右脑平衡与协调,是突破单项思维的最佳途径,学习音乐还对开发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
  二、音乐可以增强人的辨别能力
  音乐可显著提高智力和增强人对各种声音的辨别能力。音乐需要唱、视奏,必须一目十行,既要看乐谱、又要看速度及表情等记号,这就发展了人的速视能力,培养良好的视觉,这恰恰是发展视力的基础。此外,在欣赏音乐或演奏歌曲时,要充分调动想象、感情、思维、记忆、知觉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就促进了想象力、注意力、理解力、记忆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在人的各种智能中,音乐智能是开发最早的,4岁是学习音乐的关键期,在这期间培养“音乐耳朵”是十分重要的。音乐不像其他艺术形式,需要很深的文化积累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才可以显示才能,它是无须借助具体形象来表现内容的一门艺术。所以曾有两个月的婴儿可以跟上母亲唱音乐的音高及旋律,四个月的婴儿可以跟音乐节奏哼唱,可见音乐最可以启发人的智慧。大音乐家莫扎特很小就接受音乐教育,3岁时能在钢琴上弹奏和弦,4岁时能弹小步舞曲,5岁时独立作曲。又如小提琴家梅妞,4岁开始学小提琴,7岁就登台公演世界大型小提琴曲。这些“音乐神童”的成功显然与他们从小接受音乐教育,培养和训练他们的“音乐耳朵”是密不可分的。
  三、音乐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关于音乐与人健康的关系,乐书中记载:动荡血脉,同流精神和正心也。古今中外名人大都持“音乐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观点。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音乐可以改变人们的脾气和情绪,使人回到正常的心理平衡状态,从而达到用药物治疗达不到的效果。
  音乐声波是一种高质量的能,当人们欣赏一曲高雅美妙的音乐后,音乐声波中的能作用于人体后可转化为一种生物能,可使人体中潜在的能量得到激活,从而使人的生物节律得到调节。
  在听音乐时,人们往往被音乐的旋律所控制,不知不觉地随着音乐的节奏而产生一系列情绪上的变化。其实与此同时,身体的各个组织都处在一种良好的运动状态,如心率快慢、呼吸节奏、脉搏起伏、胃肠蠕动、肌肉收缩舒张等,同时神经系统也处于活跃状态,内分泌系统分泌出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及乙酰胆碱等物质,以促进身体的代谢。
  当心绪不佳时,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听一曲优美的音乐,立即会感到心情舒畅,紧张的神经会得到放松。音乐的意境往往让人畅志舒怀,在音乐中隐伏着哲理,可促使人了悟哲理的力量。音乐中宏伟、磅礴的气氛,可以给人一种坚忍不拔、勇气倍增的感觉,令人振奋不已;音乐中委婉、宁静的曲调,可以激励你在心中泛起无数美好的憧憬。
  “音乐着眼于生命的自然调节,使脏腑机能恢复正常,机体免疫机能得以提高。”
  作者简介:
  李雪娜,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窑店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考察分析英国多所艺术设计院校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英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几大特征,并与国内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对比,针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英国艺术设计教育;特征;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48-2  英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物质和思想基础较为成熟和完备,经历几个世纪的不断改良发展,英国艺术设计教育
潘天寿云:“色凭目显,无目即无色;色为目赏,不为目赏,亦无色也。故盲子五色,色盲者无色,不为吾人眼目所着意者,亦无色。”道出了色彩的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少数民族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工笔人物画,也是记录传统最为直观的一种方式。  笔者近三年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到广西的龙胜、那坡、岜沙、隆林等少数民族地区采风,搜集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风情的图片资料。广西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