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汛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来源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s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从河南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7月22日,该省发布《汛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称,正值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细菌繁殖迅速,食物容易腐烂,极易引发肠道不适、食物中毒等问题。为切实做好汛期人民群众饮食安全,防止发生次生安全事故。
  针对汛期食品安全特点,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以下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消费者来说,汛期存在七个方面的食品安全风险:
  不食用洪水、雨水浸泡过的食品;不购买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品;不直接使用未经处理的地表水、雨水清洗食品原料、瓜果、蔬菜和餐具;加工制作食品要烧熟煮透;使用洪水浸泡的餐用具,要清洗消毒;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野菜和野果;如发现食品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来说,发布九个汛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一)做好汛期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安全自查,发现严重安全风险的要停业、整改,严防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二)不使用受洪水或积水污染、霉变的食品原料及未经清洗消毒的受洪水、积水浸泡的设备、设施、器具、包装材料加工制作食品。
  (三)集中收集、集中存放、集中销毁受洪水、积水污染的食品。
  (四)不直接使用地表水作为食品生产经营用水,防止交叉污染。
  (五)瓶(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做好水源监测,成品检验合格后销售。
  (六)网络食品销售第三方平台加强配送贮存过程食品安全防护,不配送被污染的食品。
  (七)不捐赠、免费提供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八)积极拓宽货源,做好粮油、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大宗食品储备、供应。
  (九)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囤积居奇、不哄抬物价、不采购销售不合格食品。
  对市场监管部门来说,汛期食品安全风险提示为:
  (一)重点加强集中配餐、农村集体用餐、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积极预防和减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二)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经营场所安全排查,发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要及时责令停业、整改,严防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三)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饮用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加强临时应急状态下的食品加工销售点现场监督指导,确保食品及原材料采购、加工制作、贮存运输、销售等全过程食品安全。
  (四)加强受灾食品经营者排查,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妥善处置因水淹浸泡等原因导致的腐败变质、污穢不洁食品,防范问题产品再次流入市场。
  (五)加强救援食品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坚决杜绝过期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霉烂变质食品用于救援食品。
  (六)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增强灾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过期食品、霉烂变质食品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利益和合法规范的食品市场秩序。
  (八)加强应急值守,一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做到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其他文献
统计工作是社会经济数据信息处理的重要行为,在数字经济的新背景下,其统计核算体系在统计口径和核算方法上均面临着改革与升级的挑战。为加快我国现代统计体系变革, 统计工作理应重点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下经济产业特质和逻辑,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的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积极应对新的时代机遇。笔者所在的事务所已先后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了人口普查、经济普查、产值或固定资产投资调查等专业服务,本文结合事务所在提供专业服务过程中发现的传统统计工作的短板,提出数字经济时代完善统计工作的建议。
7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的《2021年度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典型案例 网络虚假宣传篇 (第一批)》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3128件,罚没金额2.06亿元。第一批网络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共10起,涉及三种不同类型的刷单方式:利用“网红效应”虚构评价,组织员工、亲友等熟人,雇佣专业团队或“刷手”等方式“刷单炒信”。  利用“网
随着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2020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的第二十五次集体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