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广校办学核心竞争力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9月,笔者先后赴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地进行农民中职教育专题调研。调研的核心问题是:农广校还要不要办中职?农民中职教育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调研历时12天,走访5省2所市级校、9所县级校,就以上问题同沿途各级校负责人深入交换意见。
  一、沿途校农民中职教育办学现状及分析
  此次调研的农广校,大部分是各省8月份报送的农民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推荐校。11所调研单位中,除洛阳市农广校外,其他10所农广校均举办农民中职。总体来看,各校的办学有实力、有活力、有动力。
  (一)有实力,表现为有专门队伍,有办学经费
  各校在岗专职教师少则4—5人,多则30余人,专职教师在10人以上的农广校过半数。作为一线教学单位,有优秀师资是硬道理,是承接各类教学任务、做强做精专门机构的前提。校长年富力强、有思路有做法,11位农广校校长中,50岁以下的达9人,最年轻的四川乐至县农广校校长38岁。基层校办得好不好,关键靠校长。这些校长从事农广校工作的时间尽管长短不一,但都有农广情怀和担当,有农民教育培訓的深入认识和独到见解,有办校的能力、资源和手段。举办中职的10所基层校中,3所有专门经费渠道,其他7所虽无经费,但也衔接各类培训项目实现持续培养,把农民中职办得有声有色。
  (二)有活力,表现为办学种类丰富,不断开拓创新
  各基层校紧密围绕当地农业农村中心工作,结合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发展举办各类教育培训。其中吉林长春和桦甸、黑龙江安达、安徽界首、河南夏邑、四川简阳和资中等7地的农广校,与本省高校联办大专和本科,搭建农民素质提升学历通道。各农广校所开展的中职教育和农民培训,在分类施教、精准定位、教学组织、方式方法、跟踪服务上都能因地制宜、扬己所长,工作受到了当地农民欢迎和党委政府认可。
  (三)有动力,表现为中职教育农民有需求,农村社会发展有需要
  任何事业有需求才会有供给,农民中职同样如此。调研期间,无论是基层校长的间接转述,还是中职学员直接反映,核心观点是:仅靠短期的培训,很难掌握系统性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广校的中专班教育,农民通过知识素质、能力素养的持续沉淀,对产业有所掌控,能促进持续增收。此外还有少量青年农民出于择业就业、参军等动机,也有拿中专文凭的学历需求。农村基层治理和农村社会服务需要农民中职教育。如四川简阳市委组织部从优化全市村社干部学历结构考虑,2020年主动联系市农广校并提供专门经费,组织331名村两委人员参加中专学习。河南夏邑县的中职教育,不仅培养全县村两委干部,为全县致富领头雁工程储备人才,还应县电业局需求培养农村电工,提高了农村供电服务质量。农村基层有需要,农广校才有动力,这也是如今多数农广校仍然办中职的原因。
  二、各地认识和主要做法
  (一)基层校校长对农民中职教育的认识
  通过访谈10位办中职的基层校校长,评估他们的办学意愿,可分强烈主动型、保职能型、被动型3种类型。强烈主动型6人,他们所持观点与农民中职学员相似,即中职教育是农村人才培养的长久之举。办好中职教育,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是基层校在主管部门有地位、在党委政府有声音的主要途径。尽管全国农广校体系中职办学难,但不能因为表象结果,而否定中职对培养人才的作用。从尽职履责和满足农民需求方面,有钱没钱都要想方设法办学。保职能型3人,有三方面动机认识:一是中职作为农广校的基本职能,在己任上至少保持不断档。二是中职作为办学结构的一个层级,不办就不完整,需要办。三是中职办学资质,是农广校区别于社会培训机构的重要优势,如果哪天政府培训项目停了,还能以中职生存下去。被动型1人,认为现承担的各级各类培训项目繁多,任务重,人手紧,要办中职已是勉为其难。如果上级校没有要求,不办也可。
  部分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对农民教育、农民中职的认识比较到位。河南夏邑县委书记梁万涛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把农民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全县综合目标管理,县财政每年用于农民中职教育经费83万元。黑龙江安达市副市长陈永彬认为,抓农业发展不抓种地人的培养,必然会存在忧患。四川乐至县农业农村局长文国光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生产端具备高素质农民,才能满足消费端高质量的农产品供给,并对县农广校提出“建立县域产业核心人才队伍,提升产业人才核心能力”的要求。
  (二)发展农民中职教育的举措
  尽管10位校长站位不同,认识深浅各异,但都本着“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感,多措并举办好中职教育,让农民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1.培训与中职衔接。7所无办学经费的农广校,通过招生、课程体系、学习阶段、跟踪指导四环节的衔接,依托项目培训办好农民中职。将两者融为一体,变成一项工作的两个阶段。实现短长衔接,即项目培训阶段的“短”,为教育阶段打基础、提供生源;中职教育阶段的“长”,为培训阶段打造接续的升级版,以系统培养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其中课程体系是四个环节的核心部分,吉林桦甸市的做法是该环节的示范样本。
  2.小班化管理和教学。乐至县择优选拔学员组班,2019级37人,2020级26人。每班配备1名专职班主任、8名辅导教师。组建班级微信群,将教师、专家和学员全部吸纳入群。组建班委会,遴选产业有规模、经营有成效、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员担任班委。每学期组织学员交流至少2次,每年组织现场观摩至少2次。从学员产业中遴选典型现场,不定期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现场观摩,让学员从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现身说法。
  3.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吉林建立“四网融合”农民中职教育远程学习平台,供全省农广校体系共享使用。该平台集网络课程资源、网络学习测评、网络教师团队、网络教学管理于一体,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籍管理三统一,具有整合省、市、县三级办学的扁平化特征。
其他文献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体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带来了积极的教学效应。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学得主动,教学越显精彩。在几年的探索中,我认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教学应用于体育教学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本文就体育教学应用网络教学与以往体育教学的异同和具体应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与以往体育教学的异同    首先,在教育观念上,以往的体育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农广校联合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坚持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聚焦培育实效,创新培育模式,重点在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上发力,把农民教育培训办在稻虾产业链上,
想象你的一生只能在看见黑色和白色的世界中度过,然后第一次看见了一瓶彩色的玫瑰花。这便是利用电子显微镜首次拍摄出细胞多色彩照片的科学家拥有的感觉。电子显微镜可将一个物体放大到1000万倍,从而使研究人员得以窥视细胞或蝇眼的内部工作原理。但迄今为止,他们看到的只有白色和黑色图像。最新进展利用了3种被称为镧系元素的不同稀土金属。它们被分层叠放在显微镜载片上的细胞上方。  显微镜能探测到每种金属何时失去电
近年来,广西合浦县农民中职教育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深入到乡村建班,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以农民为主体,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大力探索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推动合浦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营造政府支持、各部门配合的良好氛围  多次向县领导汇报农民职业教育政策,深入乡镇、村宣传,争取县、乡、村三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成立了合浦县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合浦县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生性豪爽,洒脱率真,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他的散文和诗歌也是独步天下,堪称北宋文学界第一大V。提起苏东坡,除了他的诗文以外,很多人都会想起一道美食“东坡肉”,看来苏东坡在当时还是一枚吃货。可你知道苏东坡还是一名高能段子手吗?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游山玩水时,在龙丘偶遇了当地土豪陈季常。因为两人脾性相投,相谈甚欢,一来二去就成
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考察调研,来到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充分肯定了他们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经验做法。宁夏广银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稻渔空间创办人赵建文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回望二十多年来深耕农业创新融合发展,每一份努力,此时都已绚烂成花,入景入画。  朴素情怀立业  赵建文是宁夏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人,他常说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正是怀揣着农民对土地最朴素深厚的感
抽水马桶是常见的卫生设施,虽然具有科技感十足的流线身形和高雅的瓷白外表,但其实是“老物件”。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抽水马桶的人,是生活在16世纪的英国爵士约翰·哈灵顿。  哈灵顿虽然在庄严的皇家法院工作,但以不羁的文风和诗歌出名。伊丽莎白一世很欣赏他的文笔,这让他一时风头无两。不过,后来他因为传播一则有伤风化的故事而被流放到凯斯顿。  哈灵顿在凯斯顿整天倒腾装修事宜。他发现屋子里总是有异味,于是思考如何
“再过几天,我们基地种植的竹荪就可以上市了。剑川气候冷凉,早晚温差大,竹荪生长周期长,这批竹荪从种下去到现在已经5个月,比其他地方人工种植的竹荪上市晚50天,卖价却更高。并且口感好,产量高,耐运输。”走进云南省剑川县江尾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田间大棚,一朵朵神奇的竹荪藏在厚厚的松毛下面,轻轻用手一扒,就露出一个个球形的菌朵。合作社负责人杨明亮介绍说,“用大棚种植竹荪,一亩地的成本一万多元。等过几天
人一成功,最怕膨胀,生于忧患,挫于骄奢,窃为周立波忧。    收场好,才真好。  世间万物都讲究个“善终”。但“中国达人秀”的最后结局却令人失望。  “达人秀”原本给我的印象是“个人才艺,传播良知,追梦寻梦,原汁原味”。它应该是民间的、朴素的、原创的、性情的,但事实上,前几场赛事中已经萌露了官家注资,“过度包装”的“胎里病”,伴舞的伴唱的,眼看他阵容越来越奢华,越来越皇家,到得最后一场,“时尚七太
山东省临沂市农广校有一位80后女教师,从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十余年,为了把电商知识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她开车走过许多无人的山路,陪伴她的是沿途的风景和导航的语音。这种一个人在路上的经历,是许多农广人的共同经历。也正是农广人传播知识的脚步,铸就了农广校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她就是全国农民教育培训优秀教师、临沂市农广校教师——周蕾。  一、无法忘怀的西北行,萌生一颗“爱农”心  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