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女回忆父亲 左权:为抗日不回黄河南岸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曾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总参谋长。
  左太北今年75岁,因去年摔伤了股骨,至今仍住在北京一家福利院。采访那天,户外气温接近35摄氏度,《环球人物》记者比预定的时间早到了20分钟,刚进福利院大门,就远远地看到左太北端端正正地坐在一辆轮椅上等候着。
  父亲很爱我们母女,但因指挥“百团大战”异常繁忙,加上母亲希望能继续学习,所以在我3个月大时,母亲带着我回到了延安,与父亲相隔两地,只能靠书信传情。母亲是要求进步的人,那时她才23岁,独自带着孩子,陷入家务之中,不免对生活状态感到疲惫、忧虑乃至埋怨,这种情绪也体现在书信里。父亲总是把责任归咎于自己,每次都在信中温言劝慰,尽力解释,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我们母女的思念和眷恋。因为在苏联留过学,他在家书中用了不少“酸词儿”,经常写“志兰,亲爱的”“紧紧握着你的手”这样的话。   尽管父亲非常想念我们,但他始终把抗击侵略的民族大义放在第一位。在信中,他多次描述日军的暴行:“在敌后的孩子们实在是太可怜了。李田的小孩子长得很好,在上次大扫荡中得了病,竟长病而死了。大章同志的孩子寄养群众家中,亦不幸遭万恶的鬼子连同奶妈一齐枪杀了。听说该小孩被鬼子打了一枪后,痛苦了好几个钟头才死,真是可怜。”这也让他时刻惦记着我的安全与健康。
  “太北身体好吗?没有病吧?长大些了没有?更活泼了没有?方便时请一一告我。”
  “记得太北小家伙是很怕冷的,在砖壁(村)那几天下雨起风天气较冷时,小家伙不就手也冰冷,鼻子不通,奶也不能吃吗?……当心些,不要冷着这个小宝贝,我俩的小宝贝。”
  “差不了几天太北就一岁了。这个小宝贝小天使我真是喜欢她。现在长得更大更强壮更活泼更漂亮,又能喊爸爸妈妈,又乖巧不顽皮,真是给我极多的想念与高兴。可惜天各一方不能看到她抱抱她。”
  ……
  每封信里,父亲都事无巨细地询问我的情况,并想方设法托人给我带来一些衣物。他在信里叮嘱母亲:“不要忘记教育小太北学会喊爸爸,慢慢地让她懂得,她的爸爸在遥远的华北与日寇战斗着。”
  当时,日本人正在叫嚣轰炸延安,父亲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我虽如此爱太北,但如时局有变,你可大胆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这是他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三天后,父亲便牺牲了。得知消息,母亲悲痛欲绝,写下了《为了永恒的记忆——写给权》一文:“我不仅为你流尽伤心的泪,也将为你流尽复仇的血。”

接过11封家书


  父亲牺牲后,母亲每每想到曾在书信中发牢骚,甚至迁怒于父亲,都感到非常痛悔。之后悠长的歲月中,母亲几乎不对任何人提起父亲。我对父亲最初的记忆,仅仅是一些模糊的照片。在延安保育院时,毛主席每次来总要问:左权的女儿在哪儿?然后抱抱我。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对父亲的了解基本都来自老师和父辈们。
  1957年,母亲到外地工作,还在读中学的我被接到了彭德怀伯伯家里,一住就是两年多。彭伯伯很慈祥,但和母亲一样,他也极少提到父亲。只有一次,他对我说:“你爸爸一定知道,那次敌人打的第一颗炮弹是试探性的,第二颗炮弹准会跟着来,躲避一下是来得及的。可他为什么没有躲避呢?因为当时十字岭上集合着无数的同志和马匹,你爸爸不可能丢下部下,自己先冲出去。他是死于自己的职守,死于自己的岗位,死于对革命队伍的无限忠诚。”
  1965年,我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来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等单位工作。1982年5月,母亲把父亲写给她的11封家书(实有12封,一封遗失)郑重地交给了我。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些信的存在。之后的岁月里,不知有多少次,我泪流满面地读着父亲写下的文字,不知多少次在梦中见到了他。
  2000年,我退休了,从此踏上了寻找父亲足迹的旅程。几年间,我多次去太行山,走遍了当年父亲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他的牺牲地十字岭,他一手建设的八路军兵工厂所在地黄崖洞,他和母亲居住过的砖壁村奶奶庙……当年八路军刷写的标语和激战后的弹壳还在,老人们抱住我老泪纵横……2002年,在母亲去世10年后,我把父亲的家书结集出版,希望今天的人们永志不忘山河破碎的历史,不忘那些为抵抗外敌入侵而献出生命的民族英雄。
其他文献
常有人问我,烟草和“褚橙”哪个更有成就感?其实事情成不成的规律都差不多。但我认为在当年玉溪卷烟厂的障碍多,难度大就难在障碍,这些障碍有时候是高级干部。  有一次,我去找财政部长,因为当时烟叶要保持高品质,省里的办法不对,但省里说我们只管红头文件。我就去找财政部长,去了3回。他说:“你来了3次了,前几天忙,我们两个这下静静地谈谈。”我把事情谈完了以后,他说:“你怎么不早说,你这个事情合情合理,我明天
影子在一些人眼里只是哄小孩的把戏,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却是艺术。在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晚会上,一台由演员用身体剪影塑造的影子舞《符号中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舞者们在舞台幕布后面,用自己的影子塑造出大熊猫、长城、太庙、石狮、桂林山水、兵马俑、火箭等代表中国历史、文化与发展成就的造型,惟妙惟肖,让人叹为观止。  给观众们带来巨大视觉享受的是来自匈牙利的“吸引力黑光剧社”。他们曾在2013年英国人气
美国耐克公司的产品一贯主打男性市场。一天,耐克公司总裁帕克听到一个女顾客在抱怨:“耐克为何只为男性顾客服务?”这让他心生警醒:我们为何忽视了女性市场?  但为女性提供何种产品,帕克一时也毫无主意,他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去日本寻找创意。在一个寺庙里,他看到一个穿着和服的女人,低头踏着小碎步,脚下的鞋线条简洁优美,“难道鞋子仅仅是为了奔跑而设计的吗?女人不喜欢奔跑,为何不能为她们设计一款软性运动鞋呢?”
茅于润 简介  茅以升之子,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九三学社上海音乐学院支社原主任。1943年毕业于前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1947年获得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小提琴表演学士学位;1948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    我出生在父亲是名人的家庭里,从而决定了我一生与大多数中国人不同的命运。父亲因设计、领导建造杭州钱塘江大桥而闻名于世。多年来,有关他和此桥的历史渊源——造桥、炸
又是一年毕业季。   “我知道你们喜欢微电影、微视频,我也试着做了一个。”不久前在北大的毕业典礼上,校长林建华的创意,让典礼多了几分新潮味道。他用短短7分钟的微电影,讲述了三段“老北大”坚守理想的故事,道足了何谓坚守承诺、执着追求。视频在朋友圈传开后,更引发人们对人生抉择的思考。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不止是毕业之际,人生的十字路口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小到读什么书,大到在家庭
当地时间8月1日早上,在伦敦奥运村的电梯内,南非运动员皮斯托瑞斯看到勒克洛斯脖子上仍挂着昨晚夺得的金牌,问道:“你要戴着这枚金牌去吃早饭吗?”没想到勒克洛斯回答:“从昨晚得到它后,我就没摘下来过。”这位20岁的南非小将当然有理由高兴,因为在男子200米蝶泳决赛中,他仅以0.05秒的优势,第一次击败菲尔普斯。  勒克洛斯来自南非东部港口城市德班。他8岁进入学校游泳俱乐部时,老师林赛就知道他与众不同。
就“上头条”而言,神州专车显然比汪峰容易得多。6月25日,一向“低调”的神州专车推出一组“Beat U!我怕黑专车!”的主题海报广告,矛头直指对手优步(Uber)。海报中,海清、吴秀波等名人手持“U”字母警示牌,并配以对“黑专车”的各种不满和担忧。更有意思的是,海报中还出现了错别字,将“怪蜀黍”打成了“怪蜀黎”。内容的攻击性,文案的话题性,立刻引来媒体、网友如潮的恶评。代言的名人也很快跳出来撇清关
不会讲中文、没有华裔面孔、甚至不算一名职业外交官……2013年12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提名蒙大拿州参议员马克斯·鲍卡斯(下文称鲍卡斯)为下一任驻华大使人选后,舆论的焦点迅速转移到这位72岁的元老级“政客”身上。  民主党内的独立思考者  1941年12月,鲍卡斯出生在蒙大拿州一个富裕的牧场家庭。他的父亲是德国和苏格兰混血儿,母亲是英国和德国人的后裔。  鲍卡斯曾在斯坦福经济学院和法学院就读
9月10日,在香港摩天高楼和绿草地的映衬下,10个身材火辣的女郎,头戴黑皮高帽,装扮成卫兵的样子,穿着透视装,腰带上系着洁白的“马尾”。这些姑娘就是闻名世界的法国疯马歌舞团的舞者。她们的惊艳亮相,拉开了疯马歌舞团在香港首秀的帷幕。  创始人自杀  疯马夜总会位于巴黎乔治五世大街12号。这是一家奇妙的夜总会:一个装扮成加拿大骑警模样的服务生站在门口,随时为客人开门。店面玻璃墙上那女性妖娆体态造型的粉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极少量稀土能明显改善金属材料性能并被广泛用于高精尖产业,在经济和科技大发展的今天,它的身价倍增。  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出口国,但却从未享受到“身价倍增”的好处,反而承受着因大量开采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恶果。当中国宣布出于环保考虑,要限制稀土出口配额时,一些国家做出了激烈的反应。  3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将向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世贸)提出一项针对中国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