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浅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趣味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活水”。趣味教学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真正激发学生热爱语文、享受语文的激情。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趣味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气的、灵动的课堂,应该是师生融洽交流的课堂,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律动,是彼此欣赏、令人愉悦的课堂,只有在这种情境下学习语文,才会使学生身心舒畅,真正学好语文。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篇好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怎样,庄稼又是怎样的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课文详细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互动创新,从学生自学抓起
  1.教师规定明确、具体的自学内容,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教学目标分成两类,即必达目标和争达目标。所谓必达目标就是95%以上的学生都能实现的目标,如字音、字义、词义、句意(有时包括简单的结构、中心)等。所谓争达目标就是有一定难度,有一定创新意识,需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对于争达目标,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完成,教师多引导、多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这样既使教学落到实处,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留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时间,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学中创新。以往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独占课堂乃至课外时间,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形成,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强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过程中,注重创新教育。
  3.重视学生群体的自学形式,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创新意识形成。学生群体自学指以讨论交流为主要形式的互相启发、互相更正、相互补充的学生自学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发挥群体智慧的作用,能更好地加强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许多教学任务都是在学生的热烈讨论和激烈争辩中完成的。
  三、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营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做操》这篇课文时,把一张画了太阳的图片贴到黑板上,让孩子们站起来面向太阳,跟我一起一边做动作,一边读课文。做完一遍后,我又把图片拿到教室的另一个地方贴上,让孩子们继续跟着我做。反复几次,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有的跑到我的跟前和我一起说,一起背,有的手舞足蹈,开心极了。当你看见孩子们学得快乐极了,玩得开心极了,你会感到幸福无比,感到教学的真正乐趣其实就在这里。“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四、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语文课的导入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儿童的兴趣,能使儿童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新力都处于最佳发挥状态。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就能主动参与到新课学习中,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学习《“你们想错了”》这篇课文时,我将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表演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评论表演优劣。“演员”和“观众”全都进入角色,在注意力十分集中又异常兴奋的情绪中深入理解了课文,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表演和活动才能的机会和场地,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五、幽默的教学语言
  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是通往教学目标的桥梁。在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幽默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还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教学生写“兰”字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注意三横的长短之别,我对学生说:“人要有腰身才会好看,字也是如此,‘兰’字三横中间一横要写得短些,就像人的腰身。如果三横一样长,那就不好看了。”学生听后,开心地笑了,全班50个人,作业时无一个出错,“三横要有长短变化”这一写字要领也在笑声中牢牢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六、利用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音画结合的新境界、人机互动的新天地,声音、图像、文字并用,把抽象文字塑造的形象、揭示的内涵转换成图文并茂的欣赏画面展示出来,使语言与画面、视觉和听觉、感知和理解融为一体,创建出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空间和环境。这样的课堂情境,能激起学生极大的欣赏兴趣,唤醒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如学习《九寨沟》时,我按课文顺序播放九寨沟录像的精彩剪辑,学生欣赏了幕幕优雅美丽的自然景致之后,在看、听、想中仔细体味“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的优美境界,从而激起一股热爱之情、自豪之情、赞美之情,学生在趣味盎然、情绪兴奋的状态下,何愁不能把握文章呢?
  其实,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良好方法和手段的有效运用,离不开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营造。资料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思维最活跃,对周围的事物会产生兴趣。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
其他文献
所谓的茶道(拼音:chá dào英语:tea ceremony),其实就是指煮茶饮茶的技艺。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生活中,茶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饮品,更是一种浮生偷得片刻闲的生活艺术,很多人不仅通过烹茶饮茶放松自己,更期望通过这种生活艺术修身养性。茶道是一种包含了许多技艺与复杂的程序的生活艺术,从看似简单实则很讲究的茶具的冲洗,茶水的烹制,到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每一步讲究的都是
据统计资料,在宠物临床上眼部的外科疾病约占犬外科疾病的30%以上。外伤性白内障是眼球穿孔伤后较高的并发症,是犬致盲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兽医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及处理经验均
摘 要: 职高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职高语文教学十分强调实用性、实践性,强调为专业服务的意识。  关键词: 职高教育 语文教学 能力培养  职高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教学,改进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课堂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把“激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 DVH)是雏鸭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以肝炎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病原是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 DHV)。我国流行的鸭肝炎以A型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外,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艺术。在众多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启发诱导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节语文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商品经济、物欲追求的冲击下,人们曾一度遗忘了“阅读”,如今,民族意识再次呼唤阅读。没有阅读不可能有个体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阅读如此重要,阅读贯穿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一个人小时候看的绘本、童话书、故事书开始,人们就在进行阅读活动。进入学校后,开始进行系统化的阅读学习,学校的阅读教学
摘 要: 鉴赏古典诗词需要知人论世,这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知人论世”,认为“知人论世”不是单一片面地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和相关事件,而是从更大的背景全面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及包括作者生平、流派、风格、情趣等在内的全方位的个体特征。  关键词: 古诗教学 知人论世 鉴赏古典诗词  借助背景材料鉴赏古典诗词,帮助学生找准并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已成为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手段。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多媒体化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多媒体在增强教学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优化语文教学课程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对象(学生)等各方面特点,通过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探索、合理选择
摘 要: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初中也肩负着为文言文打基础的重要责任,而文言文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现有生活环境越来越现代化,时代间差异造成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从而导致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难题。作者以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身份,分析现今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对此提出改进建议,推进初中学生对语文文言文的学习。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