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设置中,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的作用越来越淡化,各专科越分越细,结果,各专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不知不觉中将一个完整的病人分成若干个独立存在的部分在治疗上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这种设置及发展态势非常不利于全科医生的培养。为此,建议如下:
1.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一个规则,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必须具备可以接纳和培养全科医生的场所。
2.分科时行政管理或业务管理不能分得太细,而是要增强二级学科(教研室)或三级学科的作用。三级学科以下的专科或病房应该设置为治疗组,否则越分越细,越分越乱,对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医学生的带教教师要由一定比例的全科医生来承担。也就是说,医学生的培养基地要跳出专科的领域,站在大内科或大外科甚至是整个临床医学的角度去培养,要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全科培养教师。
4.要加大全科医生培养的经费支持,国家应该承担建立和完善模拟教学基地的经费。另外,医学生的实习和带教老师与其他专业不同,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和诸多风险。所以,建议给予医学生和带教老师专项补贴。
5.建立一整套有助于各学科或专科之间联系与合作的机制,强化整体、全科的理念,注重病人各系统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现实,在诊疗方面注重整体。专科的设置要与专科医生培训相匹配,卫生部与教育部的相关部门要协调。
(李文志 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副院长)
1.行政管理部门出台一个规则,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必须具备可以接纳和培养全科医生的场所。
2.分科时行政管理或业务管理不能分得太细,而是要增强二级学科(教研室)或三级学科的作用。三级学科以下的专科或病房应该设置为治疗组,否则越分越细,越分越乱,对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3.医学生的带教教师要由一定比例的全科医生来承担。也就是说,医学生的培养基地要跳出专科的领域,站在大内科或大外科甚至是整个临床医学的角度去培养,要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全科培养教师。
4.要加大全科医生培养的经费支持,国家应该承担建立和完善模拟教学基地的经费。另外,医学生的实习和带教老师与其他专业不同,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和诸多风险。所以,建议给予医学生和带教老师专项补贴。
5.建立一整套有助于各学科或专科之间联系与合作的机制,强化整体、全科的理念,注重病人各系统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的现实,在诊疗方面注重整体。专科的设置要与专科医生培训相匹配,卫生部与教育部的相关部门要协调。
(李文志 全国政协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