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智慧火花独步全球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ful_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太人在西方文化史上做出巨大贡献,这个曾遭残害的民族充满智慧与开创性,尽管面对种种扭曲与刻板印象,但没有爱因斯坦、马勒、奥本海默、斯皮尔伯格等犹太人的智慧火花,人类文化必然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已从德国流亡至美国的爱因斯坦曾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发原子弹,获白宫首肯。美国政府即在新墨西哥沙漠兴建实验室和试验场,聚集大批科学家(以犹太人为主),由犹太裔物理学教授奥本海默负责主持。奥本海默的妻子和弟弟因涉嫌与美共有关系,而使得这位“原子弹之父”在20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时期饱受政治迫害;当时打击他最力的是另一右翼犹太裔科学家、有“氢弹之父”称号的爱德华·泰勒。
  讽刺的是,美国第一对原子弹间谍(把秘密交给苏联)也是犹太裔夫妻朱利厄斯和以撒·罗森柏格,他们于1953年双双被处死。据统计,历年诺贝尔奖得主之中,1/4是犹太人,而在医学、物理、化学和经济奖领域,犹太裔得主即占了40%。
马克思

  
  近代思想史和国际政治史上有划时代影响的马克思是犹太人,其父曾当过犹太教士;苏联的缔造者列宁的外祖父是犹太人;心理学一代宗师弗洛伊德也是犹太人。
  难忘中国人的宽厚和美国人的冷漠
  历史上,犹太人背上小气、狡诈、投机和不忠的恶名,历遭劫难,最惨烈的浩劫是希特勒残杀600万犹太人,史称“大浩劫”。
  历史上对犹太人的仇视使得他们曾经受了规模或大或小的迫害,而成为人类史上流动性最大的民族。他们在充满仇恨的环境中,不得不寻求人身与居住安全,不得不四处流浪。
  就在纳粹欺凌犹太人之际,美国总统罗斯福却拒绝收容犹太难民。有一艘载了近千犹太难民的巨轮“圣路易号”远从欧洲航向美国,但因无法登岸,只得折返欧洲。
  在文化和艺术上的成就无与伦比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剧本中,把犹太人描绘成一个贪得无厌、爱放高利贷的民族,对犹太人的名声伤害极大。然而,犹太人在文化和艺术上的成就与贡献却是无与伦比的。
  名奥地利作曲家马勒被认为是20世纪的作曲大师,曾采用德译中国诗人李白、王维的诗作歌词(如《大地之歌》)。曾于1958至1969年担任纽约交响乐团指挥的犹太裔伯恩斯坦,对古典与现代音乐的贡献众所周知。曾对中国古典音乐具有普及之功的美国犹太裔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和最近获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总统自由勋章的、兼具美国与以色列国籍的犹太裔小提琴家伊查克·波尔曼,都是具浓厚人文深度的音乐家。
扎克伯格

  美国通俗音乐史上著名的犹太作曲家更是不乏其人,例如写《天佑美国》的欧文·伯林、作曲遍及百老汇和大街小巷的乔治·葛希文、作曲家艾伦·柯普蓝、单簧管演奏家兼乐队指挥班尼·古德曼、20世纪60年代歌手鲍比·狄伦、20世纪60年代双重唱代表西蒙与葛方柯,以及享名全球的明星芭芭拉·史翠珊等。
  犹太人造就好莱坞
  如果没有犹太人,好莱坞不可能存在,美国电影事业无从发扬光大。华纳兄弟和米高梅电影公司都是犹太人创立的。在影史上大放异彩的犹太男女影星及导演亦多如过江之鲫,如保罗·纽曼、寇克·道格拉斯父子、达斯汀·霍夫曼、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有“鬼才”之称的伍迪·艾伦等。
  犹太人对美国媒体的发展与操控具排山倒海之势。第一大报《纽约时报》即为犹太家族所拥有,现任董事长兼发行人亚瑟·沙兹伯格二世的曾外祖父奥克斯于1896年买下摇摇欲坠的《纽约时报》,其后人锐意经营,终成大报。《华盛顿邮报》原由犹太裔葛兰姆家族控制70多年,但在数年前卖给亚马逊网络商店老板贝佐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创办人为犹太裔威廉·佩利。《纽约客》杂志现任主编大卫·雷姆尼克亦为犹太人。
  在CNN主持多年访问节目的拉利·金、芭芭拉·华特丝和CBS《60分钟》名记者麦克·华莱士皆为犹太人。电视谐星杰瑞·山菲尔德和主持奥斯卡颁奖礼而出名的好莱坞谐星比利·克利斯多都是犹太裔。二战期间《时代》周刊记者身份驻华的白修德和这些年大红大紫的脸谱创办人扎克伯格皆为犹太裔。
  美国犹太人在文学创作上亦人才辈出,任教芝加哥大学多年的索尔·巴勒,成为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犹太作家。还有以《麦田里的守望者》名震全球的塞林格、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结婚多次但亦获奖多次的诺曼·梅勒、《第22条军规》作者约瑟夫·海勒、《推销员之死》作者亚瑟·米勒……
  影响力遍布法学医学政界
  犹太人在美国法学界的力量更是令人震撼。目前九位大法官里,有三位犹太裔;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犹太律师多达40%;全美法学教授1/4是犹太人。
  美国医生和律师也尽是犹太人“天下”,以前有个笑话说,一个犹太母亲带了两个儿子上街,有人问她小孩多大,母亲答道:“医生三岁,律师两岁。”
  美国政界也有不少犹太人,如鼎鼎大名的外交家基辛格、2003年积极策动小布什侵略伊拉克的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2008年造成美国经济衰退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加州两位女民主党参议员范士丹和芭芭拉·鲍克塞等。(摘自《亚洲周刊》《编辑/袁红》)
其他文献
当地时间9月20日,日本时隔六年进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落下帷幕,首相安倍晋三毫无悬念地获胜,实现“三连庄”。  已进入政坛整整25年的安倍,用13年就从议员会馆走进了首相官邸。同时,在他2012年再次成为首相后,连续执政近6年。此次连任自民党总裁,让他的首相任期最長有望拉到2021年。  1954年9月21日,安倍晋三在日本山口县降生。他的家族曾出过两任首相,一位是他的外祖父岸信介,还有一位是外叔祖
“不是艺术在模仿生活,而是生活在模仿艺术。”王尔德如此说道。而这样的诠释,落在空间之上,便转而成為品味与性格的呈现。在作品《雅品深萃》中,设计师陈琬婷小姐运用一贯的“现代简约”手笔,以低明度色调为基底,搭配质材的细微变化,轻柔书写带有浓郁舒适与优雅气息的恬静居所。  平时广泛接触多元领域的Debby总监,喜于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重新组合碰撞,再转化为个人诠释的观点,进而开拓出许多“前所未有”的风格
作者:(英)贝基·威尔逊等著(以色列)阿维埃尔·贝兹尔等绘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4月书籍简介  一套集贴纸游戏和人文知识于一身的趣味互动书,围绕“博物馆~动物园~主题公园~城堡~飞机场~农场”6大主题展开,每个主题都由两位“小探险家”——马可和艾米莉亚带領小读者经历不同的探险场景和故事,通过贴纸情景创作、找目标物、学习简笔画、找不同、涂色、走迷宫等好玩又长知识的游戏,深入了解关于博
2019年,其营收破66亿元,毛利率超苹果,98%的收入来自海外,今年8月登陆A股。这家公司是怎么做到的?  一块小小的充电插头和充电宝能有多大的能量?结论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在WPP、凯度和谷歌联合发布的《2020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报告》(下称《报告》)中,排名前列的除了联想、华为、阿里巴巴、小米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企业外,还有一个对国内消费者来说非常陌生的名字一一Anker。
杨安泽  “我才43,特朗普都70了,”他一脸笃定地说道,“我是杨安泽,我要竞选美国总统。”43岁华人挑战70岁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  近日,除了特朗普提前700多天,部署在任总统连任的竞选事宜外,一位华人企业家也因为要竞选美国总统,开始走进大众的视线。他就是杨安泽,同时也是50年来首位宣布参选美国总统的华裔。  与其他民主党竞选人的目光,往往集中在类似于“移民政策”、“重返气候协定”或是“税改问
日趋成熟的虚拟现实技术可还原真实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也可以创造超现实的虚拟场景,营造身临其境的视听和互动体验,包括已消失的古迹或科幻中的未来。  虚拟现实和三维动画技术,也可以让我们在经典名画的基础上再度创作,延伸艺术的空间性和叙事性。  科技与艺术在学科上看似两条平行线,在现实中却大有交集。它们的交汇处,正是人类创造奇迹的无限空间。  文藝复兴时期的欧洲,达芬奇通过对人体解剖般的临摹,对构图
玛拉·梅普尔斯与女儿、闺蜜到科罗拉多州滑雪迎新年。玛拉·梅普尔斯是特朗普的第二任前妻(图中右二)特朗普的第一任前妻伊凡娜·特朗普  特朗普家的女人个个彪悍,有人说,这位二老婆是特家最漂亮的女人。当年,她就在这个滑雪胜地引发轰动全美的世纪离婚案。  然而上位没几年就离婚了,成为特朗普第二个前妻,她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玛拉·梅普尔斯1963年10月27日出生在佐治亚州小镇,母亲是身材挺拔的模特,父亲
近年来,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来到可以落地使用的阶段,这其中,物流配送被视为这两项技术能够最先落地的场景之一。如福特在去年开始就与沃尔玛合作尝试在货物配送中使用自动驾驶汽车,沃尔沃卡车和图森未来等公司也已经开始了试运营项目,在特定场景下用自动驾驶卡车进行货物运输。   在这方面,大陆集团在2019 CES 国际消费类电子展上,展出了自动驾驶车辆加快递机器人组成的配送系统,可在完全无人参
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预计2024年2月进入运行轨道,从太空遥祝阿联酋建国周年已经获得的资料显示火星表面曾经有大量液态水  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2020年夏季从日本种子岛太空中心发射。这不但是阿联酋史上第一次,也是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际探索。  升空后,火星探测器计划飞行近5亿公里,2021年2月抵达火星轨道,正好在太空遥祝阿联酋建国50周年。  阿联酋为此准备了6年。  “希望号”是今年
如果有一台机器人,几乎可以通过 “自学” 的方式,完成人类 80%~90% 的日常工作和任务,你信吗?或许你会说,人类可以做到的事,机器人为什么不可以?但很显然,我们如今看到的机器人,功能单一,远远达不到我们对智能的期望,也满足不了现实中对任务和场景自适应的需求。如今,我们会根据不同的任务和场景设计各种机器人和相应的算法,但由于外部变量空间太大,同一机器人在不同任务或操作之间的可迁移性较弱,不能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