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的微妙心态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y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以来,围绕美国1200万非法移民去留命运问题,在美国大城市华盛顿、洛杉矶、纽约、芝加哥等处均爆发了多次大游行,移民和非法移民举着“我们也是美国人”的标语,走上街头,仅洛杉矶一地人数最多就达50万人,为历史上罕见,引起了美国社会极大的反响和震动,一些媒体甚至用了“沉睡了的西班牙裔觉醒了”、“西班牙裔民权运动到来了”等字眼来形容此次行动。对此,美国黑人颇有微词,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美国历史上,受歧视和压迫最深的,首推黑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黑人被剥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黑人也最早起来争取自由和平等权利并且取得了重要成就。民权运动中通过的“民权法案”实现了黑人从“二等公民”到参与政治的转变,从约翰逊总统任内开始实施的“肯定性行动”在就业、承包、入学方面给予黑人一定的照顾,也使黑人获得了一定的好处,为改善黑人的经济社会地位起了一定作用。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黑人还是社会弱势群体,经济情况不佳,在某些指标上还落后于西班牙裔人,如黑人孩子(低于18岁)贫困率是46.1%,同期西班牙裔孩子为40.9%;黑人失业率是9.3%,西班牙裔是6%。总之,美国黑人还在受穷,还在为生计苦苦挣扎,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一部分黑人迁怒于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认为由于他们的到来,压低了工资,抢了自己的饭碗,使得黑人、西班牙裔的关系骤然紧张。
  目前美国外来劳动力约有2100万?熏占全部劳动力的14.5%,差不多七个劳力中就有一个为外来人口,其中非法劳力有720万人,占全国劳力的5%,他们占清洁工的17%,建筑工的14%,食品加工工人的12%,服务生的31%。哈佛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认为,在1980~2000年期间,移民的到来降低了本土人的工资,其中黑人受的打击最大,下降幅度达7.4%。调查显示,认为自己家人被移民抢去饭碗的黑人人数是白人的两倍,50%以上的黑人认为移民是国家的负担。从这个意义上看,黑人怨恨西班牙裔有一定道理,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
  对于黑人而言,更严峻的事实是,在政治舞台上,黑人的重要性正在逐步降低,而西班牙裔的重要性在上升,西班牙裔正成为美国两党争夺的重点,而且在一些选区和学区的选举中对黑人产生了威胁,这是黑人不愿意看到但又无法避免的。就当前而言,西班牙裔的政治力量比黑人要弱得多,2000年全美黑人民选官员8896名,西班牙裔是5205名,目前黑人国会议员是43名,西班牙裔是21名。但西班牙裔的潜在政治力量不可忽视。
  首先是西班牙裔在人数上有优势。西班牙裔现在的人口是4270万,已经超过了黑人(3970万),成为美国第一大族裔。西班牙裔中新移民占了很大比例,目前他们还没有公民权,不能参加投票,而且西班牙裔人口中1/3未满18岁,也不能参加投票,所以西班牙裔在2004年选举中仅占选民的6%。但由于西班牙裔人口增加速度快(3.3%),潜在选民队伍庞大,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一支有影响力的投票群体。这不能不令黑人担心。
  其次是西班牙裔在此次移民抗议浪潮中体现出的团结。西班牙裔是个统称,形形色色,来自不同的国家,因此政治取向也不同。但在此次行动中却表现出了空前的一致,向世人展示了西班牙裔的力量,这也是黑人所担心的。黑人害怕西班牙裔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而自己遭到冷落,所以他们极力反对将移民的抗议活动称为民权运动,认为是两回事,“我们是合法公民,是为自己的基本权利而奋斗”,言外之意十分明白。
  尽管在黑人中存在对西班牙裔这样那样的不满,尽管也有一些极端的黑人参加了反移民组织的游行集会,声称非法移民是美国黑人自黑奴制以来最大的威胁,但整体上黑人还是赞成改革移民政策,黑人领袖杰克逊牧师等人不仅参加了移民游行,而且呼吁黑人和西班牙裔团结起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西班牙裔团体也认为他们是用不同的语言道出了和黑人相同的问题。但这两大族裔未来关系如何?还很难有定论,毕竟利益冲突是确实存在的。
其他文献
大凡做教师的人,天长日久,日久生情,往往对书存有一种特殊的情缘,甚至于由此而成为藏书家,如友人贺卫方教授、陈平原教授、余三定教授等,即是如此。我本人从1981年读大学起即喜欢买书,迄今愈买愈多,加上老前辈曹德谦先生和师兄满运龙博士的赠书、李世洞教授和业师齐文颖教授的赠刊,还有其他学界前辈师友(如任继愈、程千帆、罗荣渠、何兹全、来新夏、汪熙、钱存训、伍杰、刘绪贻、杨生茂、黄安年等前辈)的雅赠,如今我
“美国成功故事”:学院时代和大学革命    迅疾的、全面的、具有根本的进化意义的转型和变迁有时被冠名以“革命”。美国高等教育就确曾经历过这样一场革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德曾以如椽大笔写下一篇以“高等教育的革命”为题的文章,描绘了从1870年前后到1910年间美国大学大发展的壮阔历史画卷。直到大学革命来临前的19世纪中叶,美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其高等教育处于源自英国传统的旧式学院(寄宿制本
摘 要教育的内涵发展,师资是关键。本文以Q市为案例,从教师专业发展2个维度、6个项目、30个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对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外部的驱动在历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意识淡薄和动力不足;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单一,优秀历史教师专业发展进入高原期。基于研究分析,系统论述中学优秀历史教师培养的策略,帮助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优秀教师专
有一点笨拙,有一点短路,多年后重返银幕,憨豆先生魅力依旧。幽默里透出天真,微笑中隐含泪水,小人物变身大英雄,戏里戏外演绎精彩人生。1997年,凭借《憨豆先生的大灾难》这部影片,憨豆先生的扮演者英国喜剧演员罗温阿特金森在全球一炮走红。如今,息影多年的憨豆先生重返银幕了,因为他又有一个笑话要奉献给大家。    厌倦了伦敦阴雨天气的憨豆先生,梦想能在法国南部的海滩上美美地度个假期。终于有一天,他中了彩票
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斯瓦特河谷最近因为安全局势持续恶化、甚至成了塔利班武装分子对抗政府军的据点和双方激战的前沿阵地,而备受关注。  4月22日,斯瓦特河谷的塔利班武装南下,控制了距首都伊斯兰堡不到100公里的西北边境的部分战略要点,并设置路障。要知道,这个时间距总统扎尔达里同意在斯瓦特河谷实施伊斯兰法律还不到10天。面对塔利班武装如此嚣张的气焰,4月23日,巴基斯坦军方开始向布内尔地区增派部队,并
5月29日,外交部举行领事司领事保护处成立仪式。随着近年来众多重大领事保护行动的展开,领事保护工作正在愈益为人关注。外交部首次在领事司内设立领事保护处,就是为适应当前领事保护新形势,专门处理和协调我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6月3日,外交部举行今年首次公众开放日活动,领事保护也是本次活动的主题之一。    近期接連实施的从所罗门群岛和东帝汶撤侨这两个重大行动(分别见本刊第10期、第11期和
就像两个人的交往一样,两国关系也可以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恩爱情仇来,成为文人墨客专家学者笔下的不朽之作看到2006年12月19日俄罗斯帮助德国将首颗间谍卫星送入太空这则消息,眼前蓦然显现德俄关系中不同寻常的一幕幕其中,有记载它们亲密无比的,有记载它们血肉相拼的,有记载它们相互借重的,还有记载它们复杂情感的    一个城市名字的渊源    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座落着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它的取名
美国和缅甸对立了20年,虽然近来两国频频互送秋波,但两国关系实际仍处在相互试探、谨慎接触的阶段。要有实质性的提升,如美国解除制裁,互设大使等,仍需要克服重重困难,甚至不排除因为民主、人权等问题使两国关系发生逆转的可能。  美国和缅甸曾经对立20年:美国长期打压缅甸,缅甸则拒不屈服,针锋相对。今年以来,两国关系的坚冰似乎开始消融,并有点春暖花开的感觉:高层会晤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多,特别是美国总统奥巴
翻开世界地图,在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崇山峻岭之间,莽莽高原之上,不难找到这样一个地名——俾路支。在伊朗,有俾路支;在巴基斯坦,有俾路支;在阿富汗,也有一个俾路支。三个俾路支,到底有没有联系?  假如我们对国际局势,特别是对中亚、西亚和南亚局势感兴趣,就一定想得起来,今年10月18日,在伊朗的锡斯坦一俾路支斯坦,伊斯兰革命卫队陆军副司令和多名重要官员,遭到当地反政府武装——“真主旅”恐怖袭击的事件。再
所谓“一百天”,是媒体为了造势搞的民意秀。相信最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面对媒体,但又不得不从容以对的就是奥巴马本人了。  不愿意面对媒体,是因为奥巴马深知民意的非理性:可以载舟、亦可覆舟。高天滚滚的金融寒流让他的“新政”的每一笔拨款都困难重重,国会里的共和党百般阻挠。另外,刚刚从美洲峰会负荆请罪回来,南方近邻墨西哥就爆发“猪流感”,媒体咄咄逼人,逼他下令关闭美墨边境。当年布什为限制非法移民,曾下令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