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高校公体课教师评价的内容、途径、标准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多,,L4D的教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验研究。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评价形式和手段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多元化以及评价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高校公体课;教师评价;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85-04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学生才是学爿的主体。“教”与“学”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教”影响“学”,但不等于“学”,“学”体现“教”,但不能完全代表“教”。为了科学地、准确地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必须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评价。随着高校教师岗聘和职称评定标准的不断改革,对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客观、公平、合理的体育教师评价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和论证是高校体育教育研究和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高校公体课教师评价的的内容、途径、标准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实验研究法本研究分3大部分,第1部分是、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第2部分是评价的实践操作;第3部分是对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与反馈。
1.2.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等常规统计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构建高校公体课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原则
2.1.1评价形式和手段的多元化
“现代评价模式由过去的以终结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单一模式逐渐向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运用为主要形式,以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为主要手段的多元化模式转化。
(1)关于评价的形式: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主要强调的是评价的“过程性”,是针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的评价,教学效果不再是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
(2)关于评价的手段:在一定范围内量化指标是客观的、可行的,但不能完全否定定性评价。例如,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师德师风、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评价是无法用量化的手段来评价的,应采用定性评价的手段。
2.1.2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多元化学生学得怎样,我们可以通过考试去测量其学爿成绩,但教师教得怎样,是无法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量出来的,因此需确定评价的标准。作者认为教师评价的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均要通过教学过程去落实、去完成,教学过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体育教学过程评价包括对教学常规、讲解示范、组织教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态度的评价等。
(2)教学效果:无论是采用过程性还是终结性的评价形式,体育课教学质量主要以教学效果来反映,所以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应被忽视。
(3)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多选择运动训练、保健、运动人体科学或交叉学科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进行纯粹教学研究比例较低。因体育教学的特点,教学方面的研究一般时间较长,论文的撰写和发表要比其他方面的科学研究慢且难,所以,多数教师选择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相对忽视了对教学改革的研究。在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将教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其中,不仅作为教师评职等的科研要求,也是对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促进和激励。
2.1.3评价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活动系统,因而教学评价也很复杂,必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途径和方法,才能比较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学。教师评价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和领导评价的综合运用。
(1)自我评价:教师有意收集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
(2)学生评价: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师教学效果最直接的评判者。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均开展了学生评教的环节,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服务和教学效果等内容。
(3)同事评价:是指由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的J叫事所做的评价。
(4)领导评价:是指由教研室主任、院长等主管体育教学的领导,参照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的评价情况,通过听课、议课等形式作出的比较全面的评价。
2.2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验操作
2.2.1理论构建
(1)评价主体的选择:针对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确定参与本年度教师评价的评价主体。例如,浙江工业大学教师评价的评价主体分为专家组、教学管理组和综合考评组。其中专家组由教学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及主管教学的部门领导组成;教学管理组由体育部主任等与教学管理相关的部门领导和教学秘书以及教师代表组成;综合考评组由以上两组的代表组成。
(2)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各级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所构成的集合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瞄’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主要由专家组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管理组评价构成(见图1)。
(3)评价标准与方法专家组评价,专家组评价内容2级指标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教学工作量以及教改砌究成果,每项内容还包括多项3级指标;其中专家组评价中的“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项指标的评价实施主要是专家组在看课、议课的基础上进行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教学效果’指标主要通过抽查学生理论试卷和部分访谈的方法考核教师的理论知识,通过考查学生实践课学爿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均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教改研究”指标中“教学成果”是指对教师已完成的教改项目情况和发表的教学论文情况进行评价,“教研项目”是指对指教师在研的教改项目情况进行评价,均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具体评价标准与方法见表1: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包括教学服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纪律和教学效果5项2级指标,评价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具体评价标准与方法见表2:
教学管理组评价,教学管理组评价包括课程建设、团结协作,服从教学管理安排等6项2级指标。由体育部主任等与教学管理有关的部门领导和部办公室负责人以及教学秘书对教师进行评价,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
综合考评组评价,综合考评组主要是对教学竞赛、成果获奖或事故扣罚等进行评价。具体标准和方法见表3:
2.2.2评价实施阶段(1)教学检查:教学督导组通过看课和议课,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填写看课记录分析表并存档,为教学质量评估和课程建设提供第一手材料。
(2)打分评价:专家组在看课和议课、查阅教学秘书提供的相关资料、了解教师自我评价及及事评价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逐项评分。
(3)成绩核算及反馈:教学秘书统计评价分数并上报主管领导进行综合考评组考评。综合考评组根据教师教学竞赛、成果获奖或事故扣罚等信息评出教师评价的最终成绩,评价最终结果通过公示向被评者进行反馈。
3研究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高校公体课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评价形式、手段、内容、标准、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
(2)高校公体课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主要包括评价目标的确立、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指标的确定以及评价方法的选用。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在明确评价目标,合理、科学地设置评价指标,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和严谨的评价实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渊查统计,70%以上的教师认为,在目前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实施多元化教师评价是可行的。
3.2建议
(1)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评价目标的确立,评价目标的确立要针对各校、院的具体实际来设置,要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尽量摒弃评价的功利性,,
(2)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指标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
(3)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评价既要体现过程性,又要体现终结性。
参考文献
[1]王德平,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0,
[2]黄甫权,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331,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13,
[4]郭芙茉,骆红斌,高校公体课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实践[J],体育科研,2010,(9):98-100,
[5]解黎明,刍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J],首都师范学院学报,2003,(1):64-66,,
[6]黄海镝,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77,
[7]王路遥,邹华,论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思路与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3,(3):407-410
关键词:高校公体课;教师评价;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85-04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学生才是学爿的主体。“教”与“学”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教”影响“学”,但不等于“学”,“学”体现“教”,但不能完全代表“教”。为了科学地、准确地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必须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评价。随着高校教师岗聘和职称评定标准的不断改革,对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践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客观、公平、合理的体育教师评价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和论证是高校体育教育研究和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高校公体课教师评价的的内容、途径、标准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实验研究法本研究分3大部分,第1部分是、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第2部分是评价的实践操作;第3部分是对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与反馈。
1.2.3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等常规统计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构建高校公体课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原则
2.1.1评价形式和手段的多元化
“现代评价模式由过去的以终结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单一模式逐渐向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运用为主要形式,以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为主要手段的多元化模式转化。
(1)关于评价的形式: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主要强调的是评价的“过程性”,是针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的评价,教学效果不再是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
(2)关于评价的手段:在一定范围内量化指标是客观的、可行的,但不能完全否定定性评价。例如,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师德师风、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评价是无法用量化的手段来评价的,应采用定性评价的手段。
2.1.2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多元化学生学得怎样,我们可以通过考试去测量其学爿成绩,但教师教得怎样,是无法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量出来的,因此需确定评价的标准。作者认为教师评价的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均要通过教学过程去落实、去完成,教学过程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体育教学过程评价包括对教学常规、讲解示范、组织教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态度的评价等。
(2)教学效果:无论是采用过程性还是终结性的评价形式,体育课教学质量主要以教学效果来反映,所以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应被忽视。
(3)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多选择运动训练、保健、运动人体科学或交叉学科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进行纯粹教学研究比例较低。因体育教学的特点,教学方面的研究一般时间较长,论文的撰写和发表要比其他方面的科学研究慢且难,所以,多数教师选择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相对忽视了对教学改革的研究。在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将教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列入其中,不仅作为教师评职等的科研要求,也是对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种促进和激励。
2.1.3评价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活动系统,因而教学评价也很复杂,必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途径和方法,才能比较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学。教师评价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评价和领导评价的综合运用。
(1)自我评价:教师有意收集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
(2)学生评价: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师教学效果最直接的评判者。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均开展了学生评教的环节,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服务和教学效果等内容。
(3)同事评价:是指由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的J叫事所做的评价。
(4)领导评价:是指由教研室主任、院长等主管体育教学的领导,参照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事的评价情况,通过听课、议课等形式作出的比较全面的评价。
2.2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与实验操作
2.2.1理论构建
(1)评价主体的选择:针对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确定参与本年度教师评价的评价主体。例如,浙江工业大学教师评价的评价主体分为专家组、教学管理组和综合考评组。其中专家组由教学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及主管教学的部门领导组成;教学管理组由体育部主任等与教学管理相关的部门领导和教学秘书以及教师代表组成;综合考评组由以上两组的代表组成。
(2)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各级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所构成的集合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瞄’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主要由专家组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管理组评价构成(见图1)。
(3)评价标准与方法专家组评价,专家组评价内容2级指标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教学工作量以及教改砌究成果,每项内容还包括多项3级指标;其中专家组评价中的“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项指标的评价实施主要是专家组在看课、议课的基础上进行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教学效果’指标主要通过抽查学生理论试卷和部分访谈的方法考核教师的理论知识,通过考查学生实践课学爿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均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教改研究”指标中“教学成果”是指对教师已完成的教改项目情况和发表的教学论文情况进行评价,“教研项目”是指对指教师在研的教改项目情况进行评价,均采用定量评价的方法。具体评价标准与方法见表1: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包括教学服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纪律和教学效果5项2级指标,评价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具体评价标准与方法见表2:
教学管理组评价,教学管理组评价包括课程建设、团结协作,服从教学管理安排等6项2级指标。由体育部主任等与教学管理有关的部门领导和部办公室负责人以及教学秘书对教师进行评价,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
综合考评组评价,综合考评组主要是对教学竞赛、成果获奖或事故扣罚等进行评价。具体标准和方法见表3:
2.2.2评价实施阶段(1)教学检查:教学督导组通过看课和议课,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填写看课记录分析表并存档,为教学质量评估和课程建设提供第一手材料。
(2)打分评价:专家组在看课和议课、查阅教学秘书提供的相关资料、了解教师自我评价及及事评价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对每位任课教师进行逐项评分。
(3)成绩核算及反馈:教学秘书统计评价分数并上报主管领导进行综合考评组考评。综合考评组根据教师教学竞赛、成果获奖或事故扣罚等信息评出教师评价的最终成绩,评价最终结果通过公示向被评者进行反馈。
3研究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高校公体课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评价形式、手段、内容、标准、途径和方法的多元化。
(2)高校公体课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主要包括评价目标的确立、评价内容的选择、评价指标的确定以及评价方法的选用。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在明确评价目标,合理、科学地设置评价指标,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和严谨的评价实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渊查统计,70%以上的教师认为,在目前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实施多元化教师评价是可行的。
3.2建议
(1)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评价目标的确立,评价目标的确立要针对各校、院的具体实际来设置,要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尽量摒弃评价的功利性,,
(2)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指标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
(3)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定量与定性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评价既要体现过程性,又要体现终结性。
参考文献
[1]王德平,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0,
[2]黄甫权,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331,
[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13,
[4]郭芙茉,骆红斌,高校公体课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研究实践[J],体育科研,2010,(9):98-100,
[5]解黎明,刍议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J],首都师范学院学报,2003,(1):64-66,,
[6]黄海镝,体育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76-77,
[7]王路遥,邹华,论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思路与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3,(3):40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