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与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抓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正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日久之后,沉淀下来的就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甚至是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口语训练
  初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抓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写字素养
  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初中生积累一定的字词来充实自己,包括积累文言文中的一些实词,掌握它的丰富内涵,不仅不违背“新课标”的精神实质,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正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所应开展的活动之一。因此,我认为,要开展好这项活动,教师就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把教科书上的生字新词扎扎实实地掌握好,多积累,多做练习,不断巩固。第一,强化全体学生认真写字的意识,列举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第二,积极营造用心写字的氛围。在教室专门准备一块展示板,“认认真真写字 踏踏实实做人”,定期更换学生的书法作品。第三,每个月举行一次写字比赛,不仅表扬写得好的同学,更表扬进步大的同学。第四,要求学生把积累字词的工作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字词,并能够运用所学的字词知识。鼓励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自觉练笔,每天交一页正规的书法练笔,可以是生字新词,也可以是美文摘抄。
  二、抓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从应试角度来看,每一份语文试卷,阅读都占有半壁江山。因此,摆在每个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好实际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问题。
  l.阅读教学必须真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必须备好课,写好教案,更应该备学情,备“学案”,力争做到想学生之所想,备学生之所问。
  2.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认为,无论是读和写,还是听和说,真正要养成能力,“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地历练”。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和教育良心的语文教师,必须抛弃功利思想,切实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可以反思一下,班级里面语文成绩较好的有几个不是书读得很多的?语文成绩不好的又有几个是书读得很多的?班级里面有一个学生,老师布置的语文试卷基本不做,语文课基本不听,但每次考试语文从没有掉过班级前5名。不知道这是不是语文老师的悲哀,抑或算不算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提倡大语文的观念,不仅从课本中学习,更要从社会和生活中学习。
  三、抓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理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掌握“我以我手写我心”的基本要领。因此,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这才能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的源头在于生活,或者说,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源自其朴素而意蕴颇丰的日常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写作没有生活的源头活水,那是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来的。因此,“新课标“要求学生“参与生活”“发现生活”老师就得要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通过组织学生走访、考察、座谈、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从中体验自然,感悟人文,积淀情思。只有找到了写作主体与生活的契合点,才能赋予作文鲜活的生命和鲜明的个性。
  1.在注重积累中提升写作的素养
  这里的“积累”除了上文提及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的积淀外,侧重指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拓展和相应练笔。“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这就着重强化了课外阅读的刚性指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纳与倾吐的关系,只有“读”与“写”相结合,才能奠定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以不变应万变。
  2.在学生自评自改中提升写作素养。我是这样做的:首先,确定学生自评自改文章的顺序和内容,定出评分标准,并予以公布。其次,组织学生分组轮流评改、交替运作。再次,老师在此基础上,从各组荐评出的优秀习作中选出若干篇,交作者在课堂上朗读,同学共同赏析,教师作点评。
  四、抓口语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互动甚至是多向互动的活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利刃是磨出来的,好马是跑出来的。要想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老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构建能让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的平台。否则,那也是一句空话。
  1.开展课前3分钟演讲活动,激发口语交际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发表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每节语文课前都进行3分钟演讲。每天都要开展一次“精彩5分钟”的口语交际活动。侃大山、讲故事、背名人名言、播时事新闻、谈风土人情等,内容不拘一格,只要健康就行,并对学生的口语交流,及时地给予评议:赞赏新颖、独到的见解,发现并肯定同学们的点滴进步。
  2.创设情境,营造口语交际的大环境。鉴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原因,“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为此,我还采取了如下措施来配合:
  (1)制定口语交际奖惩办法,表彰先进,鞭策落后,以奖为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
  (2)组织精彩的课本剧表演。
  总之,在提升学生口语能力这个问题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学生表达的机会。
  综合上述4个方面,我觉得每一个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当中,一定要把行动落实到实处。具体来说,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每天摘抄一条成语。首先,包括成语的出处、意义等,成语的来源首选课本。其次,是练习当中出现的,要求记忆。
  2.每周摘抄并识记一句名言。要求记忆,同时能说出自己的体会。
  3.每周摘抄一首古诗。以课外为主,要求记忆,并能够大概说出诗歌的意思。
  4.每周摘抄一段百字左右的美文美段,要求大概记忆并说明摘抄的理由。
  5.每天练100个钢笔字,对于字比较好的同学可要求每周练一二百字。
  6.每周写一篇读书心得。阅读的内容除课本推荐的名著外,重点推荐曹文轩的作品以及《读者》等杂志。
  7.每周写一篇周记。要求一定是有感而发,切忌流水帐和无病呻吟。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与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抓好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正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日久之后,沉淀下来的就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甚至是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教学改革 物理课堂 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应围绕应试教育的思想展开  由于教师课堂教学观念的缺失和课堂角色的错位,严重挤压了学生展示自己综合素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习被动,交流机会少,学生知识生成能力不足,从而限制了课堂这个素质教育主阵地的应有作用。具体在课堂上表现有:教师主宰了学生的学习,一味把课本知识完整无误地教给学生,从考试出发,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和做大量的练习;学生埋头去听和做,为了应付
在科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科技前沿素材要综合考虑科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生实际等因素,遵循教育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和适当性原则,并采用随机切入教学、科技材料阅
本文着重研究A对小麦种子的作用机制及对小麦的促生、控病、防倒伏、防旱进而达到大幅度增产的概念性问题进行讨论。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化学 质疑能力 问题意识  《化学课程标准》强调化学学习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有
护理技术操作是医院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护士必须牢固掌握的基本技能,其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护理专科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由于我校常用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理论讲授―操作示范―学生分组练习,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以下不足:理论讲授枯燥,学生注意力难以高度集中;教师本身素质存在差异性,使得示范操作的细节不统一;同学数量多造成教师的示范动作不能使所有同学都清楚看见,使动作要领、注意事项
(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  [摘要]从提高认识,正确对待考试;仔细研究信息技术中考说明、细化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授课方案;切合实际,专题训练巩固各知识点;集中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五个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中考复习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 中考 复习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深入,自2005年开始,我市率先将信息技术学科纳入中考,并且信息技术学科考试分数以10分计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