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弓鱼”技术简介

来源 :河北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6.023
  
  建瓯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养鱼历史悠久,年产鲜鱼15 000 kg,是闽北地区主要的产鱼大县(市)之一。早在几百年前,当地就流行“弓鱼”之法(一种绑鱼技术,见图1),经过这种技术处理的鱼,不但腥味全除,离水后长途运输,历经数小时甚至十余小时仍能保持鲜活。当地的经验证明:“弓鱼”在冬季可以保活3 d,夏季也能保活2 d。2009年,“弓鱼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1 “弓鱼”捆绑方式
   1 “弓鱼”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1.1 “初绑”
   左手抓起一条鱼,右手用锋利的竹签在鱼鼻子上穿个孔,从腰间抽出一根事先就准备好的草绳,经鼻孔穿唇而过,用牙齿咬住绳子的一端,手与牙齿并用打一个结,再把鱼身沿着内侧向右弯起来,把绳子另一端移到鱼尾的肛门下端绑住再打一结,这样鱼就被绑成了“弓”形。
   1.2 “喂水”
   把绑好的鱼头朝上放入溪河活水中“吐污納新”, 过1~2 h后再拿出,此过程为“喂水”。
   1.3 “绑水”
   也叫“复绑”:将“喂水”后的鱼拿出,再行二次弓绑,即头部不动,将绑鱼尾的草绳由肛门下部移到肛门上部,绑紧打结,使鱼弓弯成半圆形,然后放到鱼塘或溪河活水中泡养1~2 d,就可上市。经过初绑、喂水和绑水,这样一头弓鱼就制作完成了。渔民把这种弓过的鱼串到一根竹竿上,骑单车或摩托车赶赴渔市贩卖。弓鱼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保活保鲜;其次,弓鱼能去除塘鱼的土腥味,吃起来味道更加鲜美,提高了鱼的食用价值;另外,弓鱼还具有便于携带、便于长途运输的好处。建瓯“弓鱼”新鲜保活、旱运不死的传统特技,称得上是我国罕见的一种民间“鱼儿保活法”。
   2 “弓鱼”技术的科学原理
   仅仅用一根绳子绑一绑就能让鱼儿可以离水存活,它的科学原理在于:鱼被捆得无法动弹,处于一种“假死”的状态,从而避免了剧烈运动所要消耗的能量,也减少了耗氧量,更重要的是这种弓鱼法能让鱼的嘴和鳃盖保持打开状态,空气可以直接从鱼的口腔进入,让鱼在没有水的环境下也可以保持呼吸,得以延长生命。又因肛门被绑紧,吃进的新鲜水也无法排出,鱼活的时间特别长。普通情况下,鱼离水之后会剧烈挣扎,因体力不支而无法一直用鳃盖张合吸氧,最终快速死亡。在生产实践中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弓鱼”只能往鱼体的右侧绑,否则鱼就立即失去活力,其中的奥秘尚不清楚。
   3 “弓鱼”技术的发展前景
   目前建瓯当地专业养殖户使用生态技术养鱼,以各种优质草料喂鱼,虽然这样鱼的生长周期延长,但肉质细嫩,再利用弓鱼技术捕鱼上市,所以鱼的味道吃起来特别鲜美。当地农民组建了一支捕鱼队伍,专门为建瓯各乡镇的养鱼大户提供捕鱼、弓鱼服务。在建瓯市,好的弓鱼能手,弓一条鱼的时间不到10秒钟。弓鱼味道鲜美、价格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建瓯弓鱼,是建瓯人民勤劳智慧的体现,是全国仅有的、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同时也极富民俗研究价值。未来将有更多的人们认识和食用建瓯弓鱼,使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收稿日期:2014-03-17)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4.026    摘 要:目前,我国的渔政管理正面临着资源增殖与渔民增收、文明执法与违法抗管、渔政管理日益复杂与渔政队伍人才缺乏三方面矛盾。为了保证渔政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需从加强队伍建设,转变管理理念,保障渔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入手,增强渔政队伍的服务意识与执法能力,维护渔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渔政管理;队伍建设;渔水和谐  
随着唐山市沿海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海水养殖业的传统养殖空间被大规模挤压,开辟新的养殖空间与养殖模式成为保障沿海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唐山市境内有南堡盐场、长芦大清河盐场、丰南区盐场、滦南县盐场、乐亭县盐场等数个盐场,盐场晾水池面积5.33万hm2以上,是唐山市现有海水池塘养殖面积的3~4倍。晾水池主要用于盐业生产的前期海水自然蒸发与浓缩,每一级晾水池的海水盐度随着蒸发时间的延长不断增高,各级
西柏坡电厂罗非鱼养殖已有十几年历史,占地1hm2,养殖面积0.67hm2,利用电厂余热养殖罗非鱼,属于工厂化养殖模式。通过厂领导班子与技术人员不懈努力,对设施进行改造、挖潜创新技术,取
<正>进入暑期以后,秦皇岛海关考虑到水产品的特殊性,在进行通关作业无纸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时节特点,根据企业需求,主动采取措施,设立冻品鲜活品"绿色通道",提供预约通关
异育银鲫“中科3号”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寄生于肝脏造成肝囊肿死亡的碘泡虫病发病率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适宜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可控水体内养殖。  目前冀州湖养殖品种主要以鲤鱼、草鱼、鲢鱼为主,养殖模式陈旧,处亏损状态,渔民收益不佳。为增加效益,优化产品结构,今年引进了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  1 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