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药剂30%溴虫腈·吡丙醚防治辣椒棉铃虫示范总结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展示30%溴虫腈·吡丙醚在推荐剂量下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
  2.作物:色素辣椒。品种:韩国甜椒
  3.靶标: 棉铃虫
  4.示范地点:第二师22团九连9斗5农。
  5.试验药剂:30%溴虫腈·吡丙醚(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甲维盐(全称甲氨基阿维素苯甲酸盐1P0㏕),德强生物有限公司生产。
  6.处理:
  7.用水量:667m2用水量30kg,保证喷匀喷透。
  8.处理面积:试验药剂各处理100m2(折合0.61亩),不设置重复。
  9.施药时间和次数: 7月9日二代棉铃虫3龄期开始第一次施药。
  10.施药方法:喷雾器喷雾,对辣椒植株叶片均匀喷雾。
  11.调查时间:7月9日上午调查药前虫口基数,下午18时喷药,药前1天,药后3天,7天调查,共计调查3次。
  12.调查方法:采用5点100株取样,每点标定有棉铃虫的植株25株,药前调查虫口基数,同时抹去卵不计,药后记录幼虫数。
  13.试验概况记录信息
  (1)使用喷雾器生产厂家施药的日期。卫士牌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由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空心圆锥雾双喷头,667m2用水30kg。7月9日18时喷药。
  (2)天气情况:试验观察期共10天(7月8日至7月17日)。试验期间日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10.8℃,平均气温23.7℃,试验全过程无雨日,不受严重或持续干旱、暴雨、晚霜、冰雹等影响。但7月中下旬持续高温影响了辣椒的正常生长。
  (3)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设在二十二团九连9斗5农。试验面积4×100m2。前茬作物为辣椒,连作三年,历年病害、棉铃虫发病较为严重。土质轻沙壤土,肥力中等。秋季667 m2施秋施肥三料30kg,磷酸二铵10kg,硫酸钾5kg。4月28日移栽,栽培方式为开沟加压滴灌种植,即覆膜宽70 cm,滴灌带配置一膜一管,该滴灌方式一膜两行。采用育苗移栽,定植株行距25 cm×40 cm,667m2理论保苗数4956株,实际保苗数4925株,收获株数为4 920-4927株,长势良好。6月份的降雨和7月份的持续高温,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及时采取叶面喷雾,加压滴灌有效的抑制了病虫的蔓延。各处理区栽培管理条件一致,且符合当地常规农业实践。生长期追肥、浇水均采用加压滴灌技术。
  (4)安全性和有益生物的影响:
  试验期间观察调查,30%溴虫腈·吡丙醚水剂667m2用量1000-1500倍液的处理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辣椒的正常生长发育,植株叶片,花蕾果实未见有明显不良影响。同时对辣椒田间天敌(草蛉、瓢虫)无毒害作用。
  14.试验数据分析及药效评价
  (1)30%溴虫腈·吡丙醚田间果实防治效果:由表2可以看出,药后3天,辣椒的百株虫果量较施药前有所下降。药后7天辣椒的百株虫量较施药前下降较大。而对照辣椒田百株虫量增加了3.2-6.9头。施药3天后,处理1的被害果率为4.08%,效正防效率58.46%。处理2的被害果率为3.95%,效正防效率59.78%。施药7天后,处理1的被害果率为,4.12%,效正防效率62.99%。处理2的被害果率为4.19%,效正防效率62.35%。
  (2)测定30%溴虫腈·吡丙醚对棉铃虫幼虫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当30%溴虫腈·吡丙醚使用量分别为1000和1500倍液时,施药3 天后对棉铃虫的处理1的虫口减退率为28.35%,效正防效率72.44%.。处理2的虫口减退率为25.75%,效正防效率74.36%。施药7 天后对棉铃虫的处理1虫口减退率为48.39,防效分别达到86.66%。处理2虫口减退率为69.72,防效分别达到82.05%,两处理的防效相当。30%溴虫腈·吡丙醚两处理与对照1甲氨基阿维素苯甲酸盐无显著差异,与对照2清水处理的防效差异较大。表明30%溴虫腈·吡丙醚是防治棉铃虫较为理想的药剂,建议每亩使用量为1000-1500倍液。
  (3)产品特点应用效果评价:30%溴虫腈·吡丙醚,用药后试验数据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30%溴虫腈·吡丙醚水剂,对辣椒棉铃虫具有良好的防效,可有效控制甘蓝夜蛾、菜粉蝶、小菜蛾多种害虫。30%溴虫腈·吡丙醚水剂用于防治辣椒棉铃虫推荐喷雾用量为667 m2用药1500倍液,用药时间为棉铃虫3龄前期。30%溴虫腈·吡丙醚水剂是一种绿色环保新型广谱杀虫剂,无污染,无残留,建议在辣椒生产实践中采用,推荐使用量为1500倍液/666.7m2。
其他文献
[摘 要] 农村外出打工青年作为青年的一部分,他们的政治心理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试图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政治心理现状,探寻消除农村打工青年消极冷漠、功利化的政治心理的对策与措施,实现乡村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升与农村打工青年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甘肃农村 外出打工青年 政治心理 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 D66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摘 要] 茶叶是龙泉市生态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的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不容小觑。文章主要是站在浙江省龙泉市当地的实际状况角度之上,对茶叶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以此能够有效提升当地的茶叶种植质量,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茶叶 种植 质量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168-01  
[摘 要] 农业始终是我国的第一产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更关系到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加强农业建设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金沙县是贵州省玉米种植大县,近些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升,适合种玉米的种植地不断减少,这样在保证原有产量的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是我们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玉米栽培技术应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党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现代农业建设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和经济发展,粮食安全作为我们13亿人口的中国来讲是尤为重要的。当前国家已经为支农、稳农、惠农制定出了很多政策,从不征农业税到补贴农民的种子、农机具的生产,以及生产资料薄膜等,这说明国家对现代农业建设十分重视。  [关键词] 土地流转 规模化经营 桃溪镇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
摘要:马铃薯由于被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病害称病毒病害。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逐渐向块茎中转移,并在块茎中潜伏和积累,通过无性繁殖,世代传递,导致产量逐年降低,品质变劣;同时表现出各种畸形症状,最终失去种用价值。一般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  关键词:马铃薯 病毒病 综合防治  1.发病症状  大多数病毒病在得病当年症状不明显,但在温度较高的地区,症状逐年严重。马铃薯普
[摘 要] 沼液是高质量的全面液体有机肥料,利用较方便而且用沼液能增产、增收,特别是生产绿色有机水稻有很大的意義。沼液的利用次数越多,水稻的增产效果越明显。来年开始在大面积水稻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这项技术为好。  [关键词] 沼液 水稻生产 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184-01  随着农村沼气建设深入开展,沼肥在
[摘 要] 小麦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均播种面积在两万亩以上,但随着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的危害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建立我县小麦综合防治体系,更好地指导广大农民科学防治,现就我县多年来在小麦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总结如下,以期是我县小麦生产取得更好的效益,为我县小麦科学防治病虫草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2013年底以来,省委组织部牵头在全省村级党组织中开展“合作股份”,通过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注入股本金的方式,找到了新时期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市场主体,是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创新、实现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与加强政府支持保护功能互补的有益探索。当然,发展“合作股份”经济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基于此,笔者经过调研,结合沧源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37-01  水稻褐飞虱是我县晚稻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晚稻褐飞虱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县水稻高产稳产的制约因素。为了了解几种不同药剂对晚稻褐飞虱的防治效果,我们在泰和县澄江镇上田村的晚稻田中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
[摘 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畜牧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集约化和规模化饲养技术逐渐应用到动物养殖产业中。猪肉是消费者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肉制品。最近几年,随著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不断提升,猪养殖产业得到了显著发展,养猪已经成为农民群众提高经济收入,实现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猪高品质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更好的提升猪养殖质量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猪 高品质 饲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