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视角改变对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影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8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在全新的时代背景和不同的受众群体的影响下的叙事视角改变对电视剧《红高粱》改编的影响,探索经典在不同语境下保留的文化内核以及迸发出的鲜活力量,总结经典改编的具体语境和时代依据,分析作品改编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红高粱;影视作品;变更;叙事视角;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1
  2014年,电视剧《红高粱》带着无数关注和话题席卷屏幕。与小说和影版相比,电视剧《红高粱》的叙事者有了很大的变化,叙事者是孙子“我”,画外音的“我”没有在故事中出现,是一个客观的叙述者,同时是故事中人物的后代,这使他具有某种参与意识,从而又有了被叙述的意义,这种视角非常自由又具全知性。作为叙事人的“我”,站在当今的视点上注视前辈的行为及其生活过的高粱地,前辈感觉到的一切以及他们身外的世界都在“我”的视野中展开。而在电视剧《红高粱》中,“我”不存在了,故事是从女主人公九儿的视角进行重新诠释的,这种叙事者的不同,直接影响了两版《红高粱》在主题确定、情节构建以及叙事风格上的不同。
  一、叙事主题的淡化
  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以其深邃多元的思想主题而为人熟识、赢得学界的广泛赞誉,小说原著包含有生命、历史、人性、情爱、文化等多重主题原型。面对小说如此广大深厚、思想深远的主题内蕴,电影版《红高粱》采取的是以简驳繁的策略,回避原著所提供的深度内涵,仅从小说的多元主题中提取出一个单纯的主题——生命,从生命主题的维度展开叙事,消解了小说多重主题的复杂性,通过对死亡与爱情的渲染,着力彰显豪爽热情的人生态度和顽强不息的生命意识,圆满地完成了主题的叙述。电视剧《红高粱》将狂野旺盛的生命力母题淡化,这种转化既是一种文化选择,更是一种商业策略。这使电视剧呈现了一个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的主题,电视剧《红高粱》以九儿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情节,虽然让九儿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但其它角色的塑造变得偏概念化,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改编迎合了当下文化的轻浅化、世俗化,过分追求曲折性、离奇性,消解了人物的生命力。
  二、叙事风格的转化
  小说《红高粱家族》,叙事视角完全民间化,诗意浪漫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电影版《红高粱》基本延续了这种风格,同时更侧重于写意的手法。电视剧版明显不同于这种风格,当叙事视角转为九儿的视角后,文本的故事性和观众的观感必然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在处理诸如杠夫颠轿、烧锅出酒等极具仪式感的典型桥段上,电视镜头的重点是程序和搭建人物关系,采用的是故事化、叙事性的语言。以九儿为中心线索向外发散,电视剧《红高粱》中加入了多条故事线和翔实情节。与电影版《红高粱》大多荒凉的场景相比,电视剧版的高密县给人“烟火气”的感觉。张艺谋把发生在山东高密的故事搬到了黄沙漫天的黄土高坡上,十八里坡和高粱地给人一种空旷感。而剧版《红高粱》更忠于原著,风土人情、田野河流等都具有浓郁的山东味,充满着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气。
  三、叙事内容的改造
  在抗日的大脉络下,兄弟成仇、三角恋爱、女人心计、家族秘史等这几年流行的年代戏故事元素,在剧版《红高粱》中都可以找到。从余占鳌、张俊杰、九儿的三角恋爱,到九儿和大嫂的“单家甄嬛传”,再到朱豪三、余占鳌、张俊杰的“抗日神剧”,剧版《红高粱》的内容让人目不暇接。电视剧《红高粱》主打“文化牌”,却成为宫斗剧、家族剧、剿匪剧、抗日剧的翻版与拼盘,消解了原著的文化力量,却没有实现对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审视与重构。在结局处,相对于小说和影版九儿在送饭的路上被日军流弹打中身亡,剧版将九儿的死亡改为掩护抗日队伍离开,主动赴死,这无疑拔高了九儿的地位和层次,但是让《红高粱》电视剧陷入抗日神剧的泥沼。
  电视剧《红高粱》是一部时代气息很浓的作品,在当代,小说《红高粱》赖以存在的社会背景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小说、电影的《红高粱》,和当时寻根文化、文化反思的时代背景相契合,也跟当时魔幻现实主义对中国的影响相一致。但在今天,这些条件不再具有,文化变得更加消费、更加娱乐。剧版《红高粱》没有了当年那种解放人姓,批判人性的精神、气魄。从电视剧自身的特点来看,动辄几十集的制作使它必定不同于短短几小时的电影,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娱乐至死的年代,观众已经被宅斗剧,抗日剧,谍战剧,爱情剧等剧种养坏了胃口,观众渴望冲突,渴望纠葛,如果像电影那样给观众留下大片想象的空白,在意象中体会作品的内核,那样肯定是不符合当代观众的胃口的。从电视剧受众的范围来看,电视剧的主要受众是女性,电视剧将主线转移到了九儿这个人物身上,展示一个女人的生命历程。这种改编很好地迎合了观众市场。
  一个好的作家,时代会拣选他成为其代言人。莫言无疑是一个好作家,在不同的时代里人们都试图重新解读他的作品,给他的作品注入时代的气息。电视剧《红高粱》对小说的改编不仅让《红高粱家族》焕发出全新的生气。无论这种改变是好是坏,它都会反映出当今的时代特色、审美层次、价值取向、影视发展水平等等问题。正如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从这个意义来说,小说《红高粱家族》,电影《红高粱》和电视剧《红高粱》是三张历史的照片,通过分析这三张一脉相承却又有所不同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更替,社会的变迁。
  参考文献:
  [1]黄佟佟.20年会让一颗红高粱长成什么样[J].上海采风,2014,:86-87.
  [2]刘莹莹. 从小说到电影一一阐释学视角下对《红高粱》的主体性改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3]阴志科. 极限与设限:叙事伦理在《红高粱》小说与影视中的差异[J].现代传播,2015,225(4):99-10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文学上,新世纪以来城乡关系的书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中反映城乡异质文化的冲突日益明显。从创作主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作家的价值判断陷入自相矛盾;从创造客体来看,主要反映在进城农民的价值判断走向失衡。  关键词:小说;城乡关系;价值判断  作者简介:李薇,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外事学院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
摘 要:交谈是人们开展交流活动的常见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交谈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本文主要从交谈策略和交谈仪表来介绍现代交谈礼仪。  关键词:交谈礼仪;交谈策略;交谈仪表  作者简介:罗青青(1991-),女,汉,四川广元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二年级2014级硕士生,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多想发呆  想说出来  让笔也变得蒼白  寫下谜语自己猜  好想爱  想变成一个小孩  只愿在窗边等待  眼睛里有你从过去到未来  只想爱  愿意躺在风里看海  背起手来期待  多想爱  让心飞出云海  一只眼等着另一只眼的告白  让手和手拉到天边变成云海
摘 要:纵观当今影视荧屏,“男男CP”,“女女CP”层出不穷,在思想越发开放的今天,“基腐”,“撩妹”等元素为影视作品带来的注意力和商业利益不容小觑,而这一场性别狂欢,究竟是对符号的消费,还是社会宽容进步的象征?本文将以《太子妃升职记》为文本,分析当下影视剧中的性别狂欢现象。  关键词:男性;女性;狂欢  作者简介:李心竹(1992.4-),女,汉族,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
摘 要:方方的《风景》和阎连科的《丁庄梦》中,作家选择运用儿童亡灵叙事视角进行文本叙述。儿童亡灵视角赋予作品新奇、诡异的陌生化感受,在叙事功能上实现了叙述视角的突破,并在儿童与成人、生与死的双重对比中展现作家的生命关怀,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儿童亡灵;视角;《风景》;《丁庄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
摘 要:网络文学在愈发成熟扩大的商业机制带动下蓬勃发展。为具体落实“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实现‘十三五’规划而努力”主题,了解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笔者与小组成员在辽宁大学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本文以电子调查问卷结果为根据,简要阐述了当今大学生网络阅读情况与网络文学创作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网络文学;自由特征;阅读心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严歌苓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度的剖析,这与她独特又深刻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无论是童年时期遭受的“文革”创伤,还是成年旅居美国时西方文化对她的冲击,都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所研究的《花儿与少年》是以移民为视角,特别是女性为主体,来揭示人性在异国他乡的迷失和挣扎,向我们展示了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下,一个柔弱但却坚韧的东方女性形象。  关键词:《花儿与少年》;错位归属;东西文化碰
摘 要:正如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954年2月写给《新方向》的信中所言,《洛丽塔》像是一颗“刚刚安装好的定时炸弹”。小说由于叙述了37岁男子亨伯特和他12岁的继女洛丽塔之间的畸恋而备受争议。这部小说淡化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和道德判断,通过倒叙手法讲述了在欲望和情色的驱使下,令人心悸而异常唯美的悲剧。  关键词:欲望;时间;死亡;唯美;悲剧  作者简介:张昭楠(1986-),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
据DHNS 2016年10月16日报道,总部在美国加州的教育平台Coursera每月增加约6万名在印度的学习者,当前已有170万印度学习者在学。  Coursera的首席商务官Nikhil Sinha指出印度学习者中有1/4都对技术技能感兴趣。技术和数据科学是继商务领域外印度需求量最大的两个领域。Sinha同时提到,Coursera上有20%的学习者只使用移动设备学习。  Coursera通常和世
摘 要: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是一部典型的悲哀性质的交响音乐,以c小调贯穿全曲,让人情绪起伏跌宕,矛盾深沉,内心冲突。充分展示了作曲家的作曲技巧、作品独特的风格和配器的手段,感受颇丰。  关键词:马勒;复活;交响音乐;感想  作者简介:何晓堾(1981-),重庆万州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辅导员、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学生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J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