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为先”的语文课堂构建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58-1
  書桌上放着一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一本一线教师的力作,它成了我的案头书。正是由于所有的案例都来自第一手的材料,才让它具有了强大的说服力。十几天持续不断地研读,让我对作者提出的“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我又更充分地认识到: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以学为先的课堂,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乐趣的课堂,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生命课堂。
  一、以学为先的课堂应该以问题为导向
  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老师退居幕后,并不等于说老师成了甩手掌柜。相反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在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问题的生成。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要精心的设计问题。正如作者所说:问题是驱动课堂教学前行的心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样,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激发学的兴趣,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充分了解学生发现、生成的问题,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有梯度、有“嚼劲”的问题,达到“以生为本”“自主先学”的境界。
  我在讲文言文《童区寄传》时,首先对学情做了一些认真的分析,作为有一定文言基础的中学生来说,能够大致了解出大意。因此,我在下一个环节中并没有按部就班的领着学生翻译课文,而是从低台阶起步,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首先,第一个问题:本文先后出场了几个人物?学生很快一次找出:区寄、卧者、市者、大府、刺史、吏、行劫缚者。第二个问题:这些人和区寄什么关系?(用一个字概括)劫之、召之、奇之、护之、怕之。第三个问题:区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总结概括为: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等。第三个问题: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看法?学生围绕三个问题对课文进行了自主学习和分析,既掌握了文言词义,又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总结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样,以问题引领自主先学,以问题激发思维碰撞,既锻炼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学生的学习潜力与课堂的活跃氛围就被真正激发出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课堂教学品质得到了真正的提升。
  二、以学为先的课堂要给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平台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定义“合作学习”,认为“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在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以学为先的课堂要求学生学习要有自觉性与主动性,反对被动盲目地学习,但这并不是说学生完全靠自己独立学习。许多学习任务需要在团体合作中才能完成,学生的参与精神需要在群体活动中进行培养。
  我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堂课时,让学生围绕“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哪个更让你喜欢”这个话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把各种不同的感受相互交流,我看到有的意见契合,会心一笑;有的观点相悖,争得面红耳赤。出乎我意料的是,竟然有不少学生喜欢“三味书屋”。课堂的讨论方向发生变化还是从文文的问题开始,在面向全班展示的时候,文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三味书屋同样也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快乐。”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下面就有学生颔首表示赞成,文文接着补充道:“三味书屋可以寻蝉蜕,可以捉了苍蝇喂蚂蚁,可以听到先生如痴如醉的读书声,难道不快乐吗?”文文的观点有理有据,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有之。看着这种情景,我油然而生一种喜悦之情。课文学到这里,还有那位老师愿意用“三味书屋是封建腐朽教育的缩影”这样的定论来束缚孩子们的思维呢?
  通过合作学习推进教学进程,进而推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去探究体验,引领思维碰撞,生发质疑辩论,最终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也增进了师生良好关系的形成。
  三、以学为先的课堂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机制
  《把课堂还给学生》谈到教学评价的时候,这样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是课堂评价的重要方法手段。以学为先的课堂的要义是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机会。展示具有激励功能,教师的评价语重在鼓励与赞扬,这使学生从“ 要我学”有效地转向了“我要学”,学习动机不再成为问题。
  比如:有的授课教师在课件上打出:举止大方,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分工合理,配合默契。这就预先设置评价标准的一种方式。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当学生对文章有独特的见解,教师应及时肯定,并引导学生自由分享讨论自己的理解,或是学生在阅读时语言表达清晰,情感表现得当,教师也要及时给予鼓励性表扬。诸如此类,都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当然,这种评价目标不仅仅是一节课的目标,而是对学生的长期培养目标。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及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程内容,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在阅读评价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当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发现学生问题也要及时指正,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使学生吸取经验教训。
  正如书中所说,学习是学生个人的事,任何人不能代替。是啊,当教学被当作一种简单的知识传递时,它便不能引发学习,甚至还会阻碍学习。想办法让学生本人认识到自己的成长,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书中所述理想课堂,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学生站在了课堂的中央,学生是“小先生”,以审辩式思维、创新性思维进入深度学习,学习真正在课堂中发生。当学习真正在课堂中发生的时候,我们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就形成了。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二中学,山东 淄博 255000)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核心概念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学好数学核心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设置问题情境、应用生活实例、利用多媒体辅助、串联相关知识等四种核心概念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核心概念;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24-1  数学是由概念与命题等内容组成的知识体系。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转变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的要求下,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模式,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计算机技术本身就是时代创新的产物,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授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显得更外重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
摘要:生物学知识点琐碎,在课堂上引入图示法,可实现复杂概念的形象化,变枯燥的学习生动化,便于将相互关联的生物知识系统化。本文阐述了在初中生物课堂运用图示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图示法;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26-1  生物學中,概念较多,知识点细碎。利用图示法教学,通过文字、符号、图形、以及色彩的描绘,可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与课程结合,是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探索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教学信息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学习的主动性。本文结合高职语文教学实际,以就业为指导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导向,对高职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职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物理知识。在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智慧课堂这一重要的教育产物。将这个理念与高中物理相结合成为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不仅体现了高中教育的信息化特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就高中物理智慧课堂的构建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探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智慧课堂;高品质课堂;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
摘要: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儿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是孩子增长知识、认识自我的平台与空间,家庭是孩子幼小心灵的避风港。优良的校风可培育孩子的美好心灵,引领他们健康地成长,优良的家风可提升孩子的修养,塑造礼貌言行。本文分析了农村初中生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对改善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农村;初
摘 要:从近几年的高考数学可以看出,对导数方面的考查增加,导数教学比例的增加和对导数的重视,体现出各界逐渐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了数学的实用性。高中导数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函数,更好的解决函数问题。导数是微积分的概念,学习导数是承接大学微积分和高数课程的基础,高中阶段引入导数,可以让学生拥有导数思维,使学生通过导数的学习,把导数作为数学应用工具,灵活运用到其它应用中。导数教学中如何选题,选择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推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课堂已成为当下主流,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不再是一句口号,学校重视学生的各项素质教育,力求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智力以及体能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96-1  在新课标下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的实施过程
摘 要:学生素质培养是学校育人教育的重要任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育人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什么是人文素养,在体育教学中该如何培养人文素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体育;体育教学;人文素养;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7-069-2  体育教学
摘要:我国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使学校教育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时期是衔接小学和高中的重要过渡阶段,物理是初中生刚刚接触的科目,所以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动性。物理属于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们的实验教学。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使物理中的实验教学可以借助云实验来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实验,以此增强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