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情感 焕发课堂活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智慧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真正的教学智慧产生于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中,只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才可以避免老师重复性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智慧表现为能够捕捉并引发学生思考、探究信息,唤醒学生情感,焕发课堂生命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实践教学,拓展语文课堂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智慧课堂;共生
  新课改倡导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彰显教学智慧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课堂上的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智慧的助长器,将智慧贯穿于行为,这种行为如果要在教学中表现出来,就需要老师的教学充满智慧。真正的教学智慧产生于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中,只有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才可以避免老师重复性的教学。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如何来体现智慧课堂的教学呢?
  一、唤醒学生情感,焕发课堂生命活力
  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来体现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超越常人所想象的,他们对知识的获取离不开老师的“教”,智慧课堂中的老师会运用智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重视对学生的“导”,正是在这种“导”而不是“教”的方法中,教会了学生更多的知识,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实现了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小学语文教材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编写的,课文体裁多样,种类繁多,有童话、寓言、神话等,这些篇目的内容不一而足,课文包含了许多美好的人和事,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对这些内容进行“教”和“导”完全靠的是智慧。智慧型的老师会通过人物表演、角色的转换,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去,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出色地完成教学目标。正是老师的这种得当的“教法”和“导法”,学生的情感被成功地激发了出来,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对祖国山河美景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智慧策略,以唤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轻松地学习环境中来学习,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充满活力,才能让每一个生命的活力得到绽放。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兴趣”。我们也常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这里所讲的兴趣,即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事物探求的一种心理。教学中学生一旦对要接受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变为主动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以图文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从视觉上来刺激学生的神经,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充分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有效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这样的智慧課堂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体现了老师教学的智慧。
  三、强化实践教学,拓展语文课堂空间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语文学科的这个特点,结合教学实际,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内容和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检验,还是对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但拓展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空间,能够为语文教学带来新鲜的血液。比如,日常遇见的人事,或者美好的自然风光、有趣味的生活小事,老师都可以借助智慧手段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它们成为现成的有意义的教学资源,这样能够让学生置身情境,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和运用的领域,为语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生的学习环境也更应注重生活化,在教室的一面墙壁或一些角落设置一些学生可以实践的园地,如“智慧窗”“学习天地”“佳作展示”等学习板块,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实实在在出现在学生的生活当中的,是非常受学生崇拜的学习活动,学生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基中。这样的小板块,却有极大的知识含量,能引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着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这些板块的内容范围极大容纳了名人故事、社会动态,记录了学生生活中难忘的经历,把生活形象自然地引入了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在这些板块内容的学习中,学生收获了有助于学习的资料,也能把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记载其中,相互间感受彼此的智慧,学习对方的优点。所以它既是容纳生活的大课堂,又是点燃师生学习激情的新途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智慧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开放”自己的课堂会让语文学习活起来,在开放的课堂中小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才能重新被点燃。
  小学生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运用智慧的教学艺术,灵活地处理好教材,创设出各种生活的情景,不但开放课堂,还要开放学生,让学生在开放并且有活力的语文课堂里遨游,快乐而有趣地学习,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实现智慧共生。
  编辑 刘瑞彬
其他文献
摘 要:指导学生运用“化水、转布、成乐曲”的方法进行景物描写,使学生的景物描写更生动有趣,激发孩子对文字的喜欢和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  关键词:化水;转布;成乐曲  以“夏天的早晨”这节作文课为例浅谈小学作文里的景物描写方法,即如何让景物会说话。通过创设情境,抒发情感,用心体会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好和神秘,并能恰当、生动地用文字来描绘内心细微的感受和记录这一切的美意!  一、创设情境,整理素材  1
“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这样一个目标,才会不断增强责任感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否则就会走弯路,就会荒废时间及精力”。这是我上周周未参加“众师行”班主任高级研修班时,2011年荣获第一届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一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路第一小学的老师薛跃娥说的一句话!我很认同!   从教25年,回顾这25年的班主任以及语文教学工作,虽有遗憾但还是略
摘 要:新课程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高度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对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教学至关重要。对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教学  在现代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的环境下,交往活动趋向于频繁化,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活动中必备的能力。因为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必须注重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摘 要:家长会是老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进一步对学生实施有效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所以,家长会不但要有实质性的内容,也要接地气,要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交流,充分了解学校教学情况,也让老师更多地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引导家长做好教育教学的配合工作,保证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家长会;家长;老师;沟通;交流  家长会不但要有实质性的内容,也要接地气,要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交流,充分
摘 要:作为学生对数学进行学习的主要平台,课堂教学的质量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迫在眉睫。以小学阶段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为立足点,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上对提问教学法加以应用存在的不足,例如,启发性的缺乏,接下来便结合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分别围绕着提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展开了讨论,供小学教师参考。  关键词:提问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具体应用  在诸多可能给教学效果带来直接影响的因素
摘 要:数学史是数学文化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亦是数学阅读材料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渗透数学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核心素养;数学史   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史元素,跨越时空的數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数学史之间建立桥梁,将数学的冷艳
摘 要:复述是指在感知、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运用文本语言和个性化语言把课文内容有条理、清晰地讲出来。复述既是内化语言,又是表达语言,既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深化,又是对言语形式的进一步学习运用。复述对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而统编教材非常重视儿童的语言实践,因此,尝试将“复述”作为童话故事类课文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策略铺陈开,通过筑牢“讲”的起点,感知童话的内容情感;搭建“讲”的支架,探
摘 要:少年儿童由于年龄及心理上不成熟等因素,对某些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人和事充满好奇,极易被一些消极因素影响,触发各种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作为语文学科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结合文本教学,挖掘文本思想内涵,渗透思想教育因素,是有效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教育;成长教育  人们常说:童年是蜜罐一样的人生季节,
摘 要:阅读是参与者因阅读活动而对内容进行感知、理解甚至记忆的现象,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可以培养语文素养的基础方式之一。小学生想要具备良好阅读品质,就要从阅读习惯开始培养。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主要阐述了如何从低年级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感知快乐的过程。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阅读品
摘 要:小学阶段是开展品德教育,帮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新课标也要求教师重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使用多样性的渗透方法,培养小学生的道德素养至关重要。主要阐释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德育渗透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不仅获得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