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ai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渗透式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班主任们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着重探讨了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29-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德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在学生的小学阶段,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对小学生来说,班主任是小学学习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的老师,同时也是对小学生影响程度最大的老师,班主任的职责不只是传道授业,并且还要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深入探究最恰当的心理教育方式。而渗透式教育作为强度恰当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心理状况在一个人的未来成长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而且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极易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扰。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但并不能因为年纪小就轻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班主任必须要认识到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作用,并且了解心理健康可能会造成的恶性后果。笔者在总结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资料发现,小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父母的传统思想。由于学生家长受到传统思想的驱使,过分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与身体发育情况,通常会忽略学生的心理成长。当今社会,多数父母给孩子报名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补习班,孩子在学校要学习,放学后、假期时间还要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并且,有些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孩子的心理也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逐渐出现各种潜在心理问题。其次,是教师的传统教育方式。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学生的成绩提升等方面,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真正意识到小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初级阶段的重要性。最后,是社会舆论的良莠不齐,现今社会互联网媒体发展迅速,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媒体对负面的、消极的新闻或舆论观点并没有审慎的筛选与传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发展到十分完善的程度,对于社会舆论的鉴别能力不够充足,长时间暴露在消极、负面的社会舆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受到侵害,严重情况下甚至会给小学生留下心理阴影,影响其成长以及未来发展。
  2.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有一部分班主任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下意识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班主任通常都是采取说服教育,口头上告诉学生要怎样改正错误,怎样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等等,这样的说服教育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犯下错误的根本原因以及错误的严重性。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在短时间内能够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但是无法长期规范学生的行为,也无法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应当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更加灵活地运用起来,在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例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李时珍》这一篇文章时,把李时珍的优良品质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强调,让学生深入了解李时珍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学生在了解了李时珍的事迹后,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李时珍的人格魅力,从而坚定自身的信念。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綜合素质。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点为出发点,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内心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消灭掉那些负面的、阴暗的情绪。例如,笔者在“三八妇女节”时,以“感恩”为主题与学生一起进行了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笔者设置了与主题呼应的问题,“在生活中妈妈做了哪些小事表达她对你的爱?妈妈做的哪些事让你感动?”学生们回想自己的生活场景,组织语言,纷纷表达妈妈是怎样爱自己。这时笔者提出,“今天是妈妈的节日,同学们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的?”通过类似主题活动的展开,学生意识到感恩的真谛,让学生感受到爱,心存感恩。
  (3)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要充分抓住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机会与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课程教学、教材资源以及教学设备资源等,班主任不仅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而且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造更多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例如,班主任可以提前与思想品德的教师进行沟通,在双方拥有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将思想品德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托,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与其他课程的教师进行沟通,各科教师都应当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添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合适的地方进行知识添加与问题疏导。
  总之,健全健康的心理对小学生的后续成长与学习至关重要,因此,班主任应当抓住小学阶段的宝贵机会,趁着学生的三观尚在完善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形成道德观念与底线,养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蔡艳.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新课程导学,2015(12)
  [2]刘佳.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加强幼儿自主性教学的意义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现状,提出了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培养幼儿自主意识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广大幼儿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等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5-0041-01  当前随着国家素质教育模式的深入
摘 要:八卦洲幼儿园在实施课程游戏化项目的过程中,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利用所处地区农业发达的优势挖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外援专家资源,内引家长资源,获得人力资源对课程的指导与支持;并且通过与社区的基地共建、民俗活动与社区活动的参与拓展课程内容,建立起该园独有的特色课程资源网络。  关键词:课程;资源;自然  【中图分类号】G 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目的探讨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本院急诊科实行分级分区救治的79例AIS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