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我校进行的省“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中,就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自去年秋季开学以来,我尝试着在每节语文课前开展“三分钟演讲活动”,演讲内容由学生自定,或讲述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感受,或表达自己对社会上某一不良现象的看法,或向老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等。开展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密切关注时政要闻,学会对各种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和概括,从而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尽管学生最初的演讲水平不太理想,有些观点还比较幼稚,个别词句还经不起推敲,然而,天长日久,他们在不断的磨炼中演讲水平逐步提高,斟词酌句的能力普遍增强,演讲内容也日趋丰富。这一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吝惜课堂上这短暂的几分钟,它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是潜移默化的。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陶行知先生历来主张教育要让学生“自主、自立、自动”。“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心,其落脚点就是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出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靠纸上谈兵、机械灌输是行不通的,必须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市场新商品调查,我让学生去商场文具柜和学生中了解2B铅笔的销售和使用情况,向厂家和商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举行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我让学生到报纸杂志和网上去搜集最新科技信息,分类整理后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出创新性设想;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我让学生在校园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搜集整理校园内的各类热点话题,然后在课上当堂反馈并点评;教学广告多棱镜,我让学生到市区的街头巷尾去搜集各类广告,然后将这些广告逐一分类,或简要点评,或适度修改,或重新创作……
诚然,开展这些活动是要花费一定时间的,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点时间花得值,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初中生生活接触面狭窄,课余生活枯燥。为此,笔者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尝试着让学生从活动中去获取素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组织学生到德育实践基地去现场采风,了解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成长足迹,从中精选出最生动感人的事迹材料,让学生畅谈体会和收获;然后精心剪裁,以“我最敬佩的先进人物”为题,写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学生有了事先采访的素材为基础,写作时就得心应手多了。
再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体验生活。在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梳头,叠被子,打扫卫生,跟老人们面对面地交流;在社会福利院,让孩子们实地参观残疾人的工作流程,请他们中的佼佼者畅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工作业绩,然后布置学生以“今天的活动真有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由于是学生亲眼目睹,亲自实践,故写出来的作文有血有肉,具有真情实感。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写作文,不仅解决了他们选材难的问题,让他们在胸有成竹的心境中进行写作,拓宽了他们的写作思路,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而这些对孩子未来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来看,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社会则是大舞台,学生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广泛地接触各种人和事物,耳、脑、口、手并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语文,这对一直被束缚在课堂上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因此,他们对参加这样的活动抱以极大的热情,活动中往往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获得了第一手资料,而且拥有独特的心理体验,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对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不无裨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语文老师须随机应变,不断创新,注重实效性,讲求灵活性。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就一定能让语文教学的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秦兴市实验初中语文教师。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自去年秋季开学以来,我尝试着在每节语文课前开展“三分钟演讲活动”,演讲内容由学生自定,或讲述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感受,或表达自己对社会上某一不良现象的看法,或向老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等。开展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密切关注时政要闻,学会对各种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和概括,从而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尽管学生最初的演讲水平不太理想,有些观点还比较幼稚,个别词句还经不起推敲,然而,天长日久,他们在不断的磨炼中演讲水平逐步提高,斟词酌句的能力普遍增强,演讲内容也日趋丰富。这一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实践证明,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吝惜课堂上这短暂的几分钟,它对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提升是潜移默化的。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陶行知先生历来主张教育要让学生“自主、自立、自动”。“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心,其落脚点就是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出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靠纸上谈兵、机械灌输是行不通的,必须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市场新商品调查,我让学生去商场文具柜和学生中了解2B铅笔的销售和使用情况,向厂家和商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举行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我让学生到报纸杂志和网上去搜集最新科技信息,分类整理后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出创新性设想;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我让学生在校园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搜集整理校园内的各类热点话题,然后在课上当堂反馈并点评;教学广告多棱镜,我让学生到市区的街头巷尾去搜集各类广告,然后将这些广告逐一分类,或简要点评,或适度修改,或重新创作……
诚然,开展这些活动是要花费一定时间的,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点时间花得值,它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初中生生活接触面狭窄,课余生活枯燥。为此,笔者从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出发,尝试着让学生从活动中去获取素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组织学生到德育实践基地去现场采风,了解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的成长足迹,从中精选出最生动感人的事迹材料,让学生畅谈体会和收获;然后精心剪裁,以“我最敬佩的先进人物”为题,写一篇夹叙夹议的记叙文。学生有了事先采访的素材为基础,写作时就得心应手多了。
再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体验生活。在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梳头,叠被子,打扫卫生,跟老人们面对面地交流;在社会福利院,让孩子们实地参观残疾人的工作流程,请他们中的佼佼者畅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工作业绩,然后布置学生以“今天的活动真有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由于是学生亲眼目睹,亲自实践,故写出来的作文有血有肉,具有真情实感。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写作文,不仅解决了他们选材难的问题,让他们在胸有成竹的心境中进行写作,拓宽了他们的写作思路,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而这些对孩子未来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效果来看,开展这些实践活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社会则是大舞台,学生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社会,广泛地接触各种人和事物,耳、脑、口、手并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语文,这对一直被束缚在课堂上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因此,他们对参加这样的活动抱以极大的热情,活动中往往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获得了第一手资料,而且拥有独特的心理体验,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对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不无裨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语文老师须随机应变,不断创新,注重实效性,讲求灵活性。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实践,勇于开拓,就一定能让语文教学的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秦兴市实验初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