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鲁唑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

来源 :陕西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ct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利鲁唑(RLZ)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8例AL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照组给予RLZ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以治疗前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级评分(AALSRS)评分为基线值,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3、6、9、12、15、18个月的AALSRS评分,以AALSRS评分变化值评估临床疗效,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行Log-Rank检验.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组内在治疗后第3、6、9、12、15、18个月的AALSRS评分变化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4.80个月、15.60个月.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第3、6、9、12、15和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96%、80%、76%、60%和6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3、6、9、12、15和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88%、84%、80%、80%和80%,两组Log-Ran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均未出现肝肾功能等异常.结论:RLZ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用于ALS的治疗具有有效、安全的特点,并且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可推荐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术后脐部通道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81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2个月,观察其术后脐部通道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量化相关因素对脐部通道切口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在本研究816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术后脐部通道切口发生感染78例,发生率为9.56%;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低
目的:探析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影响.方法:选取80例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选择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正畸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照组40例,正畸采用固定矫治器.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龈沟液sICAM-1、IL-1β、MMP-8、SOD、GSH-Px水平.结果:观
目的:观察呲美莫司乳膏联合醋酸曲安奈德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OLP 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呲美莫司乳膏联合曲安奈德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口腔疼痛和黏膜症状变化、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62%,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0.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
目的:探究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对剖宫产患者镇痛效果及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剖宫产分娩的8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行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术中持续注入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丙酚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参数及不同分娩阶段的疼痛情况,观察术前、术后产妇凝血功能的改变,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总有效率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72.09%(P<0.05)
结核性脑膜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结核性脑膜炎的非病原学检测技术仅能做出辅助诊断,无法达到病原学金标准的水平.50%以上的患者很难使用常规方法在脑脊液中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分子学方法对脑脊液中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分析快速检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同时能够解决常规培养、药敏检测中阳性率不高及检测时间长的问题.现就结核性脑膜炎分子诊断研究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