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子搭建”中的学习

来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构区,当孩子们提出“瓶子搭建”这一玩法时,我就在想什么样的瓶子适合搭建,哪些辅助材料适合孩子搭建?在尝试之后,我投放了大量的养乐多瓶、矿泉水瓶以及五颜六色的海洋球。以往,在投放新材料时,我会先尝试几种玩法,然后或用图示或用口头提示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可这次我没有给幼儿任何提示,而是让他们去探究。
  我跟踪观察了一个男孩自我学习的过程。这个小男孩一連四天都在建构区。一开始,他先仔细观察了这些新材料,然后把矿泉水瓶的瓶盖拧下来,在最底下铺一层瓶盖,再在瓶盖上放上海洋球,之后再在海洋球上放上KT板,然后再依次往上搭。这个办法很巧妙,能增强稳定性。后来,因为瓶盖不够了,我就又投放了一些瓶盖,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小男孩换了一种搭法,他把底层的瓶盖和海洋球换成了养乐多瓶子,瓶子上面盖上KT板,再在KT板上放上瓶盖和海洋球,再在海洋球上面放上KT板……可没搭几层,“建筑物”便倒塌了。见他没有放弃,继续在那里观察着、探索着,我就没打扰他。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一直在挑选蓝色瓶盖。游戏快结束时,我问他:“你怎么今天选了那么多蓝色瓶盖,你喜欢蓝色吗?”他笑了笑说:“我不是喜欢蓝色,我选择一样的瓶盖就不容易倒了。”我又一次惊叹于孩子的发现和探索。
  后来有一次他和一个女孩一起搭建,但搭到一定高度就倒了,海洋球、瓶子滚得到处都是,收拾起来比较麻烦。这时,他看一下旁边钓鱼游戏的环境,那里有许多瓶子围成了一个鱼塘。他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也想像鱼塘一样围上,这样我的球和瓶子就不会跑出去了,我需要更多的瓶子。”于是,我又提供了矿泉水瓶。只见他把所有的瓶子灌满水,然后开始围合。可是问题又来了,我提供的瓶子不够多,孩子围合到最后会有一个缺口。我本想告诉他可以拉开瓶子的间距,但还没等我开口,就看到他拉过一个纸箱把缺口堵上了,并一脸自豪地说:“老师,你看我把它围上了!”我笑着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回顾这个小男孩的搭建历程,我看到了孩子自我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一开始就给孩子提示“瓶子搭建”的玩法,那么孩子可能就只是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后面那些精彩的时刻就不可能出现。可见,孩子在亲身体验、实际操作、自主探索过程中所得到的远远大于我们直接教授给他们的。
其他文献
设计意图:  足球操属于器械操,既有上肢的抛、接等动作,也有下肢的踢、踩、踏、跳等动作,主要是为了发展幼儿的手(脚)眼协调能力。根据动作发展的规律,上肢运动为主的器械操控能力发展在前,下肢运动为主的器械操控能力发展在后,用脚控球对于幼儿来说难度会比用手控球大。因此,本操节开始时先由上肢来操控球,再过渡到由下肢来操控球,最后两节操主要是模仿守门员的技术动作以及体会足球运动中的身体对抗。  依据器械操
期刊
设计意图:  篮球是幼儿园常见的运动器具。结合中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熟悉球性,增强他们控制篮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灵敏性、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教师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单手滚球时的攻与守上。活动包含一系列游戏:游戏一,幼儿各自持球在地面滚动,可练习向前、后、左、右滚球;游戏二,幼儿边滚球边击打身边同伴的球,同时保护自己的球不被击打出去;游戏三,幼儿分成男女两队,边滚球行进边击打对手的球;游
期刊
期刊
幼儿园里开展的线描画活动是一种作画工具最少的绘画活动,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创造力等,又可以让幼儿获得审美情趣。我们带领幼儿玩线条、玩点点,经历了从“看我变”到“我想变”再到“我学着变”的探索过程。  一、主题选择生活化  1.幼儿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考虑绘画活动的主题时,我们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热播的动画片或经典的绘本故事。幼儿往往对其中的主人公形象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活动“小小配音师”选用的是动画片《鼹鼠的故事》系列中的《鼹鼠和毯子》,讲述的是鼹鼠发现毯子、清洗毯子、和毯子和睦相处、成
期刊
设计意图:  歌曲《小鸡叽叽》的歌词简单,节奏明朗,容易引发小班幼儿学唱歌曲和表演的兴趣。本次活动中,教师重点借助三张图谱启发幼儿自主学习,引导他们感知并理解歌词的内容,尝试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此基础之上组织幼儿玩“歌唱游戏”,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乐趣。  目标:  1.感知歌曲活潑欢快的旋律和轻松愉悦的风格,理解歌曲的两个乐段结构。  2.尝试跟随音乐的节奏或节拍集体创编并表现小
期刊
幼儿阶段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许卓娅教授引领的音乐教学研究团队很早就开始关注在音乐活动中渗透社会性教育的研究。如何设计和实施渗透社会性教育的音乐活动呢
期刊
幼儿园今年的小班安全教育系列活动中有一项内容是“不跟陌生人走”。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都很好,他们对“陌生人”有着基本的防范意识。比如其他班级的教师扮演“陌生人”来敲门或者拿着糖果来引诱孩子们,孩子们能够马上作出反应“我不跟你走”,进而迅速逃开或告诉在场的老师,甚至会出现假戏真做地对“陌生人”群起而攻之的情景。总之,孩子们明白不能轻信陌生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  几天以后,我们又组织了一
期刊
最近,班级音乐区增添了一些新节目,所以需要对上学期节目单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调整。那天下午,我提议各小组委派一名代表自主认领一个新节目单的绘制任务。迪迪作为当天的值日组长,代表第一组认领了“锄草”这个新节目单的绘制任务。  为了让全班幼儿都有机会参与节目单的制作,活动前,我着重强调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制作,并提出了三个要求:节目单要注意整洁、美观,并能让大家看懂;每人都要有参与绘制的机会,所以各组要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