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豹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yu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孤独,冷箭,
  豹不可抗拒。
  摩天高楼的命令,
  豹不可抗拒。
  醉生梦死的舞池,
  血饅头,大洋,
  残酷狡诈的日子,
  豹都不可抗拒。
  (二)
  豹寻觅避雪的庙堂,
  或者隐居,
  流浪的步履踏过荒原,
  豹感受凄楚和哀怨。
  豹坐卧九重黄土,
  有乐天下之后的欢乐,
  有血溅汗青的壮烈。
  豹想象不出某日某时的惆怅。
  (三)
  荒原,这是豹的生死场。
  豹的悲哀止于生活的贫苦。
  一堆头颅跟年轻,
  红色的液体凝固。
  浊酒,燕归,
  黄土面无表情,覆盖着年月,
  豹用肉体涅槃的形式,
  抵抗生命的消逝。
  (四)
  豹的魂魄破碎。
  软体植物塑就新的坟场,
  全裸体的疯狂,
  影响着辛勤播种的质量。
  信男善女撞断幻想。
  倒闭,破产,
  走投无路的证票,
  从三十八层楼顶跳了下来。
  (五)
  豹埋葬着奴隶的灵肉,
  奴隶没有思想;
  狗的思想没有连续性,
  随处传播着交配的精神。
  一根瘦瘦的骨头,
  被传来传去,彻底无味了。
  豹想到野草,枯朽吧!
  豹想到地火,燃烧吧!
  (六)
  多少旅痕断于荒原,
  多少期望葬于荒原,
  豹也将消失其间,
  荒原是灭亡的象征,无声无息。
  灭亡是大悲大喜的事,
  豹在灭亡面前跳跃,
  跨过灭亡向前。
  舵手和鼓手都在瞭望天涯。
  (七)
  汉语的精华沉积在豹的骨子里。
  工程师日夜操劳,
  终不过是建好这座大厦,
  又捣毁那座大厦。
  绕过喧嚣的神坛。
  长城倒塌,
  长城又筑起来,
  豹不是有罪的。
  (八)
  虐待比戕杀难受,
  废墟由残骸砌成,
  豹的表情枯槁。
  几根木棒支撑着将倾的高墙。
  原子弹等候再一次炸烂生物,
  殖民,经济侵占。
  平等、博爱、流行艾滋。
  豹用算盘计划跨世纪的情像。
  (九)
  豹的血脉喷涌,
  文明已经粉碎,
  英雄的影子
  因重重叠叠而模糊不清。
  子宫种植出杀人武器,
  改写屠城的经过和原由,
  总统选出来,像是用木头做的,
  举手投足都需要人的牵引。
  (十)
  豹的战斗就是吃,
  这是扫除恶的途径,
  像吃贪污打劫的罪人,
  像吃掉奴颜和媚骨。
  分子、微子,
  尽在物质的背后忙碌。
  苍蝇结队而飞,
  占树为王。
  (十一)
  关于斩刑、关于流放、
  关于株连九族、
  关于贬庶,关于忠与奸,
  都刻有豹的注释。
  压迫和奴狱,
  蹂躏和斩草除根。
  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哲学能够繁衍一般的准则。
  (十二)
  熊猫以久远的生命奠定辉煌,
  可惜那些庞大的恐龙,
  竟然比豺死得更早。
  这是违反了自然的自然吗?
  豹是永远的朝圣者,
  豹在为人类受苦,
  除却一条辽远的伤口,
  豹一无所有。
  (十三)
  豹渴望激情的檄文。
  爱情于一壶酒里惨淡地塑造规律。
  国际歌放在抽屉里。
  衡量才能的杠杆就是金钱数量。
  原始的崇拜物收藏在博物馆。
  经济的运行能够使人脑灵活。
  豹分明听到金币的撞击声,
  闪亮的金币被偷出去就一文不值。
  (十四)
  两个人不能同时踏入一条河流,
  相对论不是也有绝对的吗?
  解甲归田就是逃避,
  每一个人都为脑垂体的兴奋而奔走。
  预言,生的极限,
  艺术,和平,
  他们以诗的模型,
  为豹作证。
  (十五)
  豹越过重重的封锁,
  捍卫着热爱的家园。
  岁月用鳞片似的指甲,
  抚摩着豹的尖牙利爪。
  豹看着曾经荣光的灯盏,
  油尽焰枯。
  一面深厚的素描里,
  豹谦虚地挺起脊梁。
  (十六)
  豹像公正的镜子,
  忧虑地注视高大挺拔的红门。
  跳进红尘,
  豹将被射成千洞百孔。
  豹的尸体淹没了神思的花瓣,
  向虚伪和丑恶宣战,
  豹失去偶像,
  自己成为偶像。
其他文献
“謎语者”不是指猜谜的人,也不是指那种用秘密的暗语掩饰某种真实的人,而是指像赵杨这样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的人,他创造了一种虚构的叙述。我们只有耐心地感知,才能从他留下的点、线、面,具象的、抽象的色彩中去体会一个个体的超验性的灵性体验。  对于作品的图像,赵杨说他试图在空间和视觉表达上做一些尝试,希望在图像以及视觉观察路径上摆脱以往的经验,建构新的绘画语言。尝试小尺幅的作品源于赵杨想和自己习以为常的经验
“风持扫帚在大地狂草/闪电唆使大雨前来泼墨......”2017年2月17日,成都市武侯区梦想剧场,华语诗歌春晚成都分会场诗歌朗诵音乐会渐近尾声,台上正朗诵着李芳洲的诗歌作品,坐在剧场第一排座位上的李芳洲,情不自禁站起身来,在这场新诗百年朗诵会总导演银莲的搀扶下走上舞台,与两位可爱的小学生朗诵者拥抱合影,朗诵者童稚的声音把李芳洲的思绪带回到遥远的童年。  命运蒙蔽双眼 生命发出强音  1950年4
有人说,他的诗是在与诗圣杜甫隔空对话;也有人说,他的诗是在为杜甫立传画像;还有人说,他的诗构建了自己的诗歌地理学,他就是“诗歌的福尔摩斯”。从《金沙物语》到《草堂物语》,他把文物翻译成诗歌,又把诗歌撰写为传记,集灵动之形式与深厚之内涵于一诗,可谓出奇制胜,韵味隽永。这个人,就是居于四川成都的先锋诗人——彭志强。  自《草堂物语》出版以来,提彭志强者,莫不言杜甫。《草堂物语》的创作初衷实际上就是“用
达煜先生对中国画的构图造境,遵循以诗心为本真,带着悠远的诗意念想,超然坦诚的无畏精神,以学养为文心,融诗、书、画、印于一炉,通过诗画语言物化自然世界中的山水花鸟神韵,笔下作品展示出苍劲沉雄、清新高华、气势磅礴的格局,透视出淡泊的人生态度与潇洒的人格气象。  我一直想写一篇有关蜀中著名书画篆刻艺术家张达煜先生的文章,但苦于自己才疏学浅,达煜先生的艺术人生又太丰厚,故迟迟不敢动笔。近日,《现代艺术》杂
《我的1997》以“纪实”与“虚构”的方式,将“既有”的历史记忆与“虚构”的个人“传奇”结合起来,将历史的元素以日常的方式深深地嵌进普通人的生活肌理中,以跌宕的故事、丰满的细节努力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在场”感 ,以厚重的“历史感”还原香港97的“前世今生”。于是,悠久的“历史”与繁荣的“现在”就这般“把手言欢”。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香港百年沧桑的历史记忆中,无疑是一个极富传奇的年代。如何真实
“桂花香飘丝雨天,朵朵铺地惹人怜,只因知是尘土戀。”  又到一年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和妹妹欣喜若狂。在小区的十字路口,有一株挺拔葱郁的丹桂树。往后退几步看,它就像孔雀的尾巴被染成了橙绿色。风一吹,发出沙沙声,不时还落下几朵橙红色的丹桂花,那画面真是美极了!我们经常用小篮子去接,看谁接得多,谁就赢了。  每一朵丹桂花的花瓣都向内卷曲着,像一双捧着宝贝的手,就是不愿张开。我用细树枝轻轻地拨开它,里面却空
中国书法家协會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行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眉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作品三十余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展览,曾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三等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获奖提名、首届“农行杯”中国书法电视大赛优秀奖、四川省第八届巴蜀文艺奖特殊荣誉奖、四川省首届行草书大展唯一特等奖等。  推荐理由  2016年9月,作品入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