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写作才能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o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袁微子先生针对作文教学提出这样的观点:“作文要‘有所为’。这个‘为’一般来说是为生活,进一步为人生,为个性的全面发展。”“把作文用于人们相互交际及工作……用于人们的相互交际的思想感情。”(摘自《谈谈小学作文教学的体系结构》)袁先生的话语为我们作文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交际而表达也契合了当前新课程中倡导的作文理念。
  当下的作文教学中,弊端很多。有的来自教学本身,比如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有的来自外部声音束缚教师的手脚,比如当前作文评奖中“假、大、空”依然能博得评委们的眼球,打动评委的心。而我们的作文为需要而去说,为交际而表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作文教学低效。我们试卷中,还是充斥着一些命题作文,忽视学生本体需求,这种单向性的刚性做法,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是为考而学,为考而写,哪里还有为交际而表达的身影呢?这样久而久之,作文变成了一份教师喊苦,学生叫累的苦事,毫无兴趣而言。这也慢慢造成学生讨厌作文,害怕作文了。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师最辛苦而又收效甚微的工作。
  心理学表明:学生需求的满足是个人动力的源泉。当学生自我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乐此不疲地去做事。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够和学生的需要链接,如果学生能够感受作文就是一种生活中无声的表达方式,是自我言说的笔尖行动的话,作文就会成为一种需要和乐趣,就会成为自觉的行为,不再视之为一种苦差事了,这样作文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为交际而表达,为交际而习作呢?就是要把生活和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表达。
  一、创设交际情境,激发作文欲望
  儿童作文的动机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需要的认识成分和需要的情感成分构成的。教师可以据此组织一些学生喜欢的交际活动,这样就可以极大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能力,也极大提高学生习作的趣味。例如,在班级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看电影、听广播、记录见闻,向同学“发布”,并将这些新闻抄写后张贴在“信息之窗”专栏里。这样做,既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又锻炼学生听、记、说、写的能力。鼓励学生办板报、班报,人人当编辑,自己排版,自己“出版”。学做“小记者”,采访老师、同学、家长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写报道稿,向刊物或校广播室投稿。组织“请到我家来”的活动。让学生人人设计热情、新颖的待客方式。邀请同学、老师到家里做客,学写邀请书,作导游说明,写待客方案等,这些活动很受学生欢迎,因此,他们很乐意去写。
  作文课上,组织交际模拟活动,引导学生说话或练笔。如一节“打电话”交际活动课,创设了给一位未明原因缺课的同学打电话的情境,让学生认识电话的主要部件,辨认电话的拨号音、回铃声、忙音等各种音响,进行打电话的模拟操作练习,口述打电话的作用、步骤,通话内容,再引导学生写一篇短文向不会使用电话的人介绍打电话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二、创造需要的机会,丰富作文内容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生活空间非常狭小,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成了学生的生活空间。这样学生接触到的事物是有限的,缺少对周围其他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所见有限又怎能有话去说呢?因此,教师要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创造一些情境,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有话乐说,有内容可写。
  我们鼓励学生开展“交朋友”活动。学校的群体生活为孩子创造了交往的机会。不过他们日常相处在一起,还是靠口语传情达意。只有在与朋友相隔两地时才需要用书面语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书信成了交际作文最基本的形式。鼓励学生交个远方的朋友,让学生在相互通信中学习作文,这是进行交际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在三年级尝试辅导学生开展通信活动。教师帮助学生寻找朋友,有外地学校相对应班级的同学也有报刊上的小作者。他们年龄、学历相仿,感情亲近。教师指导学生捕捉生活素材作为书信内容,从“我”写起,从身边写起。每封信围绕一个重点向朋友介绍,信末向朋友提个问题,请对方回信解答。这些内容包含了三年级作文训练的所有内容。过去写作这些作文,学生眉头紧锁,写得干瘪空洞。而今向朋友写信,谁都想写得好些。连那些后进生也都乐意去写,主动去写,写成草稿还争着让老师或优秀生帮助修改,完全改变了那种被动作文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作文水平。不过书信毕竟不能代替记叙文,它多用概括,叙述性的语言,表达的形式平直、单调。记叙文则要求内容具体,把叙述变成描述,采用多种手法表达丰富的情感,所以在书信训练的同时,仍需按照教材的训练重点进行记叙文的写作指导。
  三、落实训练重点,引导学生表达
  学生用交际的方式写作文,是不是就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呢?当然不是。创设交际情境,创造“需要”的机会,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充实写作内容,但不等于学生就学会表达了。学生还应该学习一些习作方面的规律和方法。在每一个学年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落实相应训练重点。所以教师在组织一些交际活动时,要扎实落实作文训练的重点项目,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表达。
  四、运用“习作分享”,促进感情交流
  “交际”作文从作文的目的、对象上改变了传统作文单纯的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弊端,但在学生作文之后如果仍是按传统的做法由教师评价作文,那么,其结果又会走到老路上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习作分享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习作分享法”简言之就是学生在习作后,教师适当组织学生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赏读,交流习作心得。不过,运用“习作分享法”只是一种习作后的交流性活动,它不能取代教师的批改和讲评,它要求教师要改变批改与评讲的立足点,从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促进感情交流的目的出发,运用“分享”的手段,引发学生喜爱作文的心理动力,使交际作文收到更好的效果,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写作才能。
  (甘肃省通渭县义岗小学)
其他文献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既有体制方面的因素,也与美国货币政策操作不当密切相关。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研究了美国货币政策与次贷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美国长期低利率货币政策以
介绍了MATLAB/Simulink软件包的特点,利用Simulink中的SimMechanics模块建立了抽油机的机械模型。针对某型号抽油机,建立了曲柄扭矩平衡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对抽油机
以2-溴异丁酸乙酯,四水合氯化亚铁,五甲基二乙烯三胺为引发体系,在90℃下引发甲基丙烯酸丁酯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结果表明,聚合速率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关系,聚合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要实施人本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要培养团队精神,实现个人聪明才智与集体创造能力的和谐统一;要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环境,促进组织与个人和谐发展。
信息技术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更快的知识更新速度。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该学科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资产组的减值测试是会计实务操作中的一大辣手问题,对资产组的认定进行理性认识,正确地把握资产组减值会计处理的程序和方法,是本文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恳望能给广大会计实务工作
摘 要:语文教师应该精心预设教学案,创设主动识字的情境,制作图声并茂的课件,引导丰富多彩的阅读,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世界,为阅读和写话夯实根基。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识字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89-01  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而低年级阶段识字的数量较多
从倾听队员们内心的声音、激起队员们参与的勇气、扬起队员们自信的风帆三方面研究,以使学生在智力、体力、处事能力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