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抗凝血以及纤溶系统与荨麻疹发病的关系

来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荨麻疹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FⅦa、TFPI/Xa的水平,并分析其与症状评分、病程的关系.为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结果,进行前后两次实验并作综合分析.在两次实验中,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且D-二聚体水平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82,P<0.01).但FⅦa和TFPI/Xa水平在两次实验结果中不一致:实验1,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患者FⅦa水平较正常对照者低(P0.05).而在实验2,急性荨麻疹FⅦa水平及慢性荨麻疹TFPI/X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均P<0.01).本研究结果显示:荨麻疹患者存在凝血级联反应的激活,抗凝和继发性纤溶也参与荨麻疹的发病.但在不同疾病阶段部分相关的蛋白因子水平处在动态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早期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PS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认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PSD患者抑郁情绪(SDS量表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I-74问卷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
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模式在改进门急诊静脉输液安全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应用风险防范模式对门急诊静脉输液安全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培训管理前、后患者各40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医缘性差错发生率、护缘性差错发生率、并发症及时发现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数据,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风险防范模式对门急诊静脉输液安全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培训管理后,护士一次性静脉穿刺
目的 比较康惠尔透明贴与乙醇湿敷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76例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8例应用康惠尔透明贴,对照组88例应用75%的乙醇湿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7%(x2=11.57,P<0.05).结论 选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静脉炎效果明显优于75%的乙醇湿敷,方法简单,方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尖锐湿疣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均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并辅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2.7%)(x2=8.382,P<0.05);干预组复发率(9.1%)显著低于对照组(20.5%)(x2=3.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并发症干预措施.方法 对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42例老年前腺增生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并与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的42例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t =5.63、6.34,均P<0.05);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程度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比较亦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