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港仔”拷问香港新政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香港媒体报道说,内地孕妇来港产子之所以引起医疗设施不足,是因为90年代以来香港生育率下降,医管局把部分妇产科设施关闭了,内地孕妇来了之后,一时之下只能“束手无策”。
  涂肇庆:这就是一个资源调配的问题。这几天报纸上谈到法国在极短时间内把生育率提升到2.1,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因为没有一个地区愿意它的人口不断老化。前些年,香港政府也鼓励妇女生三胎,然而光口头说说,这是不可能的。香港若真的鼓励生产,就要采取实际措施,医管局应该对妇产科资金重新分配。国内这些产妇的到来,表面上占用了香港妇产科的资源,但是它可以提升香港的生育率啊。对香港政府来说,唯一的负担就是钱的问题。昨天我访问香港最贵的一家私立医院,在那里生产要预付15万港币,当然公立医院不可能这么做,但可以想办法来缓解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不是像现在那样把内地孕妇当作新移民一样来歧视。
  记者:这一次争议最大的也是钱的问题,很多人都说内地孕妇和她们将生产的“新港仔”在免费享受香港福利,而这些福利是香港纳税人的税金提供的。
  涂肇庆:香港人不能一味地说这些人来了只会占用福利资源,毕竟“新港仔”将来会成为香港的劳动力,能为香港贡献税收。我在香港政府的人口会议上说,香港不需要一套孤立的人口政策,而是需要一套和内地人口政策相配的政策,香港能跟中央配合好就行了。内地来港生产的不一定是第一胎,有些是突破一胎政策来港生产的。
  记者:北京有一个著名经济学家,他的太太就是去年到香港生产的,类似这样的人都有钱有门路,他们看重的或许不是眼前的香港福利,而是未来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涂肇庆:没错,我的两个博士学生,一个清华大学过来,一个南开大学过来,她们去年也在香港生产了,她们说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孩子将来可以在香港读书,因为目前国内教育有很多问题,包括北大清华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也有种种尴尬。所以我说香港政府颁这个条例实在没有多大效果,那些有权力,或者有其他门路的人,他们还是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到香港来生产,钻政策的空子,譬如我的两个博士生就利用读书的时间把小孩生了。我跟她们开玩笑说,博士论文不好好准备,就顾着生孩子啊?
  记者:有办法的人都不是普通的人,普通的人反而被堵在政策之门外了,所以香港大学有位教授评价说,这个政策非善策。另外,这些父母是把香港当作跳板,将来小孩可以通过香港出国留学。
  涂肇庆:对。就我们香港科技大学来讲,许多老师都毕业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和那边学校联系紧密。理工科的学生只要和系里的老师说说,他们写一封介绍信,就很容易到美加那边的大学继续深造。我认为内地学生把香港作为出国的跳板是个好现象。
  记者:照你这样说,“新港仔”在香港生出来,将来在香港受教育,再到外国流学,未来就是香港的人才了?
  
  涂肇庆:不一定,但目前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香港本地的学生(“新港仔”将来回去的可能性更大)到内地工作的越来越多,比如浸会大学的中医专业,一年只招15个学生,而这15个学生全部被国内的中医药厂吸收了,但是这些厂商都是香港的厂商,这些毕业生拿的都是香港的工资,依然要交香港的税。这些香港人平时在珠三角一带上班,周末又回到香港,依然是港式生活方式,回来消费购物,可能娶的还是香港媳妇。
  记者:香港有个数据说,2005年“分娩移民”为2万人,2006年估计接近3万人,如果不加以控制,假如2007年是4万人,照此增长速度,到2047年香港就增加300万新移民,这是一场巨大的社会“灾难”。您认可这样的推断吗?
  涂肇庆:我当然不认可。现在香港生育率为0.9,就算每年有3万个小孩出生也弥补不了生育率的不足。2047年的数据是很难预测的,人口统计只能通过当年的人数加上实际的移民总数。就算它再折腾,到2047年也不可能达到法国2.1的生育率水准。所谓2.1,用英文讲就是RE-PLACEMIGRATION,2是一个“替代率”,0.1是“夭折率”,就是一对夫妇上天堂的时候,正好有两个新生儿替代他们。香港的0.9代表着它的出生率在不断下降,只有靠与内地融合,加上这两三万的新生婴儿也不过是1.0这样的水准,怎么可能达到2.1?这个算法很简单,每一年新生婴儿的数量除以15到49岁的妇女数量,怎么可能达到2.1?这个300万的数字是外行人的简单加法,绝对不正确,太不可思议了。
  以2005年为计,内地孕妇在港共分娩2万多名婴孩,以全港700万人口计,仅占0.36%左右,担心他们会增加香港的人口压力,实在荒谬。
  记者:如今,每年到香港念书的内地学生数目在不断增加,但我们发现香港人并不是很反感,为什么一些港人偏偏会对内地孕妇这件事感到不满呢?
  涂肇庆:因为到公立医院排队的时候,香港孕妇一看排在她前面的是大陆孕妇,心里就有点不舒服了。她想,你不好好在大陆分娩,跑到香港来干什么?在入学方面,香港有自己的入学标准,香港本地学校从以前三四所增加到了七八所,港人就觉得好像每一个孩子都能入学。但有一点普通老百姓没有意识到:香港的生育率每一年都是在下降的,入学当然十分容易。
  香港的大学发现,100个招生名额现在只有105个学生来申请,学生的质量已经得不到保证。而内地许多孩子还上不了学,内地的家长也慢慢发现香港的大学比北大、清华还更有优势,这两种巧合就促成了内地学生源源不断地到香港念书。香港人也没觉得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内地学生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小孩。
  内地孕妇可不同,不少内地孕妇生完孩子拍拍屁股就走了,欠下一大笔医药费,香港政府一算这笔费用还不小,就开始警觉到这是个严重的问题。一些市民、报社就开始炒作起来,他们的不开心就是和钱、和名额有关系。
  记者:内地孕妇到香港生孩子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这现象能和墨西哥人到美国生孩子相比吗?
  涂肇庆:和墨西哥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墨西哥人去美国多数是偷渡的,因为在墨西哥生存十分艰难,墨西哥人去美国多数是为了跳出贫穷的生活。近些年来,美墨边境的铁丝网越来越多,美国边境警察也加强了对边境的巡逻。
  墨西哥人去美国大多是为了谋生,美国政府的态度挺暧昧的,因为美国需要劳动力,特别是大量的季节性劳动力,在农场收获季节,农场主需要雇用大量劳动力帮忙,如果雇佣这些非法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
  内地孕妇来香港就明显不同,她们在香港基本找不到工作,来香港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或者是为了来生第二胎,内地一胎政策使一些人来香港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晚上香港电视台报道:一个内地孕妇来港,拿的是逗留7天的通行证,可是这7天偏偏没有生出来,怎么办呢?她就非法居留,最后在公园里被警察抓到了,就在这时,她快要生了。香港警察就把她送到医院,生了之后,孩子没有问题,但是判了她4个月刑,因为她非法居留了。
  内地孕妇到这里大多不是自然生产,而是剖腹生产,为什么?眼看着7天有效期要过时,她们只有进行破腹生产。这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当然,剖腹在香港本地人里面也挺流行的,许多本地人相信在某一天出生比较吉利,人为地为他们的孩子安排出生日期。
  记者:人类生育史上有没有过这种独特的现象?
  涂肇庆:这种现象的先决条件在于异地生育是否可行,无论是交通,还是观念。医院直到18世纪才在西方出现,历史上的生育一般都由接生婆来操作,一般不会为了什么到老远的地方去生育。这种异地生育的现象近现代才会有,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交通的方便性,还有人类资讯的普及,人们发现了国与国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
  董建华任特首时,为了香港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内地许多城市居民可以办理香港自由行,内地人到香港,就不仅仅是游玩购物了,通过考察,他们发现香港的医疗条件很好,秘而不宣的是不少人发现可以在香港生第二胎了。
  记者:因此有人说这是香港回归之后的“新生事物”,“自由行”的代价。反过来,则有人批评内地孕妇“唯利是图”,我们能这样谴责她们吗?
  涂肇庆:没必要,这个说法是香港人说的。生小孩的这批人能拿到什么福利呢?生完小孩,家长大多抱回内地去抚养的,怎么可能马上吸收你的资源呢?一直到5岁、6岁,过来读幼儿园,但是香港幼儿园的费用是挺高的,所有幼儿园都是私人办的,读幼儿园都是自费,并没有挤占什么公共资源。中小学有公立、私立之分,但不少有钱人可能就自费读私立学校。
  现在的0.9生育率,照此下去,香港学校将有招不到人的危险,弄不好过些年要关掉一些学校。因此这些小孩过来念书有什么不好?对香港的经济有好处的。像我们香港科技大学有一个MA硕士课程,每一个学生一年要交7万元学费,加上住宿费、生活费什么的,一年大概需要10万元左右。从这个现象来透视,这怎么能说内地人的到来就占用了香港本地人的资源?我们教员的一部分薪水还要靠他们支付呢。
  记者:你注意到没有,内地人说,香港政府这个政策只针对内地人,而不针对其他地区,这是不是一种歧视?
  涂肇庆:我认为这是一个内政问题,但是这一个值得讨论的内政问题。为什么没有针对其他地区,很简单,别的国家和地区来生产的人太少了,大多都是在香港跨国公司工作的员工,而且她们在香港生育纯粹是为了生孩子,而不是为了什么香港身份证,并且他们的公司都有补助。这种大量异地生育的现象在香港出现,很明显只会发生在内地同胞身上。
  记者:香港一些团体敦促香港政府向中央政府陈述利害关系,把现在限制性的政策改为遏制性政策,您支持吗?
  涂肇庆:这样做只会自毁香港的出路,根本没有想到香港的未来,只考虑今天的眼前利益。我上课的时候和香港学生讲:你们不把内地孕妇当作自己的亲戚、朋友看待,而把她们看作是和自己争夺财产人看,现在你们采用这种方式闭门自守,香港以后的劳动力从哪里来?这些想法太肤浅了。
  香港现在的年龄结构越来越来老化,从人口金字塔来说,从0岁到85岁排下来,过去生育率高的时候,金字塔都是正的,现在生育率下降,金字塔已经倒着走。目前这个金字塔已经不成金字塔的样子了,像个葫芦,中间一块鼓出来了,现在是劳动力最好的时候,但是有一天鼓出来的一块会老去,这是一个大危机。
  记者:有人统计下来,内地孕妇所产的小孩数目已经超过了香港本地人所生小孩的数目的1/3,这样来看,算是一个积极的效果吗?
  涂肇庆:在人口增长率0.9里面,“新港仔”没有办法显示出来,他们一出生就被带回内地去了,没有计算在里面。我和香港统计局的人讲,目前香港总的生育率数字已经不准确,因为你没有把内地妇女生的孩子计算进去。算到里面,才会看到他们对香港生育率有贡献。尽管没有算在出生率里面,但他一出生就算是合法的香港人了。拿美国来说,只要是在它国土上出生的孩子,不管从哪里来,都被算进去,所以美国的生育率总在1.9到2.0附近。
  内地孕妇来港产子带来的新增人口,对香港长远而言是人才资产还是福利包袱,香港政府应该全面调查,作为制订人口政策的依据。
其他文献
如果将“两步走”模式引入目前火力发电中最环保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节煤率可以高达76%。如果按照2007年中国火电发电耗煤14.01亿吨计算,中国将因此每年可以节省约10亿吨标准煤。    一百多年前,电灯之父爱迪生曾说过:“我要把我的钱都用在太阳能上,因为这是动力的来源。”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之一,的确是未来最有可能替代化石能源的一种选择。但是在当前阶段,高昂的太阳能发电成本,仍然
2003年11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宣布电子竞技运动列为我国政府颁布的第99个体育运动项目。7月26日,2006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电子竞技终于在遭受雪藏后荣登“大雅之堂”,并期望进入主流社会生活。    2005年,中国选手在各类电子竞技大赛中屡屡折桂,引发越来越多青少年对此类赛事的青睐。李晓峰(ID名字Sky)在这一年中接连夺得Acon5、WCG的冠军,WEG季军和ES
满足大众个性化需求的方式,恰恰就是走标准化道路    10月25日,万科上海中心,万科集团副总经理上海万科董事长刘爱明伫立窗前,望着他脚下的这片战场  在这里,万科结出了硕果今年7月,集合万科工业化生产资源的第一个市场化项目“上海新里程”封顶,即将接受市场检验  这是万科工业化生产历经7年后,从实验室正式迈向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推进中国住宅产业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刘爱明心情愉悦,住宅
没有成文的风俗和道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用途,是这些无形的东西代替了好些写之不尽的合约条款,节约了信息传递的费用,节省了整个社会运行的交易费用。    近日,《参考消息》上转载了两篇与婚配有关的社会现象报道。一篇写女人为了迎合男人的审美偏好而填喂增肥;一篇则是男人为了找到心仪的对象而去参加新郎学校的培训。  在毛里塔尼亚,妇女肥胖并不能归咎于长期吃垃圾食品和喝碳酸饮料,导致发胖的原因是古老的“填喂”传
亚马逊(Amazon.com)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Kindle,会不会使书店像现在的CD店一样面临巨大冲击?  11月19日,美国网络零售大王亚马逊(Amazon.com)推出了电子书阅读器Kindle,这个英文原意名为“点燃”的东西,似乎明目张胆地显示着亚马逊欲烧毁传统纸质书籍的勃勃野心。一个多月前,日本索尼也推出了第二代电子书阅读器PRS-505。虽然近年来大部分电子阅读的变革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无论金伯利进程能起到多少作用,钻石业的确正在努力洗刷“血钻”的不良影响,希望能够重新回到自从玛丽莲梦露在影片《绅士爱美人》当中宣称的时代:“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    面对电影《血钻》,戴比尔斯和世界钻石委员会(World Diamond Council)一致向《新民周刊》表示,影片内容“只是历史”,自2003年实施确保钻石“来源清白”的“金伯利进程”(Kimberley Process)以来,
格拉斯的姿态表明:真正的忏悔不是靠发表痛快的讲演就可以办得到的,而必须把自己整个生命都放在天平之上;真正的反省不是在善恶好坏之间做出简单取舍,而是要让一切价值还原到历史的情境之中    最近,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回忆录《剥洋葱》中承认曾参加“党卫军”的事引发了轩然大波格拉斯是当代欧洲重要的反纳粹人士,“但泽三部曲”既是着眼于个人心灵发展的成长小说,也是描绘纳粹德国精神历程的历史反思巨著而且格拉斯
编辑部经常会收到许多学生读者的来信,信中写满了各种各样的困惑与烦恼,说得比较多的是羡慕与抱怨。羡慕别人学习比自己好,长得比自己漂亮,家境比自己富裕,比自己更受同学欢迎,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别人那么出色。心情在这样的攀比中总是非常的郁闷与失落。  我想给这些同学先讲这么一则寓言: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让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
今年两件事冲我而来,把我锻炼成了一个新闻人物,我40岁就已经出名了,就是老当不了新闻人物。    北京海淀区四季青桥附近的一些房子看上去很像山坡,坡面和坡底都改造成了花园,露出来的一个个窗户是中产阶层们的窑洞。  在自家的窑洞里,正在停职反省的杨帆接受了《新民周刊》的采访。他侧躺在沙发上,丰富的表情和中气十足的嗓门战胜了一头顽强的白发,看起来神气十足。讲到兴头上,他又坐了起来,流露出“你看看我多聪
“咚咚咚......”穿着蓝马甲的人口普查员来了。2020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启。700多万人口普查员行动起来,挨家挨户登门普  查登记。人口普查是目前世界各國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  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普查属于国情调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